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 ||||||||
二战时期德、美两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 | ||||||||
wforum.com 2025-01-16 17:52 阿隆随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海军争夺制海权的主要方式已经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大炮巨舰”转为以航母为主要作战平台,以海军航空兵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对海上制空权的争夺。战争初期“英国海军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和突袭塔兰托港的意大利舰队代表了海军战术的转变”,战争中期的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战争后期美国海军击沉“大和”号战列舰都不断印证着这种战术思想和作战模式的正确性。 但这并不是说对制海权的争夺只以此一种方式进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并应用的无限制潜艇战,在一战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破坏力与影响力。能够从水下发动突然袭击的潜艇,由于其攻击的隐秘性和对海上交通线的巨大威胁,以及在一战时期无限制潜艇战中所表现出的破坏力,使得各主要参战国都对其给予了较高程度的重视。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潜艇部队普遍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的作战模式,然而这一战术并不适合针对所有国家,其作战对象越是依赖海上交通线进行海外贸易,且此类海外贸易对于对象国家经济发展、国民生活不可替代时,这一战术便越是有效,二战时期作为德国、美国主要对手的英国和日本,便是典型的此类国家。因此,研究德、美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德、美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历史进行简要分析,以求得为何二者在均取得“优异”战果的情况下却各自走向了迥异的结局。
德、美无限制潜艇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美两国都清楚地认识到潜艇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使用潜艇、最大限度发挥潜艇的作用等问题上,两国海军内部都存在不小的分歧。另一方面,两国海军也不是随着战争的爆发立刻就开始了无限制潜艇战,而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战争进一步深入发展后,才下定决心开始无限制潜艇战。 战前德军高层曾就使用潜艇的问题发生意见冲突。由于反潜探测技术的出现,原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对未来战争中潜艇能发挥多大作用表示怀疑,雷德尔设想的是由大型战列舰、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和潜艇组成的以水面舰艇为主力的舰队。德国海军的Z计划实际上反映了雷德尔的想法,它包括8艘航空母舰,6艘大型战列舰,还有大量重型巡洋舰。但德国没有能力实现这一计划,“这个庞大舰队将要消耗的燃料超过了1938年德国的总燃料消耗量,德国实际上是在白手起家重建海军,因为从一战结束以来没有持续建造大型军舰,所以连合适的船台都没有”。相较而言,雷德尔的接任者——新任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茨的方案更加现实,邓尼茨一直主张以U艇作为德国海军主要进攻手段,“早在1939年,邓尼茨就出版了一本名为《U-Bootswaffe,U-boatArm》的书,书中提到U艇将成为未来德国海军的主要进攻武器,商船将成为德国海军的主要目标”。 因为U艇的建造成本更低,所需材料更少,而且还较好地利用了日益稀缺的人力。最终,邓尼茨的坚持起到了作用,德国海军对Z计划进行了修改,使计划建造的潜艇数量得到了提高。 相较于一战,二战时期的德国海军一开始就认识到了截断海上交通线,进行海上封锁的重要性。在开战前,德国海军高级军官就明确表示“在任何即将爆发的战争中都会看到德国海军对英国和法国海上运输发动进攻,而不是像日德兰海战那样,寻求主力舰队决战”。然而在战争初期,由于以下原因,德国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和所谓的狼群战术。首先,希特勒本人希望英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接受“和平”,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激怒美国,因而对德国海军潜艇可攻击的目标类型做了严格的规定。