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俄军司令称米格-41将在几年内首飞
wforum.com  2025-10-06 22:49  世界军事网

最近俄罗斯空军退役司令披露,米格-41截击机已经完成了外部设计阶段,将在未来几年进行原型机的制造,作战定位则是“米格-31的继任者”。

西方媒体根据目前一些信息做出分析,指出米格-41最大起飞重量将达到100吨,并且是第五代和第六代战机技术的混合体。

9月中旬,俄罗斯空军退役司令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向《今日俄罗斯》透露,作为PAK DP计划的一部分,米格-41远程截击机已经完成了外部设计阶段,将在几年内完成原型机的制造和首飞。这条新闻引发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

波波夫表示,此次开发工作实际是1980年代原苏联设计工作的延续。据他介绍,这架飞机借鉴了早期的高速拦截器研究,这些研究暂停了几十年后被恢复,这些概念现在被改编成有形的硬件。波波夫解释说,该计划因此能够依赖现有的基础工作,同时生产一个旨在满足现代运营要求的全新平台。

比利时陆军识别网站则分析称,米格-41作为米格-31的继任者,将成为一款拥有极高性能的截击机,包括可能拥有4马赫高速度、近太空运行能力以及先进航空电子设备的集成,并且拥有无人和有人驾驶版本,能够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极高空侦察机以及F-35等隐形飞机,甚至具备击落卫星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对米格-41的详细计划仍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包括开发计划时间表在内都比较含糊。据俄方公开信息称,米格-41在2019年后开始进入风洞试验和比例模型测试,2021年正式进入开发阶段,此后就是俄空军退役司令波波夫提到的确定外部设计,估计是近两年实现的。

图片

据俄罗斯媒体早前宣称,米格-41的首飞时间预定在2020年代中期,交付使用预定在2020年代后期或2030年代初期。很明显,这个时间表肯定无法完成,因为现在已经是2020年代中期,最理想状态估计也要推迟5-10年的时间。

西方媒体认为,米格-41开发时间表的完成,取决于俄罗斯能否达成复杂的技术要求和财务投资。其中,高达4-4.3马赫的设计速度和近太空运行要求,都是技术方面最大的拦路虎。按照俄方披露的一些指标看,米格-41将是一款双引擎截击机,最高速度达到3600-37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接近5000公里。

图片

西方媒体分析,米格-41要完成这些高难度技术要求,先进发动机是最关键的一环,据称可选项包括已经用于苏-57的“产品-30”系列发动机,包含冲压方案和联合循环方案等,以实现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另外,米格-41的隐身能力和航空电子设备,也将远远超过米格-31。另外,米格-41还可能装备激光武器系统,用于拦截导弹。

在一系列高难度技术规格下,陆军识别网站的文章将米格-41描绘成为一款“超大型截击机”,长度约为25米,翼展为22米,高度6.5米,预计空重为50吨,最大起飞重量约100吨。相比之下,米格-31作为当前世界最重战斗机之一,长度是22.6米,翼展为13.46米,高度6.15米,空重也只有21.8吨,最大起飞重量不过46-47吨。

图片

也就是说,米格-41的起飞重量已超过了波音737MAX-10客机(92吨),或者三架F-35A战斗机(每架31.8吨),很可能将创造战斗机历史上空前的起飞重量纪录。

笔者看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米格-41的真实造型与现有的想象图完全不一样。有的想象图中,米格-41还是一款机头进气的战机,这种设计根本不可能满足100吨起飞重量的推力要求。如果再考虑到高超音速和隐身能力要求,米格-41的真实外形可能将大大颠覆我们的认知,至少与现有五代机是完全不同的,大有可能接近歼-36等六代机。

陆军识别网站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指出米格-41将隐身性、航程和速度结合在一个平台上,估计是一种“第五代和第六代技术”的混合体。笔者也认为,米格-41设计定位确实接近“准六代机”,甚至直接对标真正的六代机,完全可能是俄罗斯试图参与六代机竞赛的一种努力。

图片

但是这个判断也会得出另一个推论,那就是俄罗斯研发米格-41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做出图纸并不难,但是完成一系列子系统的研发和整合,而且还要达到六代机水平,才是最困难的。要知道,苏-57的正式配套发动机“产品-30”至今未实现批量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用于米格-41的改进型发动机,成功时间估计也是遥遥无期。

不仅如此,4马赫以上高速飞行所需的高性能耐热材料,以及先进电子设备和隐身技术,每一项都会严重拖延开发进度。此外,俄罗斯面对西方制裁,都能导致苏-57的量产被迫停滞。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能否顺利研发出米格-41,不得不让人高度怀疑。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歼-16驱离F-35事件解析:极具实战意义
5架F-35闯入防空系统视野 美国要开打了?
她想与习近平直率对话 北京严阵以待
首次!中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
全球都在魔改 服役65年的铝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