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文革、五毛、乌有 zt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16-05-18 09:23:0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我回国到处听到“五毛分子”,不知其义,后来查出这是指在网络专门拣有利于雇用者的话来说的全职或兼职人员,传言开始时每发一贴可以得五角人民币,五角钱是书面语,口语即是五毛,所以这样的一群人有五毛之称。也许,随着物价的上涨,每发一贴或许不止五毛了;也许,还会采用其它的给钱方式,而不仅仅是看贴子的数量,但无论怎么说,这一流行说法的基本含义却没有变。“无毛”,一词,在文革中,肯定被禁无疑,“五毛分子”,肯定被抓无疑,“毛”能无吗?中国之需“毛”,如人不可无毛。岂能无毛?慢慢地了解到“五毛分子”,其实是“亲毛”“拥毛”的“分子”。在当前中国,有成千上亿的“五毛分子”。多年以来,以“乌有之乡”为旗手,怀念文革,怀念毛主席。“乌有之乡”,很明显出自“乌有子虚”。 “子虚乌有”是假设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事情的成语。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深含贬义。文学家 茅盾《爱读的书》:“所以我们的'兴趣',有时会从现代转到古代,乃至子虚乌有的幻想的世界.”与“乌有子虚”成语近义的有“捕风捉影、荒诞不经 、海市蜃楼”;与“乌有子虚”反义的有“千真万确、铁证如山、勿庸置疑。” 

余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为楚称:设为楚使称赞楚地富有之美的话.为齐难:设为齐人提出的诘难.后因称假设的、非实有的为“子虚”或 “子虚乌有”       余仿之作文如下:“五毛以心虚,乌有也。为华称,乌有之乡者,无有此地也,为毛难。毛乃王者,名天子之义。故凭借此“五毛”为饵,以示天子空无之狼心,其卒归之于无耻,因以讽刺。” 为华计:设为五毛赞美毛乃伟人之最的话,为“乌有”,设为“乌有”提倡的“五毛”,实为用心良苦,非“子虚”化为乌有,应“五毛”终将“乌有”。 文革五十年,纪念、有感。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nbsp;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