希特勒还严格禁止对英国客船的攻击。此类规定严重束缚了德国海军的手脚,其潜艇部队在此规定下进行的作战行动,也明显不属于无限制潜艇战的范畴。其次,在占领法国之前,德国缺乏能直接到达大西洋的良港,其潜艇只能从短促的德国海岸出发,经过封锁严密的英吉利海峡或北海到达大西洋,自然难以组织有效的无限制潜艇战。 战争初期德国执行破交任务的主要力量是水面舰艇,即以高速的袖珍战列舰在靠近主要港口的地区对英国商船进行突袭,但随着水面舰艇逐渐被英国封锁猎杀,与此相对的是潜艇部队却取得辉煌战绩(1939年9月至1940年3月,德国潜艇共击沉盟军222艘商船,76万吨物资,自身仅损失18艘),希特勒也开始转向支持邓尼茨。而随后占领法国,获得进入大西洋的新通道,以及1941年美国的参战,才使得德国放开手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无限制潜艇战。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海军的潜艇作战思想还是与战时有较大差距。美国海军仍然停留在潜艇只对敌人主力舰进行攻击的阶段,1939年美国海军的一份作战手册中对潜艇的作战任务做了如下规定:“潜艇的首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大型战舰。大型战舰指的是战列舰、战斗巡洋舰,以及航空母舰。”在1929年的橙色战争计划中,美国海军的战争理念是“长期的进攻作战,主要方向是孤立和消耗橙方,通过控制她最为重要的海上交通并对她的武装力量和经济生产实施进攻性打击来实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79.1%的石油和全部的羊毛、棉花都要依赖进口。1935年,日本70%的废铁来自美国,日本的商船队共有2146艘船只,排名世界第三。因此,从当时日本经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来看,这个战略所确定的作战计划与战争方式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控制海上交通就意味着封锁,意味着需要对敌方商船采取强制或暴力手段来限制其活动,而对商船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在当时是被国际协定所禁止的。 早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便提议“不得摧毁商船,除非事先确保船员和乘客的安全”,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则重申了这一规定,并将适用范围扩大至潜艇。“十五年的时间里人们不断为之努力的海军条约产生了具体的成果——最新规定不得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如果人尽皆知的海军会议没有达成其他目标,那么至少它们使得世界上的主要海权国家承诺放弃使用在上次战争中被钉上耻辱柱的野蛮方式——至少是船只方面的”。 攻击商船必须事先发出警告并保证船员安全,这从战争角度来看“毫无价值”。约翰·塔尔博特(JohnTalbot)写道:“要必须遵守这一规则,潜艇就必须在水面行动,丧失了使其成为一种可怕武器的隐秘性和突袭优势,将自己的位置暴露给装有无线电的商船,其脆弱的艇体极易遭受炮火和空中轰炸的袭击,将船员转移到狭小空间的潜艇上对指挥官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负担。”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在当时美国海军的战略中,潜艇的主要任务被设置为攻击敌人的战斗舰只。但是这一状况在珍珠港事件后便彻底改变了,用西奥多·罗斯科的话来说:“毕恭毕敬的法律小册子掉进了太平洋。按上级指令变身为商船突击者的美国潜艇要在战争中击沉水面上所有悬挂日本国旗的物体。”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开始了对日本的无限制潜艇战。 德、美无限制潜艇战的实践 二战时期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大约可以分为1939年战争爆发至法国沦陷、法国沦陷至1943年初、1943年初至1945年5月3个阶段。如前文所述,1939年战争爆发后,德国海军囿于希特勒的规定,以及潜艇数量和地理条件所限,并没有全面进行无限制潜艇战。除此之外,德国潜艇在这一时期还面临着鱼雷设计存在缺陷的问题,“有缺陷的磁性引信有时会导致许多鱼雷过早引爆”,这一阶段德国海军执行海上破交任务的除了潜艇外,主要是以“俾斯麦”号和“施佩伯爵”号为主的水面舰艇。 法国沦陷后,德国海军获得了新的出海口,“1940年6月,征服法国为第三帝国提供了大量新的港口设施,在此之前,U型潜艇在大西洋上的行动一直相当受限”。新的港口包括布雷斯特、波尔多等地,尽管这些新基地毗邻英国领海,距离英国机场也很近,但是德国海军建造了坚固、复杂的基地防御工事,使其能够承受长期的轰炸,这些基地为U艇提供了通往大西洋的新通道。技术人员也在这一时期用接触式引信更换了之前的磁性引信,使得鱼雷的可靠性有所提高。新通道的取得加上鱼雷设计的改进,使德国潜艇的战绩在1940年迎来了第一个高潮。