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死于1375年,神化到2024年
wforum.com  2024-11-20 18:22  最爱历史

  有个人,朱元璋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从不叫他的名字,而是恭敬地叫他“老先生”。

  每当遇到重要事情,都要找老先生关起门来说私房话。

  建立明朝后,对老先生还是很钦佩,说满朝都是朋党,只有他一个不从,一世是个好人。

  这位老先生,叫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人(今属浙江温州文成县)。

  刘基在历史上有两种形象:

  一种在官方记载里,他是朱元璋的机密辅佐,学富五车,精于谋略,擅长兵法,为明朝开国大业作出重要贡献。很牛,也很厉害,但还是“人”的形象,可以称为“牛人”。

  一种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位通晓天文历数,上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撰作《烧饼歌》预言书的神秘人物,还时常显灵,制造了很多神迹。这个,简直就是“神人”,而且重点是前一个字。

  鲁迅说,诸葛亮到了《三国演义》里,已经“多智而近妖”,不是人了。

  相比之下,刘伯温比诸葛亮“走”得更远,他不是妖,不是人,他是神。

图片

  ▲刘基。图源:网络

  1

  刘基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加上家庭条件相当不错,读了很多书,23岁考中进士。

  在阶层固化的元朝,作为一个“南人”,中进士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河南人、山东人考北大。

  所以说,青年刘基真的有两把刷子。

  在当时的一个非官方排行榜上,他被列为江南第一才子,颁奖词:“看好你呦,诸葛亮第二”。

  26岁,刘基开始做官,但都是小官。

  他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元朝君主没打算好好治理这个国家,他也根本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抱负。

  所以,他的官运并不亨通,不是得罪上级被穿小鞋,就是触怒豪强遭到贬斥。

  期间,他“四隐四仕”,一会儿想做陶渊明,一会儿又不甘心,出山想接着做诸葛亮。反反复复,内心煎熬。

  官是好官,人是好人,但没有好舞台,一切都是白搭。

  他很郁闷,在老家写了一本寓言书,叫《郁离子》。

  自庄子之后,能写出好寓言的人不多,刘基绝对算一个。

  在《郁离子》里,他写过一则关于富豪家事的寓言:

  北郭有个富豪去世后,家中仆人争权,房屋坏了也不及时修理,都要塌了。

  主事人去求工匠们想办法,可又不先给他们吃的。

  不久,工匠们实在饿得受不了,要求监工头帮忙,监工头却要收他们的好处费,工匠不肯,监工头便硬是不向主事人汇报。

  工匠都饿得有气无力,便拿着工具坐着罢工。

  恰好这时又下起了大雨,走廊的柱子折断了,两侧的小屋也倒塌了,眼看就会危及正房了。

  于是,工匠一哄而散,房屋终于倒了下去。

  这个“房屋”,便是元朝的象征。

  最后,刘基借“郁离子”之口作了总结:“贿赂公行,以失人心!”

  他终于决定跟那个腐败贪贿成风的帝国彻底割裂,不再寄希望于蒙古人能出个明君。

  在老家隐居了两年,朱元璋让人带重金来请他出山。

  他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放眼天下,除了这个没文化的小伙子,还有谁能成大事吗?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吉普。不搏又不赌,老死更痛苦。

  为了心中的儒家治国理想,他从老家起身来到南京,成了朱元璋的“老先生”。

  那一年,他50岁。

  老先生的人生从此开了挂,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朱元璋走上人生巅峰后,刘基也没开始享受,照例忙着协助重新构建帝国的治理秩序。

  他一贯的做事风格,全凭“公心”二字。现在做了功臣,也没改初衷。为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比如,他不顾丞相李善长的说情,秉公执法,将李的一名犯了贪纵罪的亲信处死。

  李善长跟他结下了梁子,他却从不挟私报复。朱元璋要罢免李善长的丞相职务,就问,刘基,你怎么看?

  刘基还是为李善长说了好话,他说,换相就跟房屋换柱子,得有大木顶上才能换啊。

  意思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大木,李善长您就凑合着用呗。

  就是这么一个通透的人,最终没能躲过权贵的陷害。

  胡惟庸风光的时候,造谣离间了朱老板和老先生的关系。老先生被褫夺了禄位,忧愤成疾。

  他的死迄今仍是疑案,据说吃了胡惟庸的赠药后病情加重,不久就死了。

  那一年,他64岁。

图片

  ▲这部台湾连续剧曾经很火。图源:影视剧照

  2

  其实,刘基在世的时候,已经有人主动联系他,给钱给资源,要捧红他,给他封神。

  神化刘基的这位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大Boss朱元璋。

  没搞错吧?朱元璋人品这么好?自己神化成龙了,还不忘带上老先生一起飞?

