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下一章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10-02 00:39:3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image.png

图片:ROMAN PILIPEY/AFP/Getty Images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 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主任兼斯图尔特欧洲-大西洋和北欧研究中心主任的马克斯·伯格曼 (Max Bergmann)

该中心 (CSIS) 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的高级研究员玛丽亚·斯涅戈瓦娅 (Maria Snegovaya) 2025  9  30 日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文,分析了俄乌战争克兰的现状及走向,值得一读:

 

问题

  •    西方国家为与莫斯科谈判停火所做的外交努力屡屡失败,表明尽管俄罗斯自2022年以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其在乌克兰的目标基本保持不变。

  •    尽管经济、军工和人口压力日益加剧,但对克里姆林宫而言,这场战争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可持续。俄罗斯仍然相信自己正在赢得这场消耗战,并最终能够压倒乌克兰,使其战事持续更久。

  •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简报概述了战争发展轨迹的四种最可能情景:(1) 俄罗斯取得突破,乌克兰军队崩溃;(2) 长期低强度冲突;(3) 停火;以及 (4) 达成和平协议。本简报评估了每种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乌克兰和西方为实现最大有利结果而采取的策略。

  •    在所有情况下,扭转局势并结束战火都需要对欧洲和乌克兰的国防工业持续进行大量投资,以维持乌克兰的前线部队,保护城市免受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并通过远程打击将兵力投射到俄罗斯领土。

 

现在在哪里?

截至20259月,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已持续三年半。尽管美国为结束战争付出了九个月的努力,但战争仍未结束。从沙特阿拉伯的会谈到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谈,甚至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安克雷奇举行的峰会,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欧洲人花了近一年时间相互商讨,一旦达成停火协议,就派遣一支维和部队。然而,尽管进行了所有这些外交努力、多次会谈和发表了无数声明,俄罗斯仍在继续猛烈攻击乌克兰的城市,并发动长达数月的残酷地面攻势。

俄罗斯认为它正在赢得这场消耗战——并且能够压倒乌克兰并使其生存得更久。

鉴于川普发起的与俄罗斯的谈判陷入僵局——普京实际上拒绝在莫斯科郊外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且前线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本简报回顾了当前局势,概述了可能的战争发展,并为西方提出了政策建议。

简而言之,俄罗斯认为自己正在赢得这场消耗战,并且能够压倒乌克兰并使其持续更久。如果俄罗斯得出结论认为它无法完全“获胜”,并且摧毁乌克兰军队和推翻乌克兰民主制度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莫斯科会寻求和平。相反,对俄罗斯来说,次优选择可能是一场持续性的战争,强度较低、更可持续,从而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或北约。这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寻求任何外交突破的可能性极低。西方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普京想要什么?

虽然这场战争已经偏离了克里姆林宫的初步计划,但普京的核心目标似乎没有改变。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总统准备接受乌克兰脱离俄罗斯势力范围。

从战略上讲,克里姆林宫仍然决心征服乌克兰,阻止其与西方结盟,直到其重新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在 9 月初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普京重申了解决战争“根源”的目标——这是克里姆林宫对以亲俄政权取代乌克兰政府并强制乌克兰保持中立的委婉说法。莫斯科继续寻求乌克兰的“政权更迭”,这体现在其坚持乌克兰举行选举是任何和平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普京总统近几个月来亲自重申了这一要求。 此外,克里姆林宫还威胁要将领土扩展到新的地区,例如苏梅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而不是顿涅茨克、赫尔松、卢甘斯克和扎波罗热四个官方宣称的地区,这四个地区已于 2022 年秋季纳入俄罗斯宪法。事实上,在 2025  8 月下旬发布的采访录像中,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身后的地图表明,莫斯科的目标是夺取敖德萨和哈尔科夫州。

从战术上讲,正在进行的 2025 年俄罗斯军队部署和克里姆林宫的各种声明表明,莫斯科的主要目标是夺取顿涅茨克剩余的城镇——乌克兰目前控制着该地区约 25% 的土地。 2025 年夏季战役给俄罗斯带来了战术上的进展,但并未带来可以改变战争进程的重大突破。 8月份对顿涅茨克地区靠近斯拉维扬斯克的重要后勤枢纽莱曼的袭击,预示着俄罗斯可能在2025年末至2026年初对顿涅茨克主要城镇发动侧翼打击。