英、法在1939年最后4个月的(商船)损失为50.9万吨,而到了1940年,仅仅6月和10月2个月,英法损失的总吨位便达71.8万吨,全年损失更是达到了245万吨,几乎是英国所有可用商船的六分之一。 1941年底美国参战虽然被视为战争的转折点之一,但是对于大西洋上的无限制潜艇战来说却并非如此。实际上,美国参战后,大西洋上的德国潜艇的战绩不降反升,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从1942年1月到8月,U艇在美国海域击沉了609艘船只,总计310万吨。 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出现。第一,美国海军在一开始并未采用护航制对商船加以保护。当时的美国海军实力仍相对薄弱,且需要一分为二,兼顾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缺乏足够的护航船只。第二,美国东海岸的城市在美国参战之初没有停电,从海岸出发的商船在明亮的城市灯火的映照下,被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从而为U艇提供了明确的目标。第三,美国海军高级官员过度自信,他们认为最好派出大量的单独舰艇,而不是将它们集结在无法提供实际防御的护航编队中,“对于大西洋上的狼群来说,美国的参战相当于为他们开辟了一个猎场。就像与世隔绝的栖息地里的猎物一样,美国海军在对付新的捕食者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天真”。面对只有个别护航船只护航的大量小型商船队,U艇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击沉数百艘的战绩。第四,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潜艇数量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顶峰。德国此时已经放弃使用水面舰艇完成海上封锁任务的想法,“希特勒已经认定,德国水面舰队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德国开始将有限的资源用于U艇建造,战争初期因为数量所限而无法完成任务的障碍已经不复存在,从1942年9月到1943年3月,是北大西洋上U艇最多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有100多艘U艇在海底游弋,这与战争之初德国海军只有35艘可用U艇形成鲜明对比。第五,德国海军还在1942年初采用了一种新的编码机,使得盟军无法破译德军密码,这进一步恶化了这一时期盟军的处境。第六,从1941年到1942年冬,盟军援助苏联物资的船队航线大部分经过北大西洋。 当时共有3条通往苏联的航线,其中两条是从美国经南大西洋到海湾地区,货物在伊朗卸载后运往苏联,以及从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是由于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的限制,最主要也是最著名的还是北极航线,即从挪威海岸出发,到达摩尔曼斯克,其中虽有英国的物资,但大部分物资还是来自美国。因此,这些物资中有许多是经北大西洋或是冰岛到达挪威的。 但从1943年开始,多种因素汇聚到一起,使大西洋上的无限制潜艇战出现转折。损失数字折射出了1943年德国潜艇命运突然发生的变化,“1939年、1940年和1941年,德国人分别损失了9艘、22艘和35艘U艇,1942年作为过渡年,有96艘U艇被击沉,然而,在1943年,随着237艘U艇的沉没,损失出现了灾难性的跳跃。随后的1944年,盟军又击沉了241艘潜艇,1945年前5个月击沉了153艘潜艇,如果战争持续到1945年底的话,潜艇的损失数量将达到367艘”。 首先是美国那些没有遭受轰炸的工业设施开始展现出其战争潜力。通过标准化设计和制造方式,美国生产了大量商船来补充战争损失,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自由轮(Libertyship)。同时美国还生产了大量护航驱逐舰和护航航母加强护航力量,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英国。 其次,是各种新式的反潜装备的大规模列装,例如可以安装到飞机上的足够小的反潜雷达。这些雷达可以探测到通气管或潜望镜,在这些雷达的辅助下,空中力量成为了逆转形势的关键因素,“陆基海上侦察机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效的反潜措施之一”,还有被称为最重要的反潜发明之一的反潜声呐“ASDIC”(Anti-SubmarineDivisionsupersonic),以及反潜迫击炮,它被安装在舰艇前甲板上,使舰艇能够在进入ASDIC盲区前开火。“统计数据表明,相比深水炸弹,反潜迫击炮击沉潜艇的效率可能要高出10倍以上”,这些发明或改进的反潜装备对战争的结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德军在战争后期缺乏优秀的潜艇指挥员,也是战争出现转折的原因之一。