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 ||||||||
号称远超美军太阳神!中国官宣大国神器 | ||||||||
wforum.com 2025-10-06 15:40 上报 | ||||||||
中国最新舰载雷射武器“辽原一号”(LY-1)于9月3日的北京阅兵中正式亮相,被定位为舰艇防御体系的最后1道屏障,用于近距离拦截飞弹和无人机。据报,它的输出功率达180千瓦至250千瓦,口径大于美军的“太阳神”系统,理论上可在应对无人机蜂群时,以更低的成本节省飞弹库存。外界推测,该系统已开始测试海军整合,疑似部署在071型综合登陆舰上。 美国军闻网站Army Recognition报道,中国军事期刊《兵工学报》9月刊登文章指出,中国的“辽原一号”(LY-1)定向能武器于9月3日在北京阅兵中,正式公开展示,主要作为舰艇分层防御体系的最后1道屏障,用于近距离拦截飞弹和无人机。 LY-1雷射武器的输出功率达180千瓦至250千瓦,它的光束发射器(beam director)口径大于近期的美国系统,并可能具备陆上和海上两种整合版本,外界甚至已在071型综合登陆舰上,疑似发现装备迹象。 如果LY-1系统能在海上通过实测,它的单次拦截成本将远低于传统飞弹,能节省垂直发射系统(VLS)的空间,来应对无人机的蜂群攻击。不过,LY-1系统目前尚无严谨的公开测试数据,在环境适应性和冷却效能上也缺乏具体说明。 从9月3日阅兵现场的照片可见,LY-1系统外型为1具全封闭炮塔,配有大型圆形光束出口,两侧开有多个小孔,疑为光电和红外感测器,用于目标捕捉及追踪。 炮塔侧面的1个长方形模组可能容纳额外的感测器、火控或热管理子系统。这具雷射炮塔也曾出现在8×8轮式载具上,显示它存在陆基版本,用于基地或设施防护。同时,在071型综合登陆舰上的相关目击,暗示LY-1系统正与海军整合。 根据这篇文章,LY-1雷射武器在性能上优于美国系统,主张有3大优势:第1,180千瓦至250千瓦的功率范围,高于目前美军部署在勃克级驱逐舰上的“太阳神”(HELIOS)舰载雷射武器。第2,LY-1系统拥有更大的光学发射口径,能提升光束品质和终端效能。第3,系统内部的预留空间足以扩充更多电力模组,未来可进一步提升输出功率。 文章同时宣称,LY-1雷射武器的单次拦截成本低廉,特别适合对抗大量低成本无人机,避免耗尽飞弹库存。 中国最新舰载雷射武器“辽原一号”(LY-1)于9月3日的北京阅兵中正式亮相。(取自LY-1维基百科) 如果与美军现有系统相比,可见明显差异。美国的“太阳神”系统(最初功率为60千瓦)目前已在勃克级驱逐舰上,进行过对空射击测试,并持续进行升级。另1款示范机LWSD(功率约150千瓦)则部署于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另外,美海军还配备ODIN系统,用于致盲敌方感测器,而非直接热破坏。美方的优势在于测试公开、累积实战经验。 LY-1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典型舰载雷射的任务一致:首先以低功率光束削弱飞弹或无人机的导引和感测器。当条件允许时,再以高功率热能烧蚀气动外壳、天线、控制舵面或雷达罩。它的优势在于能快速切换目标,对抗多目标攻击。在无人机蜂群攻击或低空巡弋飞弹的场景中,这种武器可节省昂贵的飞弹拦截器和VLS的空间。 不过,雷射武器的效能仍受天候影响,潮湿、雨雾、海浪和烟雾都会削弱光束传输。同时,在海上的光学维护难度高,需要防护镜面和精密对准。舰载雷射系统能否实战取决于3要素:电力和冷却链、光束品质和自适应光学,以及在海上环境下的稳定性。 LY-1雷射武器的作战构想符合中国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实际需求:面对大量低成本侦察无人机、滞空弹及低空巡弋飞弹威胁,雷射防护层可与近防飞弹(如红旗-10A)协同作战,形成舰体周边的最后防线。 陆基的8×8车载型则可用来守护补给站、桥梁及空军基地,针对无人机和小型飞弹提供快速、低耗的末端防护。无论海陆,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低成本、高反应率的末端防御火力,效益仰赖完善的感测器融合、明确的目标优先分配,以及成熟的热管理和雷射安全操作训练。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