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 ||||||||
亡国之君,万民拥戴 | ||||||||
wforum.com 2025-01-21 16:34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 ||||||||
北宋大军直逼成都,后蜀皇帝孟昶,这回是真慌了。 皇帝立刻召开全国会议,把大臣们都聚到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办。 会议上,有个叫做石頵的将领,想了一个办法,他认为宋军呢,是远道而来,长途跋涉,战线拉的挺老长,其势不能久,他们肯定是希望可以速战速决,但是咱们偏偏不和他们打,咱们就坚守城池,把后蜀的士兵全都集合到成都来打防守,那这么一耗,宋军粮食吃没了,后勤跟不上,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石頵的办法,当然不能算高明,不仅不高明,反而很朴素,很简单,但是眼下,这的确已经是唯一可以实施的办法了。 只是,这个办法,在孟昶看来,到此刻也行不通了,皇帝无限哀伤的表示: 吾与先君以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虽欲坚壁,谁与吾守者邪! 朕和先帝用优越富足的条件养了后蜀军队四十个年头,可是现在大敌当前,却没有士兵愿意为我向东放一箭,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朕策马驱前,朕倒是想要拼死守住城池,可眼下,谁又肯为朕效命呢? (大军压境 兵临城下) 群臣无语,面对相泣,最终,孟昶选择了投降北宋。 就在一年前的除夕,成都还是万家灯火,康乐盛世,孟昶更是书写了两句诗词,一句“新年纳余庆”,一句“嘉节号长春”,写完之后孟昶还一左一右的贴在了寝宫的门口,这便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春联。 做皇帝的时候,孟昶还喜欢在成都城里遍种芙蓉,时至花开之际,满城芙蓉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绚烂夺目,粉嫩的花瓣,宛如少女羞涩的脸颊,洁白之处,又似冬日初降的雪花,微风拂过,花香四溢,真是好一派锦绣风光。 而当芙蓉开满了成都时,孟昶则登上城头观赏,发出阵阵惊叹: 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 那一刻,孟昶以为这一切是美丽的永恒。 (芙蓉花) 前面我们说,后蜀的灭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割据四川的政权都很难一统天下,这不是在为孟昶开脱,而是有时候别说是个人,就算是一群人,一帮人,数万人,甚至是一个王朝,一个政权,它也对抗不了历史的规律。 可是,这终究也不能成为孟昶把失败归咎为无人可用,无人效忠的理由。 三国时期的后主刘禅,人家当年面对的情况比你孟昶还难呢,可人家怎么就能在位四十一年呢,有读者说了,那不对啊,刘禅有诸葛亮辅佐,谁得到这种SSR级别的武将,谁都能多撑几年,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丞相病逝之后,刘禅还守了二十九年的江山。 人家刘禅行,你孟昶为什么不行?那说白了还是你孟昶有问题。 的确,孟昶最大的问题,就是后期腐化的太快了。 即位之初,他也曾励精图治,也曾朴素持家,大批的宫女,他放走了,大量的开支,他节约了,大量的贪官,他惩处了,在个人生活上,孟昶甚至可以和古来先贤明君有得一拼。 蜀地盛产锦缎,可他只穿素布,吃饭的碗,洗脸的盆,他也不用昂贵的材质,顶多是用一点银来装饰,为了省钱,他长达三十年不举办南郊大典,也从来不在宫里放灯,这是克勤克俭的表现。 只是,从来都是小狐渡水,污濡其尾,凡事开头做好很容易,但是想要有始有终,那不容易。 后蜀的政局太稳定了,日子太安定了,这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力,君王见不到烽火,看不到狼烟,每天见到的只是斗米三钱,五谷丰登的生活,所以孟昶慢慢的就懈怠了,奢靡了。 皇帝花钱开始大手大脚,生活的标准也越来越好,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开始变得浮肿发胖,诞生于战火中的后蜀政权,开国皇帝孟知祥也算是真刀真枪的取得了天下,可到了孟昶执政后期,他连马都骑不了了,出门只好乘坐轿辇。 上为下效,君行臣甚,蜀地久安,皇帝松懈了,大臣们也跟着松懈了,后蜀的皇亲贵胄,达官显贵,他们开始整日游宴饮乐,过上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朝廷里很多官僚都一把年纪了,吃喝玩乐倒是样样精通,却连水稻和小麦都分不清楚。 (后蜀皇帝 孟昶 想象图) 这股风气同样刮到了军队之中,将领们戒备松懈,士卒们长期不练兵,以至于战斗力大大下降,从北宋起兵到后蜀被攻灭,数十万后蜀大军武器精良,粮草充足,却不能抵挡宋军,各处都是溃败之势,不然北宋怎么可能只用了六十六天的时间,就把后蜀给拿了下来? 