据估计,2025年,俄罗斯每夺回一平方公里领土,就会损失100150名士兵。乌克兰战争是俄罗斯一个世纪以来伤亡人数第二多的冲突,俄罗斯的伤亡人数接近100万,这一数字迅速接近二战以来俄苏战争的总和。尽管损失惨重,但过去三年半的时间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克里姆林宫的政治目标或战略考量。

这场冲突的巨大代价促使川普政府以及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应该希望结束这场战争。理性地说,这对俄罗斯来说合情合理。然而,普京处理这场战争的动机并非对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专注,甚至并非改善其公民生活。相反,普京将这场战争视为苏俄百年来对抗西方斗争的最新阶段,也认为这场战争对于巩固他作为俄罗斯伟大领袖之一的历史地位至关重要。因此,普京对痛苦和风险的承受能力极高,尤其是在国内社会压力极小的情况下。这位俄罗斯领导人显然并非为了获得微不足道的领土利益,而是为了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改变他的考量和俄罗斯处理这场战争的方式,很可能需要普京担心继续战争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安全。目前,他并没有那么担心。

 

俄罗斯的战争可持续性

鉴于俄罗斯的战争目标相对不变,当前的问题是,俄罗斯能够以目前的速度将战争维持多久。不幸的是,答案似乎是,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其目前的战争努力。

从经济角度来看,作者最近的分析表明,俄罗斯至少还能再维持两到三年的乌克兰战争。面对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克里姆林宫通过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军工投资,抵消了外国投资的崩溃。技术官僚管理、灵活的供应链、低债务水平、来自中国、伊朗和朝鲜的支持以及稳定的能源收入,使俄罗斯能够维持军事行动和社会支出。尽管经济压力日益加剧,体现在预算赤字扩大、通货膨胀上升以及民用和工业部门增长放缓,但克里姆林宫仍然认为局势可控,并将继续致力于在乌克兰及其他地区与西方进行地缘政治对抗。

美国发起的谈判陷入僵局表明,俄罗斯对先前西方制裁的经济适应使得以解除制裁换取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的提议不太可能成功。对俄罗斯而言,制裁解除带来的任何好处充其量也都是有限的,因为西方企业不太可能大批回归,原因包括未来的制裁风险、法律和声誉方面的担忧、恶劣的投资环境、俄罗斯资产被扣押或国有化的威胁,以及来自新经济利益相关方的阻力。因此,目前的现状可能会持续下去,制裁解除的幅度有限,类似于伊朗在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签署后部分制裁解除后面临的情况,当时很少有西方企业回归。这种有限的预期收益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美国提出的为和平解决而解除制裁的提议未能改变莫斯科的盘算。

无论是制裁引发的长期经济衰退,还是经济缓慢增长,都不太可能让普京担心政权稳定。

另一方面,制裁升级可能迫使克里姆林宫做出越来越艰难的权衡。能源出口(仍占联邦预算收入的30%左右)的减少,加上进口军民两用产品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加剧俄罗斯财政压力。这可能会阻碍战争努力,因为石油收入减少、劳动力限制以及中国关键技术的获取受限,可能会进一步萎缩俄罗斯制造业,威胁到稳定的武器供应。此外,政府可能被迫削减士兵及其家属的工资和社会福利,从而阻碍征兵,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局部动员和人才流失。这种动态可能会加剧社会紧张局势,让人想起苏联-阿富汗战争(1979-1989)后期的情况,而得到西方伙伴支持的乌克兰可能会利用俄罗斯的供应问题来巩固其战场地位。

尽管如此,无论是制裁引发的长期衰退,还是经济增长缓慢,都不太可能让普京担心政权稳定。毕竟,2014年至2020年间,俄罗斯的增长轨迹已经较为缓慢,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3%(而全球平均增速为2.3%),但这并未严重削弱普京政权的执政地位。换句话说,尽管经济困境会逐渐侵蚀和削弱俄罗斯继续发动战争以及推进其在乌克兰问题上极端主义目标的能力,但不会威胁到普京的执政地位。除非发生重大经济危机,否则经济状况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普京的政权稳定或改变他的战时战略。