  不是老朱有好处不忘打拼天下的兄弟,看他最后褫夺刘基的爵禄,也是够狠的。

  他神化刘基的根本目的,不过是为了神化自己,而已。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朱元璋是出身最卑微的一个。因此,编造神话传说以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他比谁编得都多。

  他曾亲自撰写《周颠仙传》,就是为了说明,他身边聚拢了这么多牛人、奇人,为什么?

  还用问吗?我就是绝对的真命天子啊,所以人都到我这儿来了。

  对于刘基这样有才气有名气,还精通阴阳历法的“好题材”,老朱更是不会放过啦。

  洪武三年(1370),刘基被封为诚意伯,朱元璋诚意满满地写了《封诚意伯诰》,诚意满满地把自己又吹嘘了一通。他在里面说:

  朕提师江左,兵至括苍,尔基挺身来谒于金陵,归谓人曰:“天星数验,真可附也,愿委身事之。”

  什么意思?老朱说当年刘基到南京投靠他,是因为看出了他是天命所归。

  这,到底是神化刘基呢,还是神化老朱自个儿?

  刘基原本是聪明人,他看出了老朱在胡说,但他不可能跳出来拆穿:老板,你在胡说些什么?

  他还想要禄位的话,就得配合老板把戏演下去。

  听听刘基怎么答复的?这个真正的聪明人这样说:

  老板,您看走眼了,我并没有什么过人的神异之处。

  等等,老先生,你是找死的节奏吗?老朱拉着你从人到神,你还不赏脸是吗?

  别急,人家话锋一转——

  至于仰观乾象,言或有验者,是乃天以大命授之陛下,若有鬼神阴诱臣衷,开导使言,非臣念虑所能及也。

  但是呢,如果我有什么预言说出来是应验的,那都不是我说的,是老天借我的口在表达而已。

  这个神转折,你说老朱要不要给刘基打满分?

  刘基的言外之意尽在其中,老板,你不用拉着我一起封神,我在凡间给你洗白更好。

图片

  ▲刘基故里:温州文成。图源:图虫创意

  3

  对于任何针对自己的封神行为,刘基是拒绝的。

  他不反对个人崇拜,他本人就曾一直等待一位明君的出现,带领中国走向治世,但他反对针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的确,他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懂得天文历法,算算卦什么的,自然也不在话下。但他真正的抱负还是儒家的入世情怀,想做的是立下不朽功业的圣人,而不是旁门邪道的“神人”。

  他在世的时候,可以巧妙地拒绝朱元璋对自己的神化。但他死后,对自己的传世形象就完全控制不到了。

  虽然他早有遗言在先,在他死后不许建祠祭祀,但他的后人和家族不答应啊。刘家祖坟冒青烟才出这么个大人物,怎么着也得好好宣传宣传吧?

  他的次子刘璟,在老家青田县城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里,为老爸建立了祠堂,代价是捐出115石的田租。

  道观方面对刘璟的大方很感恩,回报也很给力——又是塑刘基真身,又是大搞祭祀。

  到了刘基的孙子辈,又把刘基宣传进了寺庙。同样是以捐田租的方式,在寺庙内建祠堂,据说香火还挺旺的。

  明孝宗当政时期,同意将刘基祠堂扩建成庙,叫“诚意伯刘公庙”。

  这样一套操作下来,不愿封神的刘基在粉丝们的持续打call下,就成为了老家的重要神祇。

  这还没完。正德九年(1514),在刘基死后139年,他被抬到了新的高度。

  刘氏后裔依靠广泛的人脉,把祖先运作成了“太师”,谥号文成。正德皇帝不吝溢美之词,说刘老先生“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开国之初,朱元璋论功封爵,老先生排名三十开外,勉强补封了个伯爵。没想到,这位习惯不按常理出牌的正德皇帝,直接对着老朱的画像打脸,说老先生“无双”“第一”。

  乖乖,刘基是很牛,很厉害,但他至死也从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厉害吧?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图片

  ▲浙江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传说是刘基设计建造的。图源:图虫创意

  4

  这个时候,中晚明的商品经济恰好非常发达。有一帮人留意到刘伯温这个IP已经很大,很有商业价值,于是开始接手继续神化刘基。

  这帮人是书商。他们走在商品经济的前沿,嗅觉灵敏,一边制造紧张感,说整个朋友圈都在打卡读书,你再不读书就out了,一边借着这种紧张感,以及朋友圈的从众心理,拼命卖书致富。

