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医改:回头是岸
送交者: 地富反坏 2016-05-04 07:35:5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医改:回头是岸
信源:张欣


最近武警医院的事,写一点小看法。

医疗技术本身是否有效,抑或是部分有效,学术界应该有个明确的说法。不能被舆论宣传绑架。这样,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社会非理性。

学者、医生这个时候不敢说话,是因为这些年,在医疗领域有太多的“罪与罚”。而这些乱象的根,在于医疗体系过度商业化:将医院当企业,要ta们尽可能地赚取利润;将病人当成顾客,尽可能地榨取他们的钱财。病急乱投医本是人之常情,再加上中国人又是个“普遍怕死”的民族,商人与顾客这个组合,真的是绝配。一个愿打,一个愿不愿都得愿挨。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举国不淡定的局面早就形成了。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这是体系设计之恶!它充分挖掘并利用人性的弱点,病人的弱点,家属的弱点,医生的弱点,管理者的弱点,商人的弱点...,无一遗漏。

医疗改革讲了这么多年,也做了这么多年,是非曲直,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要不是将医院的人道主义性质摆在第一位的,无论什么改革,都是是错的。

在体系之错的重压之下,学者、医生选择集体沉默,没有错。这是“个体们”的理性选择。在体系面前,谁也不是超人。

百度在“重要信息”检索问题上采取商业化的做法,固然可以商榷,但这只能是“企业家道德”层面的讨论。采取商业化的态度运作企业,没错。国家监管部门都对“现状”采取如此宽容的态度,却要求企业家具有超越一切的道德,这不现实。

想想我们每年批准多少新药,说明书上写着“副作用:不明”,就不难接受“包治百病”的合法性了。医疗体系的低标准,或者高标准低执行或乱执行,都是罪,尤其是后者。中国固然是个大国,固然存在各种区域性差异,固然比较难以制定统一的高标准。但是不顾区域性差别,普遍实行低标准又是什么逻辑?高标准低执行或乱执行则是彻头彻尾的寻租,是犯罪,没有解释的余地。

有些商人的有些行为或许令人发指。但是从整体上讲,经商就是逐利,只要政府允许,就会尽一切努力赚取利润,这没有错。错在让这么多的他/她们进入到这个本该门槛很高的领域,同时还拥有如此大的自由度的。在人命关天的领域,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该慎之又慎,而不是“甚之又甚”。医疗体制怎能“病急乱投医”?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吾国常态:出了问题,各方高度重视,积极查处,处理若干,然后...就没然后了。就算有,也就是打打补丁,声称从此严格云云,然后...涛声依旧,旧病未除,新病又至,还得“高度重视”。个人顶体制的罪,技术性手段代替整体性改革,似乎是不可打破的天花板。让重大的社会事件成为重要改革的契机,这种事情,似乎极为罕见。再强烈的社会反馈也打不通反射的回路。让人想起了恐龙。公信力在极速流失,或许这才是侏罗纪的真相。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将医院的人道主义性质摆在第一位的,无论什么医改,都是苦海。回头是岸。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nbsp;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