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初选,因为操弄民粹主义的纽约地产大亨特朗普胜出,挟共和党基层民意而成为其准候选人,顿成全球焦点。另一方面,得到党内领导层和精英背书的希拉里,则一直无法摆脱74岁的佛蒙特州参议员桑德斯的挑战,甚至被迫往桑德斯的左倾政纲调整立场。或许因为一边大局已定,另一边未知鹿死谁手,手握总统提名人胜券的特朗普的全国民调,慢慢有打平希拉里之势,大大增加了11月总统大选的戏剧性。
特朗普与希拉里的总统之争显示一场罕见的资本主义危机
(图源:Reuters/VCG)这似乎也是一场候选人“比烂”的总统大选。路透社5月 11日报道,本届大选两个主要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民众不满意度,创下历史记录,厌恶两人的民众超过了喜欢他们的数目。经常被引述的民调分析网站“三五八”5月5日的数据显示,在全国选民当中,“非常不喜欢”希拉里的高达37%,特朗普更是达到53%。前者是因为被视为代表既得利益,而且诚信有问题;后者则口不择言、立场极端,被认为不适任美国总统。
然而特朗普能成功绑架共和党,加上希拉里的对手桑德斯在30岁及以下组别的青年选民当中,获得高于希拉里四五倍的支持率,以及桑德斯的竞选基金一直收到来自普通民众源源不断的小额捐款,皆透露了耐人寻味的现象。美国的两党政治,正经历一场罕见的政治危机。尽管在堕胎、拥枪等各种社会文化课题上南辕北辙,两党在拥护自由市场、支持大企业等经济主张方面,却是不相伯仲。这恐怕也是危机所在。
两党党内总统初选发生特朗普的胜出和希拉里的苦战,都意味着基层的揭竿而起;他们起义的目标,瞄准的是两党精英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理念。这一理念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失败,而开始走向迷信市场万能的极端。资本通过经济全球化理论扩张,加剧全世界的贫富差距,甚至因为住房、教育、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导致社会愈加不平等,甚至出现财富的世代转移 ——年轻人因为就业困难、高额房贷和学费贷款,处于高度被剥削状态。
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暴露了放任市场肆虐的后果。为了提振经济,美联储史无前例地施行了多轮本质上以邻为壑的量化宽松政策(印钞票),并且为了盘活股市而持续降低利率,让储蓄者大量津贴投机者。尽管各项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一些华尔街大银行的利润甚至比2008年时更高,高管年收入破千万美元,但大多数人的债务却越来越重,工资更停滞不前,“活命工资”成为最新的热议话题。桑德斯的主张之一,就包括设定按通胀率计算的15美元最低时薪。
主流经济学界非但没有预见2008年金融危机,还把危机爆发以来各央行无效的金融、货币政策致使市场长期萎靡,合理化为“新常态”“新平庸”。同时,中产阶级急速萎缩,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社会越来越不公平。美国政策研究所2015年12月的报告揭示,全美20名首富,包括盖茨、巴菲特等所拥有的7320亿美元总财富,相等于美国50%人口(1亿5200万人)的身家;全美最富有的400人的总资产则高达2兆34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61%人口(1亿9400万人)的身家。英国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今年1月公布报告说,全球62个富豪拥有相当于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低收入者(36亿人)的财富。这种可耻的不公已经难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