从军工角度来看,俄罗斯在乌克兰遭受的装备损失是后苏联时代前所未有的。自 2022  2 月以来,俄罗斯军队已损失了 3,000 多辆坦克,这一数字超过了战前的现役库存,同时还损失了大量装甲运兵车、火炮、火箭系统、直升机和海军舰艇。2024 年初基于卫星图像的报告显示,俄罗斯 25%  40% 的坦克储备已从露天仓库中移走。到 2025 年初,大多数易于修复的车辆都已耗尽,导致修复工作急剧放缓。俄罗斯对苏联时代库存的依赖尚不确定,一些分析人士估计,到 2025 年底,这些库存也可能耗尽。

随着国内无人机产量的不断扩大,俄罗斯每年已经能够生产约 30,000  Shahed 型无人机,到 2026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翻一番。预计到 2025 年秋季,俄罗斯每次齐射将定期发射超过 2,000 架无人机。

作为回应,俄罗斯也调整了其方法,依靠小部队战术逐步削弱乌克兰前线,而不是使用更容易被小型无人机瞄准的大型装甲车。克里姆林宫还动员经济力量支持战争,包括指示民营企业生产军用物资,推动国防工业昼夜不停地生产,并计划将2025年联邦预算的40%用于军事和安全部门。预计2025年的国防开支将占GDP7.2%,但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即使克里姆林宫耗尽了库存,随着新系统的生产,它仍然可以继续对乌克兰进行间歇性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对于莫斯科来说,此类袭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袭击频率一直在稳步上升。随着国内无人机产量的不断扩大,俄罗斯每年已能够生产约 30,000  Shahed 型无人机,到 2026 年这一数字可能翻一番。预计到 2025 年秋季,俄罗斯每次齐射将定期发射超过 2,000 架无人机。据报道,除了空中无人机外,俄罗斯还在增强地面和海上系统,包括水面和水下自杀式无人机。

总体而言,尽管俄罗斯面临军事工业限制,但没有一个能大幅改变其更大规模的战争努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面对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战争伤亡和经济损失,俄罗斯公众依然展现出韧性。战争使普京得以加强对社会和商业的控制,并以此为由采取限制互联网访问等措施,以巩固信息控制,并引导民众使用国家认可的信息来源。尽管社会对具体的战争目标存在分歧,但对战争的支持率依然保持稳定(各项调查中约为70%),克里姆林宫提出的任何官方理由,包括乌克兰的“去纳粹化”,都没有获得多数支持。或许,公众舆论唯一显著的变化是对和谈的支持率不断上升。根据俄罗斯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数据,20258月,和谈支持率达到了创纪录的66%。尽管如此,即使在支持谈判的人群中,大多数俄罗斯人也只在俄罗斯保留近期领土扩张并拒绝任何构成战略失败的结果的条件下才会这样做。

然而,公众对战争大幅升级的反应揭示了潜在的裂痕。在大部分冲突期间,克里姆林宫一直试图维持“正常”的表象,表明战争不会扰乱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当外部事件刺破这一表象时——例如战争开始时的制裁、宣布部分动员、叶夫根尼·普里戈津企图叛变、乌克兰入侵库尔斯克,或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腹地的军事和能源基础设施——一种熟悉的模式出现了:焦虑情绪飙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家走上了错误的轨道,普京对战争的支持和认可度均下降,而对和谈的支持度则有所增加。最明显的转变发生在20229月部分动员之后,当时普京的支持率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在与战争相关的日常困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和谈的支持度也在持续上升,包括移动互联网中断、乌克兰无人机的干扰(例如机场旅行)以及黯淡的经济前景。

