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换赛道? 美军叫停洲际导弹 启动导弹防御项目
wforum.com  2025-02-19 18:37  蓝星笔记

2025年2月,美国军事领域发生两件大事,让全球目光聚焦。

一件是,对美国核威慑能力至关重要的LGM - 35A“哨兵”陆基井射洲际导弹项目,因严重超支被美国空军下令暂停;另一件是美国两名参议员提出一项法案,为川普提出的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制定更为详尽的实施方案。

这两件事不仅关乎美国自身军事战略布局,还与中国军事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背后隐藏的种种情况令人好奇,它们会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哨兵”折翼:美军洲际导弹之困

“哨兵”导弹项目的暂停,对美国陆基核力量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

2025年2月11日,美国“空天力量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撤销了“哨兵”导弹进入工程和制造阶段的“里程碑B”阶段批准。

美国军方表示,问题主要出在基础设施建设超支,而非导弹本身。

截至目前,“哨兵”洲际导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耗资已超1400亿美元,比2020年时的预估金额超支81%。

如此巨大的成本涨幅,使项目陷入困境。

此外,发射设施“衍生训练设备”的工作,包括每个导弹联队的维护和安全部队训练设施的改进,以及“发射地标准设计”的工作也都被叫停。

如今“哨兵”项目暂停,若“民兵3”按计划于2030年退役,而“哨兵”未能及时接替,美国核三位一体中的陆基支柱将面临崩塌风险。

届时,美国只能更依赖海基(俄亥俄级核潜艇)和空基(B - 21轰炸机)力量维持威慑,但海基导弹发射需突破反潜网,空基打击受制于防空系统,远不如陆基导弹响应迅速。

美版“铁穹”:构想与现实的博弈

在“哨兵”项目陷入困境的同时,美国在2025年2月初又有新动作。

两名参议员提出一项法案,为川普提出的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制定更为详尽的实施方案,并计划在2026财年为该系统设立195亿美元的资金预算。

2025年1月27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启动美国版“铁穹”系统研发项目。

根据川普签署的行政令,美国防部需在60天内提交美版“铁穹”系统架构和落实计划。

该系统将引入现有天基传感器、太空拦截器及非动能防御技术,包括激光、电磁武器等,形成“助推段—中段—末段”多层反导拦截体系。

天基传感器可通过现有低地轨道卫星群,实现对高超音速导弹的实时跟踪、预警;太空拦截器可在来袭导弹飞行的助推段实施拦截;非动能防御技术用于削弱来袭导弹的制导能力。

在来袭导弹的飞行中段,该系统可与陆基中段拦截系统或“标准 - 3”导弹实施联合拦截;飞行末段,可与“爱国者”“萨德”等反导系统交互联合拦截,以增加拦截成功率。

美计划在本土部署超500个拦截单元,确保拦截范围覆盖美本土全部重点防护对象。

然而,美版“铁穹”系统面临诸多挑战。

财政与技术压力巨大,据外媒报道,全面部署至少需投入2.5万亿美元,美国当前财政赤字问题严峻,强行推进可能挤压其他领域预算,引发国内争议。

同时,该系统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导致太空军备竞赛,使太空环境更加不稳定。

并且,该系统较为复杂,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引起信息延迟与决策误判,进而错失拦截窗口。

中美军工:不同路径下的发展

对比美国军事项目的困境,中国军工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且成功的道路。

以“哨兵”导弹和中国东风 - 41导弹为例。

美国的军工一度领先世界,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所以中国很多军工研究也是以美械为对标,比如涡扇15发动机对标的就是美国F22装备的F119发动机。

所以,很多军迷也默认中国东风 - 41导弹应对的应该是美国新一代洲际导弹的威胁。

毕竟美国的“民兵3”已经服役五十年了,中国洲际导弹早已赶上。

东风41的性能显然更加超前,它进入大气层后采用“钱学森弹道”,飞行轨迹复杂不可预测,突防能力极强。

而且东风 - 41采用公路机动、铁路机动和井基发射等多种部署模式,生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很强。

如今“哨兵”项目暂停,东风 - 41在性能和战略意义上的优势愈发凸显。

此外,这两个项目截然相反的走向,也反映出了两种军工模式的差异。

中国军工体系采用举国体制集中资源,通过“技术迭代 + 小步快跑”模式,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各方力量,避免资源浪费和利益绑架,使中国在军事技术发展上形成“非对称优势”。

相比之下,美国军工复合体存在利益绑架国家战略的问题,以诺斯罗普·格鲁曼为代表的承包商通过游说国会抬高预算,却无法兑现技术承诺;军方为维持项目“合法性”,不断夸大威胁,最终导致项目陷入困境。

美国军事项目的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军事发展道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

未来,美国是否能解决“哨兵”项目和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研发中的问题?中国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在军事技术发展上继续保持优势?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

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相关新闻:
美专家:中国导弹太强 得靠潜艇尝试翻盘
邻近台湾:美军在冲绳部署MQ-4C无人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里
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难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
“中美对抗”
48小时新闻:
断水就是宣战:印巴这次堪比古巴导弹危机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印巴交火!能不能打赢全靠中国制造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