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拉平被赶出军队,俄军困境暴露无遗 | ||||||||
wforum.com 2025-09-22 15:24 大观国研 | ||||||||
9月下旬,俄罗斯媒体曝出重磅消息: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已被解除职务,正式退出现役。消息人士称,他可能会转入地方政坛,担任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鲁斯塔姆·明尼哈诺夫的助手。虽然这一任命尚未得到克里姆林宫的正式确认,但俄媒普遍认为其真实性极高。对于外界来说,这意味着拉平的军旅生涯已彻底画上句号。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并非因为职位变动本身,而在于拉平的身份——他曾是俄罗斯新一代将领的代表人物,被普京寄予厚望,如今却以这种方式退场,折射出俄军的深层问题。 从科班军官到“英雄上将”,乌克兰战场的失败与批评声浪拉平的履历堪称典型的苏式军官成长路径。1964年出生于喀山地区,他毕业于喀山高等坦克指挥学校、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以及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出身正统,专业背景扎实。 他在俄军序列中一路晋升:曾担任西部军区第20集团军司令、东部军区参谋长,还亲赴叙利亚作战,积累了实战经验。2019年,他获晋升上将。2022年,因在战场上的表现获得“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一度成为普京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新生代指挥官。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拉平几乎被视为“未来大将”,其职业轨迹象征着普京对新生代军官的培养战略。然而,战场往往比履历更具决定性,他的转折点随之到来。 2022年,乌克兰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反攻,拉平指挥的“中部”集群表现不佳,防线迅速崩溃,大片领土丢失。这场失利不仅让俄军损失惨重,也在国内引发强烈争议。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直接点名批评,称拉平“指挥无能”,导致俄军官兵付出不必要的牺牲。他的声音在俄国内舆论中分量极重,这使拉平承受的压力倍增。即便在军方内部,也有不少人对他心存不满,认为其缺乏应对现代战争的灵活性。 普京当时选择站出来维护拉平。他在公开场合强调,拉平亲赴前线,甚至带枪上阵,以显示其勇武与担当。这番言辞一度被解读为对这位上将的力挺。然而,战争从来只以战果论英雄,几场关键战役的失败最终让拉平的口碑跌入谷底。 从“英雄”到“弃子”,普京的反复试探普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彻底放弃拉平。他一度被免去“中部”集群指挥权,但很快获任陆军总参谋长,随后在军区改组中出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统领“北部”集群,负责哈尔科夫、苏梅方向的行动。 这一系列任命的用意十分明显:普京希望通过调整岗位,给予拉平翻身的机会。然而,拉平并没有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2024年的库尔斯克方向战事中,乌克兰发动突袭,俄军一度陷入被动,即便在朝鲜援军的支持下收复部分失地,但最终未能稳固战果。苏梅方向的阵地也再度失守,进一步削弱了普京对拉平的信任。 这一次,普京没有再留余地。解除军职、退出现役,标志着他已彻底放弃这名昔日的宠臣。 对一名曾获“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位居上将之列的军官来说,突然退出现役无疑是巨大落差。安排其前往鞑靼斯坦担任地方领导人的助手,看似体面,实则意味着剥夺实权。这与历史上俄军处理“失职将领”的方式相比,已经算是相对温和的结局。 拉平的命运转折,折射出普京在用人上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新生代将领带来改变,又不得不在失败面前做出清算。拉平的彻底退场,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俄军体系困境的缩影。 2023年,普京总统任命亚历山大·拉平为陆军参谋长,免去乌克兰战争指挥官的职务 俄军困境的深层折射拉平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俄军在现代战争中普遍困境的缩影。俄军的指挥体系依旧沿用苏式的集中化模式,在快速变化的战场上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战场情报与信息化水平同样滞后,无法保证部队在第一时间完成调整和部署。与此同时,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和精确打击武器,俄军在这些新兴作战手段上的差距愈发明显。 普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启用拉平,恰恰说明俄军在新型指挥人才上的匮乏。他的反复失利固然有个人指挥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俄罗斯军队尚未培育出能够驾驭信息化和无人机作战节奏的将领储备。 权力博弈与舆论暗战拉平的被弃用,也与俄国内部的权力格局息息相关。卡德罗夫等地方势力对其公开攻击,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在军方的地位。对普京而言,保留拉平意味着冒着与盟友关系紧张的风险,最终的取舍既是军事判断,也是政治考量。 外媒对这一消息普遍解读为俄军高层震动的延续。过去两年,俄军在乌克兰方向屡次换将,显示出克里姆林宫对前线战局的焦虑。拉平的彻底退场,无疑强化了外界对俄军指挥体系动荡的印象。 拉平从叙利亚战场的锋芒毕露,到乌克兰方向的节节失利,再到被逐出军界的彻底退场,其个人命运已成为俄军困境的写照。他的下场说明,普京已经失去耐心,不再为他寻找新岗位。 这既是个人的挫败,也是体系的投影。俄军的问题不会因撤掉一个拉平而消失,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培养出符合现代战争需求的新型指挥人才。 拉平的名字或许将被历史记住,不是因为曾经的荣耀,而是因为在一场决定俄罗斯未来的战争中,他成为了最典型的“失败者”。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相关新闻: | |
“乌克兰战争”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