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 热点 | 图片 | 时事 | 军情 | 国际 | 评论 |
兵器 | 史海 | 体育 | 户外 | 论坛 | 博客 | 文学 |
|
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 ||||||||
歼-20机载雷达升级,探测距离达1000公里? | ||||||||
wforum.com 2025-07-02 08:56 世界军事网 | ||||||||
杜文龙,拥有军事学硕士和陆军大校军衔,作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他常以嘉宾出现在央视涉及军事的谈话类节目中,在传播军事装备和国际地缘军事格局等知识方面,给国内许多军事爱好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近日,著名军事专家杜文龙,在网络上披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称中国研发成功第6代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将其集成在歼-20隐形战斗机上。 原本歼-20战斗机搭载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距离300-400公里。在搭载了第6代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后,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就一下子扩展到了1000公里。 据悉,歼-20机翼挂架能挂载霹雳-17(PL-17)甚至是霹雳-21(PL-21)超远程空空导弹,对空中目标的打击距离,霹雳-17在500公里范围;霹雳-21则提升至1000公里范围。 这意味着歼-20在装备第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又有超远程的霹雳-17/21空空导弹的实力加成,全球现役第五代隐形战机F-22“猛禽”和F-35“肥电”和B-2“幽灵”包括正在进行测试未装备的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都将在歼-20的“火眼金睛”下无处遁形,成为歼-20隐形战斗机的“一道道菜”,只有挨揍的命,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关于中国研发成功第6代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将其集成在歼-20隐形战斗机上,目前这样的说法暂无公开的中国官方消息能够证实这一说法。 但是包括《南华早报》《欧亚时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报道,称中国科研人员通过碳化硅技术,将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功率大幅增强,探测距离提升至原有的三倍。 碳化硅的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场强较氮化镓提升几倍。在更高的电压催动下,装备碳化硅材料的雷达T/R模块输出功率密度,在保持同等天线孔径的前提下,探测距离可显著提升,歼-20探测距离有望达到1000公里。 据《南华早报》《欧亚时报》的报道,包括国内著名军事专家杜文龙大校披露的歼-20搭载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距离有望达到1000公里,在战时能够实现“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发射(导弹)、先敌摧毁”,这对于提升歼-20作战能力和在全球五代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堪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世人瞩目的5·7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空军装备中国外贸版J-10CE战斗机,发射中国10年前技术的外贸版霹雳-15E(PL-15E)空空导弹,取得了击落欧洲最强战斗机——“阵风”的优异战绩。 中国J-10CE战斗机的机载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E导弹技术,经5·7印巴空战,已经引发了全球军界和防务观察人士的极大兴趣,都在关注中国军队现役战斗机、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技术进步。 现在,有媒体和国内军事专家曝光中国研发成功了最新型的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加上此前早就披露研发成功的霹雳-17/21超远程空空导弹,歼-20等战斗机的制空作战性能的大幅提高,值得中国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期待。 |
||||||||
|
||||||||
0%(0) | ||||||||
全部评论 | ||||||||
暂无评论 | ||||||||
| ||||||||
48小时新闻: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