一个尤其令人担忧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这是俄罗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其根源在于制裁和更广泛的经济挑战。据列瓦达中心称,物价上涨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人最关心的问题。20256月,5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上涨是该国最严重的问题。虽然部分产品的通胀率正在下降,但食品价格仍在上涨,俄罗斯人对通胀的预期甚至超过了官方公布的数字。对通胀失控的担忧迫使俄罗斯央行维持高利率,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加剧了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政府围绕价格管制的持续讨论,既凸显了该问题对普京政权的敏感性,也凸显了经济远未稳定的事实。持续的制裁,加上乌克兰不断升级和加剧的袭击,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克里姆林宫精心打造的这种正常化假象。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炼油厂导致燃料短缺,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公众,并打破了俄罗斯的常态感。虽然针对俄罗斯平民目标的打击最初可以增强俄罗斯对战争的支持,因为这是俄罗斯自主选择的战争,但这些打击也可能加剧俄罗斯对战争以及普京的疲惫和愤怒。支持率的下降可能会让普京感到担忧,并可能促使他降低冲突的程度。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时间。

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尽管劳动力短缺问题持续存在,但俄罗斯迄今为止仍保留着为战争动员额外人力的能力,这得益于丰厚的签约金和奖金,到 2025 年,这些金额可能高达 GDP  2%。由于社会不平等、劳动力流动性低以及苏联时代计划和强制工业化造成的人口分布不均,劳动力短缺集中在较大的工业区,而军队招募主要来自较贫穷的农村地区。克里姆林宫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挖掘额外的劳动力储备:(1) 优化过度就业——例如保安、司机和小官僚——这是大公司仍然保留的苏联时代遗产,可能释放多达 150 万至 200 万名工人;(2) 通过拟议的政策限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多人重新引导到职业培训并缩短学校和大学的课程。

尽管俄罗斯迄今已遭受约 100 万人伤亡,但克里姆林宫仍致力于实现将俄罗斯军队扩充至 150 万现役人员的宏伟目标,这是普京总统在 2024  9 月的一项法令中设定的目标,使俄罗斯军队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军队。为此,克里姆林宫在 2025 年启动了 14 年来规模最大的春季征兵运动,征召了 16 万人。它还在考虑将俄罗斯的季节性动员扩大为全年征兵,以建立一条满足高征兵目标的永久渠道。此外,军方每月继续招募大约 3 万至 4 万名合同兵,大致相当于其战场减员率。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克里姆林宫能够以目前每月 3 万至 4 万人的速度维持征兵多久。 2025年初,地区签约奖金先是上涨,随后趋于稳定,期间有所下降,6月份又开始上涨。目前,招募一名志愿者的平均成本约为200万卢布(根据20251月至9月的平均汇率计算,约为23,700美元),高于2025年初的150万卢布(约合17,700美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250万卢布(超过29,600美元)(招募总成本将占GDP0.5%)。平均奖金数额是衡量俄罗斯招募困难的一个关键指标,表明各地区招募志愿者的难度与吸引志愿者的数量成正比。

简而言之,俄罗斯的财政问题可能会削弱其通过激励措施调动男性志愿者的能力。如果真是这样,克里姆林宫要么需要改变其战场策略,要么像2022年秋季那样转向义务兵役制。然而,这可能会导致民众的强烈反对,导致士气低落,并削弱政权的稳定性。总而言之,尽管人员大幅减员,克里姆林宫仍然拥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在不做出重大改变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当前的战争努力。

 

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场战争无疑给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逐渐累积,引发普京的政治担忧。然而,战争初期大量潜在异见人士的离开,对异见人士和潜在异见人士的强力镇压(阿列克谢·纳瓦尔尼遇害就是明证),以及叶夫根尼·普里戈津之死的先例,抵消了这种压力。因此,普京可能不会立即感受到结束战争的压力。那么,战争可能如何发展呢?

情景一:俄罗斯取得突破,乌克兰军队崩溃

普京似乎希望在前线削弱乌克兰军队,最终压倒乌克兰军队。然而,俄罗斯在领土扩张方面举步维艰,损失惨重,而且其投入战斗的新兵力缺乏取得重大突破所需的战斗训练和技能。此外,乌克兰无人机和火炮的覆盖范围意味着任何突破都可能很快被化解。此外,前线正在加强防御,进一步降低了俄罗斯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然而,俄罗斯的无人机和导弹产量有所增长。乌克兰军队仍然精疲力竭,基辅也尚未解决其人力挑战。乌克兰正努力调整其防御措施以应对俄罗斯无人机袭击,据报道,2025年击落无人机的比例为88%,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93%。此外,由于新政府优先考虑国内需求和新兴的中国威胁,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正在减少,防空系统尤其面临风险。此外,目前没有为乌克兰提供的额外资金,目前的交付依赖于拜登政府期间分配的资金。美国是否批准所申请的系统以及生产优先级也存在疑问,这增加了乌克兰出现延误、错位或中断的风险。

