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连续发射4枚弹道导弹 | ||||||||
wforum.com 2025-09-26 18:01 世界军事网 | ||||||||
据防务新闻网站9月26日报道,9月17日至21日期间,在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东海岸附近的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总共进行了4次“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的潜射测试。 据美国海军在新闻稿中称,“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上未携带核弹头,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的发射,是作为正在进行的预定活动的一部分,旨在测试该潜射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导弹的发射试验,并不是为了应对任何正在进行的世界事件。 互联网上公开曝光的相关短视频和图片显示,“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在具体舷号未披露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发射时,照亮了发射现场波多黎各,有网友第一时间分享了潜射导弹出海照亮夜空的景象。 美国海军核潜艇发射的4枚“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落点都在超过10000公里的大西洋的指定区域。根据海上的安全法规,在测试期间美国海军已向海员发出警告 (NOTMAR) 和航空警告 (NOTAM),以划定禁止航行的区域。 至于具体的潜射“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落点海域并未明确提及,从以往类似美国海军的潜射测试导弹情况及相关地理信息推测,佛罗里达州东海岸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可能性较大。 这个区域有广阔的海域,可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进行远程弹道导弹的试射活动,且美国海军在该地区有相关的军事设施和试验区域,以跟踪和监测导弹的飞行轨迹和相关的在轨参数。 “三叉戟”- II D5,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由固体燃料提供动力的潜射远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了7000公里。 其中,D5LE是“三叉戟”- II中的最新型号,设计时可携带多达12个独立再入飞行器 (MIRRV),配备W76或者W88分导式核弹头,每枚核弹头的爆炸当量在10-47.5万吨TNT区间。 据开源的情报资料表明,“三叉戟”- II D5LE远程弹道导弹自加入美国海军的核武库以来,总共取得了197次成功的发射测试。实话实说,这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美国海军的“财大气粗”。近年来,美国海军在每个财政年度分配到的军费就平均有2500亿美元,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费总和都要高。 也因此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海军,有过同一款型号的潜射远程弹道导弹,有过超100次的潜射测试记录,唯有手头不缺真金白银的美国海军耳。 但是最新型号的“三叉戟”- II D5LE弹道导弹,也已经有数十年的装备史了。因此为增加在军中的列装时间,美国海军耗巨资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项目于2017年完成。 “三叉戟”- II D5LE弹道导弹,其使用寿命将被延长至2040年代。目前,仍然是潜射核导弹的主力弹种,美英(“先锋”级战略核潜艇)两国海基核打击的支柱,暂时还看不到有更新型号的海基远程弹道导弹来取而代之。 潜射远程弹道导弹,历来是美国核打击体系的支柱,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连续发射4枚“三叉戟”- II D5LE,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约翰尼·沃尔夫中将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声称“证明了我们战略威慑能力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总之,根据美国海军的说法,试射“三叉戟”- II D5LE导弹,是为了验证海军及战略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武器系统能够随时投入使用,以保护美国及盟友的安全。 现阶段美国海军拥有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装备规模,连续测试4枚“三叉戟”- II D5LE导弹,展示了美国强大的海基核打击能力,能够对潜在对手形成威慑,维护美国的战略优势和全球的影响力。 在俄乌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向大西洋方向发射尽管未携带核弹头的“三叉戟”- II D5LE导弹,但是其针对的目标和对象,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有支持乌克兰和欧洲抱团取暖,与大俄死磕到底的态势。 此外,美国连续试射4枚远程弹道导弹或者说是潜射洲际导弹,确实是异乎寻常的姿态,这种测试极有可能引发其他核大国的反应和不安,促使他们加强核力量和反导防空体系的建设,从而影响全球的军事战略平衡,加剧地缘政治和军事博弈局面的出现。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