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军事论坛>帖子 |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新中国只成立了几十年,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祖国生日 |
送交者: 古宇庙 2022-10-02 02:04:22 于 [世界军事论坛] |
每年国庆节都会出现这样阴阳怪气的言论: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新中国只成立了几十年,所以不能说“十月一日是祖国的生日”。那么今天我就来系统的反驳一下这一观点。证明为什么“十月一日就是祖国的生日”。 十月一日的意义是什么?每年这时候我都会说一遍。主要还是因为每年国庆节都会出现这样阴阳怪气的言论: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新中国只成立了几十年,所以不能说“十月一日是祖国的生日”。那么今天我就来系统的反驳一下这一观点。证明为什么“十月一日就是祖国的生日”。 当前对于历史上“中国”国家概念的研究,一大主流方向用的是“想象共同体”这一理论。“想象共同体”这个理论最早是西方学者研究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但是它可以解答我国历史上关于国家观点的许多问题。意思是国家这概念,是古代精英阶层——尤其是有文化影响力的群体共同想象构建出来的。 例如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治国”指的是诸侯国,肯定不能用来等同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而“天下”,从地理意义和政权意义上讲就是现在的中国。但是古人彼时并不会意识到什么“中国”什么“国家”,而他们话语中的“天下”,就是一种想象共同体。 爱国主义是一种“大共同体意识”,而这一种意识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就在几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我们的乡村教师进农村教书,教给小孩子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哪国人?然而就这样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天经地义的问题,但在落后的农村中,这个问题能难住很多学龄前的孩子。 爱国情怀这样的“大共同体意识”不是天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一个基本的关于“国家”的概念、承认国家的存在,一个必要条件——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就是普遍的义务教育。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郝若贝这样来解释中国国家概念的塑造:他认为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是由文人士大夫阶层——具体可分为国家精英、职业精英、地方士绅共同赋予了意义。同样是用“想象共同体”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上的“国家”。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封建时代的老农民,他一定知道里正、保长、县太爷、皇帝,但你要问他什么是“国家”,绝对是一头雾水。中国底层人民基本的民族观念、家国观念,往往只有在外族入侵、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才会被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很残酷但很真实的问题。 曾经的“祖国”,并不是属于所有人的。曾经的国家属于皇室贵族、属于文人士大夫、属于地主乡绅;到后来又属于外国老爷、官僚资本。唯独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属于”全体人民——国家危亡之际。唯有这时候底层人民才可能建立起“想象共同体”的意识,但是促使他们建立这种意识的不是来自国家的文明之光,而是异族的屠刀——不反抗,便是刀下亡魂或是猪狗一般的奴隶。也是基于此大思想家顾炎武才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概念。 上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东南大学,其门生罗时实等问:“国粹将亡,为之奈何?” 梁启超反问:“何以国粹将亡?” 门生答道:“先生不见今日读经之人之少乎?” 梁启超听后勃然拍案说:“从古就是这么少!” 梁启超不是睁着眼说瞎话的文化人,他知道自古以来知识和文化不过是少数精英们的特权。文化特权是与经济特权、政治特权绑定三位一体的,所以那些老爷们不在乎八股文有多么拗口,不在乎繁体字有多么不利于扫盲——这样反而更能让他们与“泥腿子”们区分来。 只有等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合作社运动、城市文明建设、没收官僚资本、收回租界和帝国主义一切特权、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普及识字消灭文盲、取缔烟馆妓院赌场、消灭天花霍乱血吸虫病,再到后来的乡村教师、赤脚医生等等等等一系列举措,现代文明之光才第一次照进中华大地最基层的角落。 自此“国家”的概念,不再是精英阶层的“想象共同体”,才属于了所有的人,属于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底层人民。 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确实如此;但在中国共产党普及义务教育、广泛消灭文盲之后,这个“想象共同体”才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我们说十月一日是祖国的生日,没有毛病。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意识中“祖国”的诞生,就是来源于那一天。 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就这样评价“自古得国之正,无甚太祖皇帝者也”。为什么说明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呢?因为他“伐无道,诛暴元”“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他是真真正正最底层的人民,活不下去了才被迫起义,而且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和“天下”的利益。 无论是明太祖还是汉高祖,用一个词来精确地总结他们的行为就是“吊民伐罪”,也正因为此汉朝和明朝被认为是合法性最高的两个朝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夫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绝对正义,是崇高的道德观。 