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军事论坛>帖子 |
中国“学阀”的潜规则 |
送交者: eastwest 2025-10-12 22:21:13 于 [世界军事论坛] |
中国“学阀”的潜规则,与“培养不出诺贝尔奖科学家”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近期看到大家在闲聊关于中国科学家经常无缘“诺贝尔奖”的事情、以及诺奖评委直言不讳国内科学家要走出去“卷”的话题~ 网友们对此事情的关联讨论,我翻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有一些观点也颇为切中要害。 这里我讨论另外一个相关联的话题,那就是:学术圈里的“学阀现象、以及潜规则”,是否是造成“学术内卷”的重要原因之一? 须知:优质学术资源的垄断、徒子徒孙式的研究范式、学术近亲繁殖下的利益关联,等等...往往就是“学阀现象”的最真实的社会反映;而个人学术职称等级的越阶,往往也是与“论文KPI”、课题资源“圈子化”密不可分。 因此,在“学阀”主导下的“任务论文”,也就成为了个人在学术圈里换取“积分”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OK,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北大博士后讲述“学阀”的潜规则。 其实,视频讲述的就这么一个现象,即:“学阀”通过掌控优秀的学术资源以及经费的分配权,进行近亲繁殖式的传授给徒子徒孙,从而形成一种庞大的“学术家族”。在“学术掌门”划定的圈子里进行精耕细作、且由此产生“内卷式”的研究,以此来巩固自身的学术地位以及关联利益。而那些真正有研究精神的青年学者,往往只能或得到非常有限的“科研经费”,因此,其学术的研究开创,往往也是呈现出“巧妇无米之炊”的寒酸窘境,由此造成一系列的学术上的“恶性滞纳循环”。 看完视频之后,大家仔细咂摸一下,一个由“学阀掌门”主导的、优质资源分配“圈子化”的、科研生态呈现出“近亲化”的的学术生态,其必然就会导致创新活力的窒息。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研究人员被迫加入“学阀”主导下的“内卷式”的科学研究、去发表大量的“任务论文”,这些往往也是“迫不得已”,毕竟,人要吃饭! 而这些“任务论文”往往也难以实成为改变世界、改变行业前沿技术的的原始创新,而这,恰恰就是诺贝尔奖的核心! 所以,当看到诺奖评委说国内学者不要在“国内卷”、要去“国外卷”,其言下之意,是否一针见血指出当下有些人只会“学术窝里横”的意思呢? * 再者,还有一个我要说的现象: 青年科研学者,也要处理好与“学阀”的“人际关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 很多情况下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如果一个科研学者认不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厉害关系,往往也很难在学术上攫取“优秀资源”。 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现实制度下,科研行业也不能“避俗”~ 而“学阀”的本质,就是“圈子文化”,学术界的“士大夫阶层”,往往也是青年科研学者们“鲤跃龙门”的第一关, 因此,处理好与“学阀”的关系,这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属于“人情世故”范畴~ (科研“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科研资源的支配权) 试问,就连“首富”都要讲究“礼貌”起来“敬酒”的当下,更何况你只是一个“平民百姓”?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喔~ OK,点到为止,不聊了~ (点击查看动图, 学学人家首富是如何“礼貌”敬酒的~) ![]() ![]() 大家说说看: (1)你认为处在“学阀”的潜规则之下,是不是导致国内科研学者“内卷”的重要原因? (2)尤其是经常申请博士的网友们,给大家现身说法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学阀”的潜规则?比如,视频里讲的“规则”、或者常见的成为免费劳动力...等 (3)网友们也可以谈谈看,不限“道听途说”,讲讲“人在学阀下、不得不低头”的具体案例~ * (PS:“敬酒”是一门大学问,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这些都是事实。 好奇问一下大家,你真的会“敬酒”吗? 讲真呐,姑奶奶我的酒量,还是很可以滴~哈~) (首富尚且要敬畏“人际关系”,何况平民乎?)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4条评论 |
|
![]()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