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双航母B-2就位 伊朗喊话中俄要“担保”承诺
wforum.com  2025-04-20 18:08  地球村的故事

根据伊朗国家电视台2025年4月16日宣布的消息,第二轮谈判改在罗马举行,但谈判依然由阿曼王国外长主持。

自川普上台以来,美伊关系愈发紧张。

美国通过经济制裁、军事威慑以及外交手段步步紧逼伊朗,试图迫使其在核问题上彻底妥协。

然而,伊朗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寻求中俄支持,希望两国成为美伊协议的担保人。

图片

这场围绕核问题展开的博弈,不仅关乎美伊关系的走向,更对中东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美伊核问题僵局

核问题一直是美伊关系的核心冲突点。

美国坚持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对中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可能引发核扩散。

自2018年川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全方位的经济制裁,同时加大军事威慑力度,试图迫使伊朗彻底终止核计划。

根据美国的立场,伊朗不仅要放弃现有的核技术,还必须承诺未来永不发展核武器。

图片

但伊朗方面对此始终不妥协。

伊朗认为,核技术是其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技术不仅是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更是为了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际话语权。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伊朗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谈判中坚持自己的底线。

这种僵局使得美伊核问题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方的军事威慑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第二轮谈判施加压力,美国调遣了“卡尔·文森”号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至中东地区,形成了双航母威慑。

这两艘航母战斗群不仅配备了先进的F-15战斗机、B-2隐形轰炸机,还携带了“萨德”导弹系统和“爱国者”防空系统,展现出美军的强大军事力量。

这种“炮舰外交”并非首次登场。

多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频繁使用军事威慑手段,试图以武力逼迫伊朗妥协。

然而,从第一轮谈判的结果来看,伊朗似乎并未被美军的威慑所动,反而表现出强硬态度。

这表明,美方的军事威慑手段在伊朗面前并非万能。

除了军事威慑,美国还对伊朗实施了全面经济制裁。

从石油出口禁令到金融交易封锁,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削弱伊朗的国家实力。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大幅下降,经济增长率一度跌至负值。

然而,尽管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伊朗并未被彻底打趴下,反而通过多元化经济发展和与中俄的合作逐渐恢复元气。

伊朗的不信任与中俄的角色

对于美国的威慑行为,伊朗早已表现出高度的不信任。

伊朗认为,美国的所谓“谈判诚意”不过是其霸权主义的延续。

尤其是美军的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更让伊朗政府对美国的意图产生怀疑。

面对美国的不信任,伊朗转而寻求中俄的支持。

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成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不仅在国际核问题上拥有重要话语权,还与伊朗保持着长期的外交合作关系。

近年来,中俄与伊朗在能源、军事和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俄与伊朗的年度贸易额已突破500亿美元,显示出三方关系的紧密程度。

图片

此外,中俄在《伊核协议》谈判中也曾发挥重要作用。

伊朗认为,与美国相比,中俄更加值得信任,能够在美伊协议中充当公正的担保人。

这不仅是因为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感,更因为两国能够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制衡。

地缘政治的博弈

美伊核问题不仅关乎两国关系,也深刻影响着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

伊朗与也门、黎巴嫩等地的武装组织关系密切,而美国则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削弱这些组织的影响力。

这种博弈不仅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也让美伊核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对于中俄而言,支持伊朗不仅是出于对核扩散问题的关切,更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图片

近年来,中俄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能源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与伊朗的关系。

而俄罗斯则通过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加强了与伊朗的联盟。这种战略布局使得中俄能够在美伊核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伊核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

对于美国而言,继续施压可能会让伊朗彻底关闭谈判的大门,而放弃霸权主义则需要付出外交上的妥协。

对于伊朗而言,寻求中俄支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也需要在谈判中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这场围绕核问题的博弈,最终能否达成共识,将取决于美方是否能拿出真正的诚意,以及伊朗是否能在压力下坚持自己的底线。

而中俄的介入,则为这场复杂的谈判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俄军损失巨大!让中国空军战力也受质疑
2000枚航弹夜袭 俄乌进入“低成本绞杀”战
日本舰船将停靠云壤 洪玛奈对华称呼变了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
搭载六代舰载机 中国10万吨核动力航母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