  刘基就这样被盯上。广告语他们都想好了:平生不读刘伯温,创办阿里也枉然。

  那时候,印刷业、刻书业迎来春天,顺带养活了一批职业写作者,畅销书《金瓶梅》就是那时火起来的。

  但是,蹭刘基这个IP有两个问题:一、刘基的著作不多,再怎么重版翻印,市场总有限;二、刘基早已经不在了,他不可能出新书,无法进一步刺激市场。

  问题也许可以难倒书商,但没有问题可以难倒致富的欲望。

  于是,问题就解决了,他们请人做枪手,写了很多书,都是刘基擅长的领域,也都是畅销书排行榜常见的题材,什么天文术数、阴阳卜筮、星相堪舆,然后,挂上“刘伯温”的名字。

  这就好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侠小说在大陆火了一把。书商们弄了很多署名“全庸 著”“金庸新 著”“金镛 著”的枪手小说,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金庸当时在世,也拿他们没办法。

  刘伯温不在世,更拿他们没办法。

  从中晚明到清末,江南乃至京畿的书肆,长期摆着“刘伯温 著”的畅销书:

  《白猿经风雨占候说》若干卷、《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奇门遁甲》不分卷、《三命奇谈滴天髓》二卷、《演禽图诀》不分卷、《金弹子》三卷、《一粒粟》一卷、《地理漫兴》三卷、《灵诚精义》二卷……

  这些书,很好卖,但没有一本是刘伯温写的。

  在这一整套商业变现体系的操作下,书商们闷声发大财,把成名的机会留给了刘伯温同志。刘伯温更火了,也更神了。搞得清朝人修《明史》,都蒙查查把这些伪作收到刘基名下,替书商们交了智商税。

  不仅如此,万历年间,书商还发现,刘伯温“写”的书能火,那以他为男主的书,肯定也能火。

  你看啊,《三国演义》火得一塌糊涂,主要是有诸葛亮啊,咱们也请人把刘伯温的事迹写写,就按诸葛亮的模式写……

  当当当当,主打明朝开国历史的演义《云合奇踪》(又名《皇明英烈传》)出街了。

  果然大卖,一版再版。

  里面的军师刘伯温,呼风唤雨,逆知未来,神机妙算,无论情节还是人设,简直就是《三国演义》版的诸葛亮附体。这要放在现在,就是于正抄袭琼瑶阿姨的案子,但当时没人告。

  知道的人知道这个刘伯温是杜撰的,不知道的人当成历史学起来,那就小说和历史,傻傻分不清了。

图片

  ▲署名刘伯温的《烧饼歌》现在还很好卖。图源:网络

  5

  被神化的刘基,成了一门大生意。商人看到了钱,另外一些人则看到了刘基这个符号,背后更大的价值。

  他们,总想搞大新闻。

  他们是天地会的人。康熙初年在福建南部崛起,以“反清复明”相号召。随后蔓延至南方各省,直到民国年间,成为革命的一股力量。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又是大IP,天地会自然想把他好好利用起来。咸丰、同治年间,在天地会的神坛上,刘伯温和诸葛亮并列一席,其上有“伯温塔”,鼓吹他遗下锦囊妙计,帮助反清志士推翻满清统治。

  到了清末,刘伯温的预知能力被持续加码。革命党人说他写了《烧饼歌》,在书中预言未来国家的命运,从明初迄今数百年所发生的重要事情都一一说中了。

  哇,这么厉害?不管三七二十一,书商先感谢革命党人“发掘”了又一本刘伯温的畅销书,横竖再赚一笔;革命党人则说,不客气,卖它个中国人人手一册最好,这是免费的革命宣传呀。

  原来,《烧饼歌》铺垫了那么多被刘伯温预测然后“应验”的历史,比如燕王靖难之变、建文逊国、李自成亡明等等,是为了加深最后预测满清必亡的可信度——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

  曰: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亦有版本作“鞑子”)方罢休。

  又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神算子刘伯温预测了几百年的国运,都没错过,他预测满清药丸,也一定对。同胞们,满清药丸,大伙儿起来干革命啊!

  革命党人编造《烧饼歌》的目的就在这里。他们主观上要的是革命火种的传播,但在客观上也助推了刘伯温的神化。

  我们常说,时间会让真相浮出水面。但在刘伯温死后成神这个例子里,我们却看到了时间的反向作用,它不仅没有让真相澄清,而且让历史更加扑朔迷离。

  问题是,像刘伯温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并非个例。喜爱读历史的人,要时刻警惕时间的“骗局”啊!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8小时新闻:
USCC: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事情闹大了!朝鲜士兵“性侵俄国女教师”?
前首相发帖怒批:“以为在中国!” 结果…
中国淫官爆脚踏多女性丑闻 睡了下属的67岁妈妈
美前财长对薄熙来5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