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
| 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 ||||||||
| 大陆高空气球跨越海峡 释放什么信号? | ||||||||
| wforum.com 2025-11-28 00:38 智语话事录 | ||||||||
一颗大陆高空气球进入台湾空域后突然“消失”,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根据台湾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防务部门”通报称,这颗气球于11月24日下午16时20分从基隆西南方107公里的“海峡中线”以西进入台湾空域,飞行高度约19000英尺,并在17时05分“消失”。 台军对此未采取公开措施,事件背后引发对两岸关系及台军应对能力的多重讨论。 尽管大陆军机和军舰在台海的活动已成常态化,但高空气球的出现却显得不同寻常。2023年中美之间的高空气球事件仍记忆犹新。 当时,美国声称发现“中国间谍气球”进入领空,最终动用F-22战机将其击落。中方则多次澄清气球为“无威胁性的民用科研飞艇”。 这一事件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并迫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取消访华行程。 如今,大陆高空气球再度出现在台海上空,是否具有类似的侦察功能或政治意义,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对于这一事件,台“防务部门”虽公布了气球的轨迹和飞行高度,但未明确其性质,也未透露具体应对措施。这种模糊态度引发外界诸多猜测。 一方面,民进党当局一贯高喊“抗中保台”,但面对大陆气球的进入却未采取实质性行动。 另一方面,若台军选择击落气球,可能引发大陆的强烈反应,甚至成为台海冲突升级的导火索。 显然,民进党当局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而非冒险采取可能激化局势的动作。 从技术层面看,高空气球并非普通飞行器。其飞行高度远高于民航飞机,通常被用于气象监测、科研实验,也可能具备侦察功能。 大陆近年来在无人机、高空气球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显著,这为其在台海的军事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 然而,台军的防空系统主要针对军机和导弹,对高空气球这样的非传统目标可能缺乏有效应对手段。这或许也是台军选择低调处理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高空气球事件不仅是一次军事互动,更是两岸关系的缩影。对于大陆而言,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而对于民进党当局来说,维持现状是其政治生存的底线。 此次事件虽未引发直接冲突,但凸显了两岸关系的敏感性与复杂性。 更重要的是,这颗气球的“消失”也让人们看清了民进党“抗中保台”政策的局限性。 在大陆高压态势下,台当局的选择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从国际视角看,台海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全球关注。 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台海动态的高度敏感,使得任何事件都可能被放大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此次气球事件虽小,但背后折射出的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复杂博弈不容忽视。 |
||||||||
|
|
||||||||
| 0%(0) | ||||||||
| 全部评论 | ||||||||
| 暂无评论 | ||||||||
| ||||||||
| 48小时新闻: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