1940年4月30日和5月1日,U-515仅用7枚鱼雷就在西非弗里敦附近击沉了7艘总计43000吨的船只,但这种成功在1943年以后越来越少见,“1940年,每艘巡逻的U艇平均每月击沉6艘商船,但到1943年,平均每艘U艇击沉一艘商船需要两周以上的时间”。损失的潜艇可能得到及时补充,但是优秀的指挥官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除此之外,还有盟军情报上的压制。虽然1942年时邓尼茨更换过德军的密码机,但由于1942年底盟军在埃及附近海域的U-559潜艇上缴获了德军的密码本,所以盟军能对船队展开有效护航,有时甚至还能组织力量猎杀U艇。到1943年5月,邓尼茨已经命令德国潜艇撤离北大西洋。尽管之后德国海军将潜艇派往了更远的中、南大西洋,但“这位海军上将知道德国海军已经输给了盟军。从邓尼茨命令撤退到1944年6月登陆,U艇全年只击沉了92艘船只”。 相较于美国海军,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的无限制潜艇战更为公众所熟知,但就结果而言,无限制潜艇战在美国海军中的实践是比德国更为成功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11月9日开始,至1945年6月29日,美国海军潜艇在太平洋及远东地区成功攻击日本船只的次数达到4845次,击沉1113艘日本商船,共计4779000吨,而美军潜艇仅损失了52艘,约占潜艇总数的六分之一,损失人员仅占美国海军总兵力的1.6%。“这就是邓尼茨所梦想的吨位战……如果说邓尼茨已接近让英国挨饿的话,美国海军则使日本处于实际上挨饿的境地。” 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正式参战至1943年,1943至1944年,1944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一阶段美国海军的战绩并不理想,这并不是因为日本采取了严密的护航措施,而主要是由于潜艇数量限制,以及作为潜艇主要武器的鱼雷存在问题。作为战时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主力舰型的小鲨鱼级(gatoclass)首艇动工于1940年9月11日,而服役数量最多的白鱼级(balaoclass)潜艇的首艇直到1942年3月31日才开始动工。因此在第一阶段,美国海军存在着潜艇数量不足的问题。鱼雷则是另一个桎梏,多数潜艇在出海执行任务时只能配给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鱼雷,许多潜艇总是在打光携带的鱼雷后仍能寻找到合适战机,这就导致潜艇不足以发挥其最大威力;鱼雷设计方面也存在重大缺陷,最主要的问题在引信,无论是之前的磁性起爆装置还是之后的触发起爆装置都被证明很不可靠,前者甚至到了“绝对要出现故障的程度”,潜艇打出的鱼雷多数为哑弹,这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和潜艇战斗力。 1943年至1944年是美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发展到高潮的阶段。在所有二战时期被美军潜艇击沉的日本船舶中,从战争初期到1943年结束,日本的船舶损失总额为3048150吨,而到了1944年,仅仅前5个月便有近100万吨的船舶被击沉[6]。“1943年,太平洋上的无限制潜艇战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美国的战争潜力逐渐凸显。大批崭新的潜艇进入现役,“大批新的美国潜艇从东西海岸的造船厂,甚至是内陆设施,如马尼托瓦克造船公司(ManitowocShipbuildingCompany)抵达”[8]。 鱼雷问题也陆续得到了解决,到1943年9月,美国军械局终于完成了对MK14型鱼雷的改进并证明了其有效性,“一种新的触发装置确保了鱼雷现在通常在击中目标时引爆,而不是在70%或更多的时间里证明是哑弹”。鱼雷技术的改进使潜艇的作战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美国海军的作战经验不断丰富,涌现出了许多有天赋的潜艇指挥官。这一时期美国海军潜艇击沉的日本商船吨位数占到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潜艇击沉日本商船总吨位的77%。 1944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的第三阶段中,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运用已经愈发熟练,“美国潜艇作为一种致命的打击力量在海底已经完全成熟”。这一时期潜艇的任务除了封锁补给线、攻击敌人船只和侦察以外,部分潜艇也在执行搜救己方飞行员的任务,这一时期美国潜艇救起了504名飞行员,其中包括当时海军中最年轻的军官飞行员,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海军少尉。 