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格陵兰岛成美军最大软肋 雷达完全失效?
wforum.com  2025-10-27 15:08  快讯头版

自冷战初期起,格陵兰岛的早期预警雷达便成为北美抵御洲际弹道导弹核打击的“战略基石”。然而如今,批评者警告,这些雷达自身正面临高超音速导弹的致命威胁——美军在格陵兰的基地既无法探测此类导弹,更无力实施拦截。阿拉斯加大学北极安全与韧性中心主任特洛伊·布法德向《防务新闻》直言:“美国目前在格陵兰没有常设的一体化防空反导拦截层,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一新兴威胁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现有防御系统根本无法应对。”

布法德与其合著者在《小战争杂志》近期发表的文章中,呼吁为格陵兰构建全面的防空反导系统,重点保护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及其导弹与太空防御传感器。尽管该基地由空军安全部队中队守卫,但这些部队的定位更偏向防范突击队或恐怖分子的地面突袭,而非拦截速度超过5马赫的高超音速武器。文章提出,应建立“适配北极作战的短程与中程分层防空系统”,将其纳入北美北极地区的分布式防御体系,具体可部署“爱国者”导弹连、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NASAMS)以及近程防空系统(SHORAD)。

传感器体系的配套升级同样关键。文章指出,需整合多种传感器:弹道导弹雷达、针对低空威胁的防空雷达,以及空中预警机或超视距雷达。“甚至陆军未来的分层激光防御(LLD)系统,也可作为战略防御体系的战术解决方案纳入其中。”然而,北极极端环境成为实施这些方案的最大障碍——气温可降至零下100华氏度,冰雪、严寒等因素会严重影响雷达与光学传感器的性能。尽管自适应光学和极化雷达等技术或能缓解部分问题,但文章强调:“在这一战区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专门的北极战术作战能力与熟练度。”

格陵兰的防御历史承载着北美反导的演进轨迹。自1960年首个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BMEWS)雷达投入使用以来,格陵兰便成为美国早期预警的“遥远前哨”。如今这些传感器已升级为早期预警雷达系统,隶属于第12太空预警中队,肩负着扫描天空探测导弹与追踪太空目标的双重任务。但随着高超音速武器的崛起,这套冷战遗产正面临“看得见旧威胁,防不住新挑战”的尴尬处境。

相较于技术难题,格陵兰防御的政治复杂性同样棘手。尽管地理上属于北美,这座世界最大非大陆岛屿却是丹麦的自治领土,这使其同时涉及美国与欧洲/北约的利益。川普政府曾多次表达收购格陵兰的意向,此举既未获格陵兰民众认同,也遭丹麦反对。在指挥体系上,美国防部近期刚完成调整——此前格陵兰归欧洲司令部管辖,今年6月转由北方司令部负责,这一变动凸显出格陵兰已被纳入美国本土防御范畴。

图片

当前《联合司令部计划》将北美北极划归北方司令部,欧洲北极由欧洲司令部负责,文章因此强调,防御格陵兰需多作战司令部紧密协作:“北美防空司令部与北方司令部可负责本土防御框架下的即时空中威胁响应,欧洲司令部可将格陵兰纳入北约区域防御计划,战略司令部则保障战略资产安全,支撑整体威慑与反导架构。”同时,格陵兰防御还需融入北约一体化防空反导计划,确保其不是孤立行动,而是与美国本土防御及盟国集体防御相协调的北极综合作战计划的一部分。文章最后指出,守护格陵兰不仅需要资源投入,更需耐心与专注:“在这种环境下实现必要的战备状态与熟练度,关键在于将资源、注意力和规划重新聚焦北极,使其成为优先考量,而非冷战结束后被忽视的角落。”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中国疑似第二架歼-50已开始量产化测试
第二批055型下水 14艘万吨大驱全球第一
中国留学生晒十亿家产 亲爸外交护照…网炸了
又是华为?中国借阿联酋技术升级导弹
不止运20!下一代运输机可能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