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汉语会成为非洲的未来语言吗?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9-28 01:57:3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如今,中文学校几乎遍布整个非洲大陆。随着文化的传播,中国也在推广其政治意识形态,同时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汉语会成为非洲的未来语言吗?

汉语是很难向外移植的。我不相信非洲人能普遍学会和使用汉语。就语言而言非洲与欧洲差不多。

欧洲与中国的面积差不多,但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中国却始终能够统一,文字的差别看来是主要因素。地域辽阔,山阻水隔,使居住在各地的同一民族语言产生变 化,英语法语德语等拼音文字非常依赖“语音”,当“语音”产生变化后,修改文字符合“语音”是很自然的,加上拼音文字修改容易,造成欧洲的语文一路增多, 语文有异则造成民族分裂,所以欧洲分裂成多个民族;而汉字依赖“字形”,对语音的依赖不显着,且要修改汉字有一定难度,是以虽然中国各地区的汉语方言有 异,但文字始终一样,防止了民族分化。

欧洲各民族历经多次被征服及强制同化,但却没有因此融为一体,反而分化出更多民族。看看中 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下令书同文,命李斯依据周朝的大篆,编成小篆,通行全国,原本有不同文字的六国遗民被同化;而后秦朝继续扩张版 图,征服了陆梁地,赵佗仍未建立南越国之前,遂定南越(即岭南地区),以为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等三郡,即今天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当地原居住着越 人,但而后完全被同化成汉族。中国满汉融合的历史从清朝入关就展开,如旗袍等,爱新觉罗氏的皇帝没有一个不会说汉语的,康熙、雍正、乾隆等更是众人皆知的 汉语言专家。中国自古以来,各地方言纷杂,语言不通,但因为字形稳定不变,透过汉字的[形][义]交流,各地区仍能充分沟通。

同化 (Assimilation),是指个人或团体或民族,被融入非原本,但具社会支配地位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被同化者通常是外地来的移民或少数民族。由 于生活在非原本社会中或与其接触,慢慢失去大部分原来的文化特点;并接受非原本社会的特点。变化直到与非原本社会的成员无法区分为止。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