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潜艇不仅在攻击商船、截断日本交通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攻击日军军舰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整个二战时期,美国海军潜艇共击沉了201艘战舰,相当于战争中所有美军击沉日本军舰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射水鱼”号(SS-311)还于1944年11月29日击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 德、美无限制潜艇战胜负原因简析 二战时期美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技术方面,二战时期美国海军使用的主力船型小鲨鱼级的设计被证明非常适合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如:强大的续航里程(作战半径为11000英里)、强悍的火力(舰艏一支六联装鱼雷发射器、舰艉一支四联装鱼雷发射器、以及一门127毫米甲板炮)。此外,针对潜艇主要武器——鱼雷进行的改进也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早期,美国海军的鱼雷存量不足,弹药匮乏等问题,在潜艇作战中经常出现。而且,这些鱼雷的设计也存在问题。由于军械局在当时属于独立的机构,因此,海军在实际作战中发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传达到军械局,而在接收到问题后,军械局又认为是艇上人员操作不当才导致鱼雷出现问题,这种互相推诿的局面持续了近两年,直到1943年年底,美国海军才使用上较为可靠的MK14改进型鱼雷。同时,军械局还加速了鱼雷的制造,使美国海军有了足够的鱼雷,“在1944年的520次巡航中,美国潜艇共发射了6092枚鱼雷,比它们在1942年和1943年发射的总数还要多”。 在敌人的应对措施方面,日本对护航制度的轻视是美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日本始终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有效的护航制度,不仅没有给商船队配备护航编队,而且大部分商船本身也没有进行武装。护航指挥系统也相当紊乱,在1943年8月联合护航指挥部成立之前是由海军、陆军、交通省和军需省4个独立指挥系统共同承担。 在信息情报方面,日本也被美国压制。美军很早就成功破译了日本的海运密码,清楚地掌握了日本船舶航行的路线信息,其指挥部能根据这些情报,指挥潜艇进行有效的攻击,“至1944年8月,美国陆军截获了将近750000条海运通讯(信),这些情报对最终摧毁了日本商船队的水下伏击发挥了关键作用”。 德国海军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虽然取得过辉煌战绩,但并没有达到其战略目的。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首先是德国经济实力与对手相差太多,“美国、法国和英国1939年至1940年的军费开支,按当时各国汇率转换,超过德国和意大利的总和至少200万德国马克。如果把军费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作为比较的基础,就更糟了:德国计划支出占国民总收入比例为23%,法国17%,英国12%,而美国只有2%”。德国海军之所以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就是因为缺乏建造能够与英、美海军实力相匹敌海军的资源。因此,被迫设计出这种试图利用少量资源,达到最大效果的不对称进攻手段来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其次,在技术层面的竞争上,德国也处于下风。盟国为反制无限制潜艇战开发或运用了多项技术,其中既有反潜声呐、反潜雷达、反潜迫击炮等武器和探测设备,又有专门为反潜设计建造的护航驱逐舰、护航航母、陆基反潜侦察机等大型装备。而德军只是在战争已经出现明显转折的1943年后才意识到需要对U艇进行技术改进,虽然这时有全新的潜艇建造服役(如著名的21型潜艇),却为时已晚,无法再对战局走势造成明显影响。 二战时期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无限制潜艇战是一场多层次的军备竞赛,双方围绕着封锁航线、掌握制海权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了激烈竞争,这些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双方阵营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实力的较量。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即使德军在1942年取得了辉煌战果,但盟军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使其足以承受并快速弥补这些损失,与此相对的,德军却无法承受持续的、不断增长的U艇的损失,导致最终输掉了大西洋之战。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