欧洲弥补了部分不足。它正在加大国防工业生产力度,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为乌克兰国防工业提供资金,并购买美国武器转让给乌克兰。然而,欧洲军事援助的连贯性不如美国军事援助,其流动性更大,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完全抵消美国援助的减少,从而使乌克兰军队处于更加脆弱的境地。乌克兰在2024年春季就经历了这种情况,当时美国援助流量在国会批准新的拨款方案之前急剧下降。

俄罗斯希望在2026年,其军队能够开始对乌克兰虚弱的军队拥有显著优势,从而加快乌克兰的减员速度,导致前线崩溃或基辅的外交投降。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但并非不可能。因此,乌克兰应该预料到,普京会在2026年继续发动当前的高强度消耗战,因为他仍然致力于彻底的胜利。

情景二:低强度的永久战争

如果战争压力加剧,导致普京认为取得决定性胜利已不切实际,因此不再值得追求,他仍然无需在谈判桌上认真参与。战争以谈判结束已是老生常谈,但这并非不可避免。战争可以继续下去。对普京来说,除了彻底获胜之外,最佳选择就是不输。只要冲突持续下去,乌克兰就无法完全脱离俄罗斯,无法加入欧盟或北约,也无法实现其欧洲化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可以显著降低战争强度,使其更接近2015年至2021年期间的低强度冲突。这将包括零星战斗、不定期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以及针对前线和乌克兰城市的炮火。普京可以等待时机,希望在日益增长的社会不满情绪中,最终出现一位更为顺从的乌克兰领导人。这正是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策略。2008年占领格鲁吉亚领土后,俄罗斯努力影响和腐蚀格鲁吉亚政坛,最终找到愿意背弃欧洲和民主的盟友。

不幸的是,鉴于俄罗斯在战场上难以取得胜利的军事困难,第二种情况似乎尤其可能出现。普京若要采取这种做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经济压力、招募军队的难度加大、战场进展缓慢,以及需要合作伙伴(无论是来自欧洲还是来自欧美)对乌克兰的强有力且坚定的支持。然而,这种情况也给乌克兰的中长期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虽然战争强度的降低会带来一些缓解,但这种结果将使乌克兰陷入某种炼狱般的困境。由于持续的冲突,乌克兰无法完全加入欧盟,其经济可能难以复苏。缺乏明确的欧盟入盟路径,也会削弱根除腐败所需的艰难政治改革势头。这与许多西巴尔干国家的情况如出一辙,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欧盟对入盟的犹豫不决削弱了改革势头,为腐败和反民主势力创造了政治空间,进一步恶化了其加入欧盟的前景。

另一方面,尽管冲突仍在继续,乌克兰仍可能继续推进加入欧盟的进程,本质上是在等待克里姆林宫的更迭——或许是普京下台。

情景三:停火——俄罗斯决定停止战斗

克里姆林宫认为,任何此类停火都会对乌克兰有利,因为可以让疲惫不堪的军队有时间休整。因此,要让俄罗斯同意停火,战争的条件可能需要改变——要么通过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和军事压力,要么更有可能的是,乌克兰将战争更大规模地带到俄罗斯领土上。

截至2025年秋季,俄罗斯认为自己在战争中占据优势,俄罗斯的士气也保持相对乐观,尤其是在美国于2023年至2024年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后,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动摇之后。唐纳德·川普政府此前普遍对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持怀疑态度,而川普的当选进一步提振了俄罗斯的信心。因此,俄罗斯公众、精英阶层和军方领导层看到了曙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克里姆林宫对重大损失的容忍度很高,但鉴于前几年战果微乎其微、经济状况恶化、预算危机加剧以及针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的袭击规模不断升级,克里姆林宫可能难以在顿巴斯发动第四年的攻势。

