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军事论坛>帖子 |
奔驰暴跌56%,欧洲车企硬不起来了? zt |
送交者: eastwest 2025-08-13 18:46:47 于 [世界军事论坛] |
奔驰暴跌56%,欧洲车企硬不起来了?8 月到了,又到了上市车企们发年中财报的时候咯。
大众净利润同比下降 38.5%,宝马是下降 29%,奔驰大跌 55.8%,保时捷更夸张,直接三条 6(下降66.6%)。 但德国人也就是利润被极限压缩,多少还能剩点,可高卢鸡就不同了,一败涂地。 首当其冲的就是相爱相杀的日产雷诺联盟。 虽然雷诺集团看上去还行(净利润 5 亿欧元,同比下滑 64.3%),但日产可是红豆泥私密马赛的程度了。 今年上半年,日产亏损了 1157.6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同比下降 505.3%。。。 隔壁的斯特兰迪斯(标致、雪铁龙、Jeep、玛莎拉蒂的母公司)就亏得更多了,光今年上半年就亏损了 23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190 多亿,同比下滑 141.1%。 每家基本都是这惨状,所以,上个月外国车企们的股票格外的刺眼。
所以,咱们总结了一下他们的财报解释。 各家基本上都提到了两个原因 —— 中国市场的 “不景气” 和美国复杂的关税。 先来讲讲欧洲车企在中国的糟糕表现。 就拿奔驰来说,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北美累计交付 15.75 万辆,同比下滑 6%,而在亚洲这个奔驰最大的市场,交付量只有 38.9 万辆,同比下滑 16%(其中中国 29.32 万辆,同比下滑 19%)。
销量下滑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谈了,现在的传统燃油豪车,能撑起豪华的只有他们的 “底蕴”,无论是驾驶硬件,还是科技含量,燃油车已经被新能源车甩在了身后。 打开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排行榜,如果不加任何定语,前三十名里只有奥迪 A6L,还排在 29 名。 如果加上 “25 万以上” 的限制,A6L 排在第 8 位,宝马 3 系在第 10 位,奔驰 GLC 在第 11 名。 再看前排,几乎全是新能源车型,特斯拉、小米、鸿蒙智行们吃的就是他们的份额。 其实吧,奔驰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在中国得搞电车,几百亿的大公司战略眼光肯定有,甚至新能源车就是他们率先提出来的,但真的就是船大难掉头。 就比如十多年前的宝马 i3、i8,奥迪 E-tron,奔驰 SLS E-Cell,在特斯拉成功并验证了纯电的道路后,他们就知道电车有市场,得做。 但就跟现在很 “火” 的理想 i8 一样,我既然有一个大卖的主力产品,那我新出的纯电车,该如何定位? 价格要是定低了,吃的是自己的市场。以前的 BBA 那可是躺着等消费者给它送钱,没人有这个魄力 All in 纯电。 所以那么多年来,BBA 们的纯电车基本在油改电混日子,60 万的 EQC、50 多万的 A6L 插混版历历在目。。。
后来,奔驰的 EQS、EQE 确实用重新开发的平台做到了很低的风阻,但过高的价格,以及丢掉了商务属性,导致无人问津。 宝马 i3 则是和经销商进货一样,靠着周期性的降价,用比燃油 3 系还低的价格偶尔刷刷存在感。 你说奥迪?奥迪在 E-tron 之后早躺平咯。
美国关税的事情咱们早在 4 月份刚出来的时候就报导过(传送门),当时的关税大战直接把特斯拉 Model S 和 Model X 干停产了。 但当时的那波 AOE,不仅影响到了特斯拉,欧洲车企同样遭不住。 今年 4 月之前,美国对进口汽车的关税一直都是 2.5%。而 4 月 3 日特朗普运用《贸易扩展法》的第 232 条款,对进口汽车加收了 25% 的关税(包括各种汽车零部件)。 无论你在津巴布韦还是毛里求斯,只要你还在蓝星,想往美国卖车就最起码得交这累计 27.5% 的关税。 而且,川普的这个对等关税,完全就是看哥们心情。。。 心情好的时候,和日本、英国谈一谈,日本收 15%,英国收 10%。 心情不好?就算是美加墨三国签了 USMCA 贸易协定,照样给你加拿大加到 35%。 像斯特兰蒂斯旗下的克莱斯勒、Jeep、道奇,虽然是美国品牌,但部分工厂就在墨西哥托卢卡和加拿大温莎,直接撞枪口上了。 所以,斯特兰蒂斯被迫关闭部分工厂,遣散工人,停产相关车型,暂停接受新车订单。 那斯特兰蒂斯尚且如此,别的欧洲车企就更难受了。现在已经快销声匿迹的奔驰 GLE、GLS,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基地就在美国,受关税影响,已全面停产等待后续变化。
今年 5 月 1 日,他一个回马枪,给加拿大和墨西哥免除了汽车行业的对等关税,并给在美国本土组装汽车的制造商提供最高 3.75% 的退税。 于是,咱们就见到各家车企的工厂开开关关,被辞退的工人来来去去,纯折腾。 懂王这么一搞,整个美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风向也愈发保守,大伙都去找价格变动不大的日本车企了。 今年上半年的美国汽车销量,基本上清一色的日本车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车受关税的影响比较小,早在 2020 年,本田在美国的国产化率就已经高达 80%(最近几年有下滑),丰田也接近 60%。 也就是这么高的国产化率,丰田、本田在第一时间都维持了原价。即使现在日本和美国的关税已经固定下来了,丰田也仅将价格平均提高 270 美元,本田更是继续保持价格不变。
总之,在中美的混合双打下,欧洲车企这上半年可以说过的很不如意。 除了大众之外,各家基本上都将年终的销量目标调低了,甚至给不出预计。 不过后面会怎么变化还说不准,就在上周,欧盟和美国谈好了全新的关税,降到了 15%,不少车企也决定提高在美国本土的投资来应对关税问题。 相信过了关税震荡期之后,美国车市终究会回归平稳。 至于在咱们中国,像日产和大众就选择了积极拥抱中国供应链,日产 N7、大众 ID.3 在目前的新车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 BBA 等高端品牌则继续押宝新材料、轴向电机、L4 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等待下一次新能源技术爆发。 奔驰乘用车每季度研发投入超过 20 亿欧元。 毕竟,在中国车企还在努力盈亏转正的时候,人家上百亿欧元的现金储备,确实有着打持久战的底气。 Em...不过参考最近 A5L 的定价,看来还得多打打。 图片、资料来源: 奔驰官网 易车销量榜 Bloomberg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