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普京划下红线后 基辅或拿到缩水版远程武器
wforum.com  2025-10-03 11:31  观局有语

当地时间10月2日,路透社援引华盛顿消息人士的报道,将外界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问题上。消息指出,川普政府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很低。原因并不复杂——现有库存主要用于美国海军的舰艇部署和战略用途,不会轻易外流。对于长期寻求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乌克兰而言,这个结果无疑是一记冷水。

“战斧”导弹一直是基辅梦寐以求的武器。这种海基和陆基通用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可达1600公里,能够在低空掠地飞行中精准打击纵深目标。如果获得“战斧”,乌克兰意味着具备直接打击俄罗斯本土战略设施的能力。然而,美国在关键时刻摇摆不定,说明其顾虑远远超过战场需求。

普京的红线与瓦尔代论坛

就在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演讲中公开表示,如果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战斧”,莫斯科将视之为冲突进入“新一轮升级阶段”。这番表态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一条清晰的红线。

俄罗斯对“战斧”格外敏感并非偶然。与此前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ATACMS战术导弹不同,“战斧”覆盖范围更广,完全能够越过前线,直击俄境内关键基础设施,甚至波及战略核力量相关设施。普京的警告,是要向华盛顿传递一个信号:一旦触碰这一界限,俄方可能采取超越常规回应的手段。

瓦尔代论坛历来是普京宣示战略立场的重要舞台。这一次,他将矛头直指“战斧”,也是在为可能出现的下一轮交锋埋下伏笔。

华盛顿的模糊回应

面对外界的关注,一位美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目前“战斧”导弹并不存在短缺问题,但随即补充说,基辅或许会得到“射程更短的远程武器系统”。这一说法耐人寻味。

美方并没有彻底关闭远程武器援助的大门,而是通过“换装”的方式降低风险。例如,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射程约300公里,虽然无法触及莫斯科,但已经能够覆盖俄乌边境后的补给线和军事设施。另一种可能是精确制导的GLSDB(地面发射小直径炸弹),射程约150公里,成本低、部署快,且不易触发俄罗斯最严厉的反制手段。

这种模糊态度揭示了华盛顿的双重考量:一方面,美国需要满足乌克兰日益强烈的远程打击诉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俄罗斯划定的“升级红线”之前止步。

外界评论与盟友考量

权威媒体很快跟进了对这则消息的解读。路透社直接点明:基辅最渴望的“战斧”难以实现,现实更可能是其他射程有限的替代品。《华尔街日报》则评论称,美国对乌援助正从“防御性支持”逐渐滑向“有限攻击性”,这一转变或许预示着华盛顿政策的下一个阶段。《金融时报》关注的焦点则在欧洲层面,强调若美国真走向提供更高杀伤力的武器,欧洲盟友将面临俄方更激烈的报复风险,尤其是东欧国家的安全焦虑将被进一步放大。

这些评论揭示出一种分裂:华盛顿需要维持对乌援助的政治姿态,但欧洲盟友对升级的风险感到担忧。表面上是武器型号之争,背后却是跨大西洋同盟内部的微妙博弈。

图片

战略前景与潜在后果

在战场层面,即便是ATACMS或GLSDB,也能为乌克兰提供宝贵的远程打击手段。前线的僵局往往因后方补给线被切断而发生逆转。对于基辅来说,哪怕无法获得“战斧”,其他短程远程武器依然可能成为撬动战场平衡的工具。

然而,这种有限的“升级”并不能完全满足乌克兰的战略诉求。基辅最希望的是获得足以威慑俄境内纵深的武器,以迫使莫斯科在谈判中作出让步。缺少“战斧”,意味着乌克兰距离这一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对于俄罗斯而言,美方提供哪种武器,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政治判断的问题。普京在瓦尔代论坛的警告清晰无误:任何被视为“跨线”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不可控后果。这种模糊与威慑交织的状态,恰恰是当前俄美博弈的真实写照。

从更大范围来看,美国的策略正在呈现出“援而有限”的特征。它既要维持对乌克兰的支持,防止前线彻底崩溃,又要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对撞。对欧洲而言,这种摇摆带来的不确定性正逐渐转化为政治压力。德国、法国和波兰等国必须在对乌支持与自身安全之间不断权衡。

“战斧”导弹最终会不会落入基辅之手,目前没有明确答案。但路透社的消息已经表明,至少在可预见的短期内,这种高端远程武器不会轻易出现在乌克兰战场。华盛顿更可能选择一种“有援助,但有限度”的方式,在满足盟友期待与避免全面升级之间走钢丝。

对于基辅而言,这是一种现实的失望;对莫斯科而言,这是一次外交的试探;而对华盛顿来说,这既是政策的算计,也是风险的赌博。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普京详述美国若向乌输送“战斧”导弹的后果
浅析:乌军特种部队装备FN40GL榴弹发射器
俄军升级弹道导弹 压制乌军爱国者防空系统
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演亮点纷呈
太抗打!七架无人机才换掉一辆“布雷德利”
“乌克兰战争”
48小时新闻: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俄罗斯首次正面定性 战争即将升级
美潜艇在南海上浮,被中国民用卫星抓拍
和美特使见面后 塔利班扭头拒绝中国建议
可监控上千枚来袭的导弹 中国又领先美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