缘聚缘散,缘起缘灭,孟昶也许对不起父亲交给他的基业,但多年来,孟昶是对得起蜀地的百姓的。 他不搜刮,不虐民,没有暴政,没有过高的赋税,没有过重的徭役,也不过分干涉民间百姓的生活,因此蜀地百姓对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孟昶投降之后,被宋军从成都押送到北宋都城开封,成都百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有数万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随行在军队的后边为孟昶送行。 蜀地的男女老少,拖家带口,拖儿带女,沿着江边一路跟随,无数的百姓放声哭泣,孟昶被关押在囚车里,两行清泪留下,可他虽被俘虏,却仍是帝王之尊,不愿意叫别人看到他狼狈的模样,因此只好用衣袖掩面,压低声音,发出阵阵的抽泣。 孟昶治下的后蜀,繁荣,安定,百姓们过了很多年的好日子,而如今王朝覆灭,皇帝被俘,宋军来临,谁又能料想以后的日子会是如何呢? 百姓们感激孟昶的恩德,他们无以为报,只好用这样的方式,来送君最后一程。 孟昶到了开封之后,被太祖赵匡胤封了太师,中书令,那么通过这个封赏,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对孟昶还是优容的,所以孟昶安度晚年,其实没有问题。 只是,被封下官职七天之后,孟昶就死了,当年不过才四十七岁。 史书没有记载孟昶的确切死因,但是有很多野史推测,孟昶其实是被赵匡胤秘密杀掉的。 这个推测,其实我们想一想,是具有合理性的,当然我们不是拿这个来黑赵匡胤,本来太祖也不是一个喜欢滥杀降将,擅杀降君的人,你比如吴越钱氏,大周柴氏,其实都是因太祖而善终。 只是,一个人政治上的善良和手段上的强硬,是没有矛盾的,况且,赵匡胤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有不得不杀掉孟昶的理由的。 赵匡胤可以容忍庸人,可以容忍小人,他可以容忍很多类型的人,我们统称这种人为失败者,太祖能容下失败者,不会对失败者痛下杀手,但是太祖不能容忍,一个人失败了,但是却不失势。 (宋太祖 赵匡胤 绘像) 蜀地百姓沿江相送孟昶的事情,赵匡胤一定是知道的,赵匡胤难以想象,一个亡国之君,昏庸灭国,竟然还能得到一方百姓如此的尊敬和爱戴。 尊敬和爱戴,在赵匡胤看来,其实就是一种号召力。 而拥有这样一呼百应号召力的孟昶,是绝对不可能让他继续活下去的。 所以,孟昶只有死路一条。 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孟昶也是一个文艺青年,他喜好文学,追求艺术,经常写诗赋词,和一众诗人唱和,他在位时,中原不少艺术家为避乱而迁徙蜀中,因此当时的蜀地出了不少的雅士。 只是,人们一提到后蜀,谈及后蜀的文学,首先想到的,总是那一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所作,据说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夫人跟随孟昶一同入宋,而在孟昶死后,太祖就霸占了花蕊夫人,一次太祖和花蕊夫人饮宴同游,花蕊夫人心怀故国,十分感伤,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当年孟昶最宠幸的,就是这个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爱好养花,最喜欢芙蓉,这也是孟昶要在成都城内推广种植芙蓉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想来,当芙蓉花开遍了成都的时候,孟昶一定也携着花蕊夫人一同观赏过,只是人生境遇,王朝兴衰如此之快,满城鲜花刚刚怒放,可是一转头,那些曾娇艳欲滴的花朵便开始显现出疲惫之态,花瓣边缘逐渐泛黄,秋风轻拂,带走了最后一丝香气,满城芙蓉,竟然尽皆枯萎。 (花蕊夫人 想象图) 锦官城巅,眺云低巴蜀,心怀难填。 回望千载繁华地,仅存碧水绕城垣。 两江交汇,磨灭几许英贤。 幽静行宫遗迹,西风古道,杨柳岁岁鲜。 余晖洒落竹林深,萤火隐隐闪灭。 笙歌席间,盛世镜前,默换青丝颜。 怅然千载,只剩芙蓉与明月。 枯萎的满城芙蓉还有盛放的一天,而孟氏两代人的基业,也终于成了历史花朵的养分。 离开成都的那天,掩面哭泣的孟昶终于明白,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泪,和钢铁。 参考资料: 《宋史·卷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 谢桃坊,花蕊夫人宫词补考,《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孙振涛,后蜀文人的聚合生态和群体人格,《宜宾学院学报》 2013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