以合法性而论,新中国毫无疑问站在了历史的最高点,纵观全世界与之比拟的国家也并不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自古得国之正”——因为他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生活在和平繁荣年代的年轻人,往往体会到“三座大山”意味着什么,我们引用一些史料来看。 根据《苏南土地改革文献》,解放初进行土地改革时,对苏南五个县(江宁、江阴、宜兴、常熟、吴江)进行了调查。这五个县83个乡(83可能仅为参加调查的乡数)的2149户地主(共11598人),其中“有主要罪恶”的地主人数为425人。被这些“有主要罪恶”的地主杀害的人数总共为542人,被地主强奸的妇女人数为153人,被地主烧毁房屋的人数为376人,被地主霸占田地的人数为1929人。松江朱行乡地主薛士元,一人杀害了14条人命。常熟地主赵培之杀害了59条人命。吴县永安乡迂里村总共216户中有108户坐过监牢。根据常熟大义区11个乡的调查统计,被逼致死的有1042人,家破人亡的有25户,吃官司的931人,送掉卖掉和烧死溺死小孩的1245户。吴江震泽区坐过牢的有1857人,被打的423人,致死的105人,出卖子女的41人被霸占土地3223亩,房屋2295间,妇女47人。 以当今而论,间或爆出的性侵丑闻,整个社交网络都会为之愤慨;在旧社会,仅苏南五个县就有一百多妇女被强奸,近五十名妇女被霸占——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在衣食富足的年轻人很难去想象。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时,毛泽东主席特别电令解放军部队要穿过东交民巷。因为东交民巷在旧社会是属于外国老爷们的“特权区域”,外国人派兵驻守,中国军警无权进入,中国人更不能入住。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则要证明:旧时代结束了,我们中国人就是要光明正大从我们自己领土上走过。用毛主席的话讲:“东交民巷是长在中国人脸上的一个疮,是到了根治的时候了。” 1937年12月13日,日寇攻入南京城,屠杀我军民同胞三十余万人。1951年1月4日傍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击溃装备精良的美军,占领汉城。从我们的首都被屠城,到占领敌国的首都,仅过去了短短不到十四年。 听闻志愿军攻占汉城的捷报,一位百岁老人用颤巍的双手写下一首诗: 师入三韩大有声,海东形势一番更。 美军屡败终难振,华裔方兴孰敢轻? 这位老人是萨镇冰,北洋水师的舰长,亲历过甲午海战,目睹过山河破碎、主权沦丧。还曾记得,甲午战争中国军队在朝鲜一溃千里,汉城更是不战而走。到如今国人又在汉城扬眉吐气,仿佛走过了一个民族兴衰的轮回,这种感触恐怕没有人比萨老将军更深了。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遗老遗少人心惶惶,觉得共产党必败、美军打进北京城就是分分钟的事,怕共产党败退之前把他们全杀了泄愤。结果看非但美国人没打过来,战线还不断往那边推,于是这些人就开始纷纷献殷勤,溥仪也献出了自己私藏多年的“宝贝”: “可是不管怎么不信,朝鲜战争越来越不像我们原先那样想的,美国越弄越不像个真老虎。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越明显……正好,这天政府负责人员来巡视,我透过栏杆,看出来人正是在沈阳叫我不要紧张的那位。根据所长陪伴的形势,我断定他必是所长的上级,虽然他并没穿军装。我觉得向这样人拿出我的贡品,是效果更好的。等他巡视到我们监房跟前的时候,我向他深鞠一躬,说道:‘请示首长先生,我有件东西,想献给人民政府……’” 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北京城很多街巷胡同里,甚至有清朝时期的垃圾,故宫西北的垃圾甚至有几米高。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修下水道,搞爱国卫生运动,堆积百年的垃圾在北京全城消失了。北京城清爽了,更宝贵的是,人民在清污扫浊的日子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新中国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 清朝时候攒下来的垃圾,一直都没有得到过有效的治理,而人民政府成立后,积攒了百余年的垃圾在几个月内被清理干净。这件事情也多么具有象征意义啊,不只是这些“垃圾”,还有更多的“垃圾”也一扫而净——比如黑社会、烟馆、妓院、赌场等“垃圾”也被一同清理,整个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在电影《霸王别姬》中葛优饰演的戏霸袁四爷,清朝的时候他作威作福,民国的时候他作威作福,日本人来了他还作威作福。看他的名字“袁世卿”——世代公卿、永为贵胄。唯有人民政府成立后,他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这段故事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在群众的支持下,黑恶势力代表“天桥四霸”被一举打掉。对横行一方,欺压民众,让人人为之侧目的东霸天、西霸天之类的地痞流氓和黑社会等恶势力,各地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打击,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毛主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毛主席又说:“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钢产量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而他在一年前也说过“我们要好好干五十年,把工业建起来,要有美国那样多的钢铁”——于是乎这两句话变成了著名的“赶英超美”,一直以来被当做自不量力而被嘲笑的典范。晚年毛泽东依然心心念着国家钢产量的问题,一次大病之后,毛泽东说:“我刚才去见马克思了,但是马克思说你们国家的钢产量还没超过英国,你还不能死,于是我又回来了。” 图片 然而没有人会去留意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口号的本意是“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五十年超过美国”——15年后的1973年,英国钢产量2665万吨,中国产量2522万吨,“赶英”目标基本完成;等到了“超美”口号提出五十年后的2007年,中国钢产量已经接近5亿吨,是美国的5倍有余。 只是我们已经不会去在意这个数字了,就像我们不会再去在意农田水利建设、血吸虫病、文盲问题、肺结核和鼠疫、大国的核威胁等等————在你们的时代中能够坦然忘却的,却是我们时代所最心心念的,这恐怕是能给革命者为数不多的慰藉吧。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339062669,4819767099657388.html?weibo_id=481 |
100%(5)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