乌克兰可能需要先升级局势才能缓和局势,同时还要保住前线的防线。

然而,乌克兰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这一动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领土的能力可以提供关键的筹码,防止最坏情况的发生。即使普京保留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国民警卫队准军事部队来镇压任何重大异议,对俄罗斯城市造成影响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例如2025年夏季的燃料短缺和机场关闭)也可能会改变公众情绪。俄罗斯对战争支持力度的减弱和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可能会迫使克里姆林宫重新考虑其战略。发展自主远程打击能力可能尤其重要,使乌克兰能够对针对其自身城市的袭击做出相应的回应。

乌克兰的这一战略依赖于这样一个假设:俄罗斯的士气——一个模糊而难以捉摸的概念——是脆弱的。虽然俄罗斯公众普遍支持普京,但他们从未完全接受这场战争的理由。情景三还假设,尽管乌克兰国内对普京25年执政的反对声音微乎其微,而且出现了一个效忠于普京并依赖战争的新兴经济爱国阶层,但公众舆论的变化仍会影响普京的决策。尽管如此,这似乎是乌克兰结束战争、确保其欧洲未来最清晰的道路。简而言之,乌克兰可能需要先升级局势才能缓和局势,同时还要保持前线的防线。

这一结果虽然可能实现,但需要提升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这可以通过增加西方远程打击武器的生产和向乌克兰的转移来实现,而西方很可能从欧洲转移武器。但这种推动更有可能来自乌克兰自身的自主生产,因为西方国家的武器生产率较低,而且西方不可避免地(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会对提供打击俄罗斯平民目标的武器升级感到担忧。

情景四:和平协议与俄罗斯重大危机

这种情景——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稳定的和平协议,允许它们分道扬镳——是最不可能发生的。这样的结果将导致俄罗斯爆发重大危机,经济冲击和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打击交织在一起。但这并非不可想象。在经历了又一年的大规模伤亡和几乎毫无进展之后,一种认为战争无法取胜且毫无意义的感觉可能会渗透到俄罗斯军队和社会中。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打击可能会扭转公众情绪。经济可能遭受严重冲击——可能是一场债务危机,引发银行挤兑。心怀不满的中层官员可能会决定像普里戈津那样对莫斯科采取行动,就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样。然而,普京擅长掌权,很可能会采取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来缓解压力。

另一种可能性是普京自然离世后领导层突然更迭,这让人想起约瑟夫·斯大林的去世促使苏联战略发生转变,最终导致朝鲜战争的结束。简而言之,只有发生重大转变才能说服俄罗斯永久结束战争,而不是仅仅暂停暴力。

 

结论

乌克兰战争不太可能很快结束。随着拜登时代援助的交付完成,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预计将在明年逐步减少。因此,欧洲将成为乌克兰军事的主要支持者。欧洲领导人不应专注于发展一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维和部队,因为这几乎肯定不会被俄罗斯接受,而应与乌克兰合作制定一项多年期战略,以维持乌克兰的战争努力。为了扭转战局并结束战争,西方可能需要通过持续对欧洲和乌克兰国防工业进行大量投资来改变军事格局。这些投资不仅需要维持前线部队,保护乌克兰城市免受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远程打击将兵力投射到俄罗斯境内。乌克兰还必须通过扩大征兵规模和改善前线轮换来确保充足的人力,以维持长期战斗。

如果这场战争最终能够稳定结束,让乌克兰实现其欧洲梦,那么对普京来说将是一场噩梦。这一结果实际上意味着普京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他失去了乌克兰。

然而,乌克兰和欧洲也应该继续敦促克里姆林宫参与和谈。这样做有利于乌克兰的全球形象,因为它能让世界清楚地认识到谁是侵略者,谁是和平的阻碍。最终达成的停火协议也可能对疲惫不堪的乌克兰更有利,而非俄罗斯。

这场战争如果能有一个稳定的结局,让乌克兰实现其欧洲梦,反而会成为普京的噩梦。这个结果实际上意味着普京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他失去了乌克兰。因此,俄罗斯必须承受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压力,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这需要时间来实现,尤其是在克里姆林宫目前似乎相信自己仍然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情况下。不幸的是,目前战斗似乎看不到尽头。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