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 ||||||||
美国巨头即将交付AI指挥控制系统给台湾 | ||||||||
wforum.com 2025-08-13 17:20 世界军事网 | ||||||||
当美国军事AI巨头安杜里尔工业公司直接与台湾科研机构NCSIST签署合作协议时,这已经远不是简单的技术买卖。这份涵盖自主系统和AI指挥控制平台的备忘录,本质上是在用硅谷的算法给台海危机装上"智能引信"。 华盛顿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他们不再满足于向台湾出售武器,而是要将其改造成一个用美国人工智能驱动的军事技术试验场。 安杜里尔这家公司的背景就值得玩味。 由前五角大楼官员创立,名字取自《指环王》中阿拉贡的圣剑,其立场比它的AI算法还要直白。该公司高管公开声称"捍卫全球民主",却选择与一个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的"政权"合作,这种双标暴露了所谓"价值观外交"的虚伪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合作内容:莱迪思AI平台能实现实时战场决策,这意味着未来台湾士兵可能戴着美国公司开发的智能头盔(图1),听着硅谷编写的算法指令向解放军开火。这种深度捆绑,已经让台湾从军购客户沦为美国军事科技的活体测试员。 台湾当局对此的狂热不难理解。面对解放军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传统武器采购早已无法填补代差。去年台湾"汉光演习"中,其自研无人机频频坠毁的窘境,暴露出岛内军工技术的致命短板。 现在他们企图通过美国AI实现"弯道超车",幻想用算法弥补战力差距。但问题在于:台湾的军事官僚体系真有能力消化这些技术吗?就像消息人士的质疑——恐怕连操作手册都没翻完,战争警报就可能已经拉响。 更讽刺的是,台当局吹嘘的"不对称作战",最终不过是把身家性命寄托在美国企业的服务器上。 美国这步棋的精明之处在于打了"技术合作"的擦边球。相比直接出售F-16战机(图2)可能引发的政治地震,与民营科技公司签约显然更隐蔽。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反而更危险——它正在突破中美关系的红线。
过去美国对台湾地方武装力量售好歹还打着"防御性武器"的幌子,现在输出的却是能指挥杀人的AI系统。五角大楼2022年《国防战略》中明确将AI列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如今他们正把台湾变成这项技术的东方前哨站。这种试探若不遭到强力反制,接下来很可能出现Palantir的数据分析系统、Shield AI的无人战机接踵而至。 大陆的应对将决定这场博弈的走向。比起传统的军事演习抗议,更有效的可能是直接制裁安杜里尔这类公司。中国商务部此前将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做法已经证明,打击企业的经济利益比外交辞令更有痛感。特别是对安杜里尔这种依赖风险投资的科技公司,切断其中国市场准入和供应链,可能比十次环台湾地方武装力量演更具威慑力。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技术反制——中国大陆在AI领域的专利数量早已超过美国,完全有能力通过电磁干扰、网络攻击等手段,让这些所谓的"智能作战系统"在实战中变成一堆废铁。
这场美台湾地方武装力量事AI合作的本质,是华盛顿试图用技术手段固化"两岸分治"。但历史证明,任何技术优势都无法弥补战略误判带来的灾难。1950年代美国也曾向台湾提供当时最先进的F-86战机,最终未能阻止大势所趋。今天的故事不过是换了主角——从喷气式发动机变成了神经网络算法。 当台湾的指挥系统里流淌着美国公司的代码时,它失去的不仅是军事自主权,更是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法理基础。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能否在AI军事化竞赛中同时保持技术反制能力和战略定力,将成为决定台海未来的关键变量。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