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美军为何改了计划?“尼米兹”号航母改赴西太
wforum.com  2025-03-26 23:12  蓝星笔记

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这艘服役近50年的老牌航母,正逐渐接近退役的尾声。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这艘标志性航母将在2026年正式退役。

然而在此之前,“尼米兹”号将执行一次重要的远洋部署任务,而它的部署方向却在计划中发生了突变:原定前往中东红海的任务被取消,最终选择了西太平洋作为目标海域。

图片

这一选择背后不仅牵动着美国的军事布局,也引发了关于中美博弈微妙变化的讨论。

红海与西太:两个方向背后的战略权衡

此前,美国海军计划将“尼米兹”号航母派往红海接替“杜鲁门”号,继续承担中东地区的威慑与护航任务。

图片

红海区域的安全形势近年来日益复杂,胡塞武装频繁通过自杀式无人机和伊朗支持的反舰导弹,对美军舰艇发动袭击。

胡塞武装的“非对称作战”策略,虽然科技水平不高,但对装备老旧的“尼米兹”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修改了部署计划,选择由技术状态更佳的“卡尔·文森”号接手中东任务,而“尼米兹”号则被派往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是美军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尤其是南海等热点水域,美军在此部署航母不仅可以展示武力,还有意在此制造区域影响力。

然而,这一调整也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美军为何选择让“尼米兹”号避开胡塞武装,却放心大胆地让其靠近中国?

中美军事博弈:解放军反航母战力为何“被低估”?

从表面上看,这一调整背后的逻辑似乎显示出“尼米兹”号在西太平洋受到的挑战更小。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反航母战力,尤其是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

这些导弹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可在数千公里范围内有效打击移动目标,同时配合解放军的侦察卫星、电子战系统,已形成全球独一份的反航母体系。

图片

相比之下,胡塞武装的武器装备虽然技术含量低,但战术极具威胁性,且其目标明确、行动灵活。

据公开报道,胡塞武装曾利用低成本的自杀式无人机多次袭击沙特和国际联军舰船,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尼米兹”号面对这种高频、无规则攻击时风险较高。

相比胡塞武装,中美作为世界级大国,军事博弈更多遵循一定的“潜规则”,风险可控性更高。

中美之间的军事“潜规则”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动开第一枪”成为一种默认的默契。

美军航母进入南海后,解放军的应对方式通常是派遣舰艇“伴航”、进行侦察,鲜有直接冲突。

这种克制与对规则的遵守,让美军在面对中国时更有信心航母部署的安全性。

“尼米兹”号谢幕任务的象征意义

“尼米兹”号的此次任务,不仅仅是一次战略部署,更是一场象征意义深远的“谢幕演出”。

作为美国第一代核动力超级航母,“尼米兹”级航母自冷战时期起就是美国海军全球霸权的标志,其战斗力在当时堪称无敌。

图片

然而,随着舰龄增长和技术落后,“尼米兹”号如今已经难以承担高强度作战任务。

相比新一代“福特”级航母,老旧的航母技术与作战能力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美军选择将“尼米兹”号部署至相对“安全”的西太平洋,而非中东红海,不仅出于对航母自身安全的考量,也有维护美军全球霸权形象的意图。

在西太平洋,“尼米兹”号的部署既可以填补“卡尔·文森”号航母离开西太平洋产生的力量空白,同时避免因技术劣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图片

结语

“尼米兹”号航母的部署调整,看似一次简单的任务变更,实则折射出美军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精细计算。

从红海到西太,从胡塞武装到解放军,美军在风险评估和象征意义之间做出了平衡。美军的意图是在中东局势有所缓和的情况下,将资源向印太倾斜,以应对中长期的大国竞争。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中共军方传出新消息
又一块空白被填补,中国陆军新型战机曝光
俄专家:中国微波枪是一种根本上的新武器
铜矿危机逼出黑科技?中国的塑料子弹
德国专家:俄罗斯可能于今年9月进攻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