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苏梅市遭到俄军炮击后,罕见地收起惯常的外交辞令,直接把话说到了刀尖上。他表示:“战争是俄罗斯带来的,那就该把战争推回俄罗斯。” 这番话,不只是愤怒的呐喊,更像是一份公开的复仇宣言。 当天,俄罗斯对乌克兰东北部重镇苏梅发动猛烈袭击,炮火落在居民区,市议会确认,伤者人数已攀升至88人,其中包括17名儿童——这是赤裸裸地打在平民身上的炸弹。面对这样的伤害,泽连斯基不再兜圈子,他指责俄方把战争变成了一种持续施压的工具,并且宣称:“每一个这样的日子,每一发导弹,每一架无人机的袭击,都是乌克兰不曾选择的痛苦。” “推回去”的逻辑,是反击还是豪赌?话锋一转,他将矛头指向莫斯科:“俄罗斯用战争侵占我们的夜晚,我们就必须让他们的白昼不再安宁。和平,不是靠哀求得来的,是靠压力、靠实力让对手不得不接受现实。” 在泽连斯基的语境中,“和平”已经不再是西方外交辞典里那种虚无缥缈的愿景,而是通过“把战争推回俄罗斯”的方式,用火力与意志强迫敌人上谈判桌。这种逻辑,像极了冷战时代的反击思维:你敢动我一寸,我就打你一尺。 然而,泽连斯基这番“把战争送回俄罗斯”的表态,虽看似义正词严,实则暗藏风险。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把前线从顿巴斯推向别尔哥罗德不是件容易事。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资源,更需要西方援助的毫无保留。而现在的问题是,乌克兰在战场上陷入消耗战,西方在援助上步履蹒跚,俄罗斯则靠石油和中国市场苟延残喘,谁都拖不起,谁都赢不了。
战争进入“生死时刻”,和平已无回头路泽连斯基的强硬语调,或许是为了向国内展现“没有被打垮”的姿态,也可能是向美欧喊话:“你们再不加码,战火就要烧到你们担心的方向去了。” 讽刺的是,泽连斯基要“把战争推回俄罗斯”,听起来像是要让侵略者尝尝自酿的苦酒。但这个设想的前提,是他有能力穿透俄罗斯的防空网,有西方提供长程打击武器,以及北约的某种默认或纵容——这条路,说到底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能单独走下去的。 
从“抵抗侵略”到“战争反推”,泽连斯基的对俄政策正在经历一次明显的语义升级。但这种升级是战略主动,还是绝境之下的反扑式呐喊?在苏梅孩童流血的当口,这个问题没人敢回答。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国家的元首在对平民伤亡的回应中提出“把战争推回敌国”,说明这个战争早已脱离了常规冲突的范畴。它不再是边境争执,不再是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的归属问题,而是一次赤裸裸的存亡对决:你死,还是我活。 泽连斯基知道,战争不打到莫斯科的门口,普京是不会真正坐下来谈和平的。而普京也清楚,只要基辅还在说“反攻”,乌克兰的战火就不会熄灭。 于是,世界看到了一个悖论:和平的代价,是先打到更深的地狱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