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纪念一个“阴谋家”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25-09-14 04:38:2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安芃

今天是九一三。


时至今日,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五十多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当时著名的《571工程纪要》以及其中的“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这样的表述。


以前读一些关于林彪九一三事件的资料,感觉其中最吸引我的一个人物不是林彪,叶群,也不是林立果,周宇驰,而是他们手下的一个职务只至副处级的年轻人--空军司令部副处长于新野。在林彪周围的那些人中,真正有思想,有才干,有远见,有政治抱负的,只有这个于新野。看到最后于新野绝望自杀时,我还曾为他深感遗憾。当时我就想,这个人大概是要名垂青史的。


唐朝时武则天改国号称帝,唐臣徐敬业起兵造反,骆宾王为其做《讨武曌檄》。徐敬业起兵失败,《讨武曌檄》却从此广为流传,直至成为中国历史上古典范文之一。如果说林彪的未遂政变与徐敬业的反叛有什么地方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一个同等重要的行动纲领,在徐敬业是《讨武曌檄》,在林彪则为《571工程纪要》。而这个《571工程纪要》的执笔人就是于新野。


其实,真要对比起来,《讨武曌檄》多少有点文字游戏的意味。于新野的《571工程纪要》或许在文字功力上比不了《讨武曌檄》,但无论从当时的现实意义上看还是从思想的深度,高度上看都要超过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很多。下面我先引用几段《571工程纪要》中的原文:


 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纂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私利服务。

 他们用假革命的词藻代替马列主义,用来欺骗和蒙蔽中国人民的思

 想。当前他们的继续革命论实质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他们的

 革命对象实际是中国人民,而首当其冲的是军队和与他们持不同意

 见的人。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

 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把党内和国家

 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家长制生活。

 

 当然,我们不否定他(毛泽东)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

 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但是现在他

 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历史地走向反面。实际上他已成了

 当代的秦始皇,为了向中国人民负责,向中国历史负责,我们的等

 待和忍耐是有限度的!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

 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

 建暴君。


 国内政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

 -- 独裁者越来越不得人心。

 -- 统治集团内部很不稳定,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几乎白热化。

 -- 军队受压军心不稳,高级中上层干部不服、不满,并且握有兵权。

 -- 小撮秀才仗势横行霸道,四面树敌头脑发胀,对自己估计过高。

 -- 党内长期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和打击的高级干部敢怒不敢言。

 -- 农民生活缺吃少穿。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 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已经发现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这些言论对当时万马齐喑的中国来说,何止于石破天惊?这些言论就是放在今天来看,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从这些文字来看,这个《571工程纪要》与其说是一个政变行动纲领,毋宁说是对当时严酷暴政的控诉书与宣战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于新野并不只是当时林立果联合舰队内的一个小小跟班,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这个集团中的灵魂人物。


我说于新野是个阴谋家,并打上引号,是因为他策划的毕竟是一个政变阴谋,只不过这个政变举动对当时的现实而言,却又兼有着张良博浪沙的强悍与荆轲易水河的悲壮。于新野的历史功绩,或许不在于行动计划的《571工程纪要》,而在于行动理论的《571工程纪要》,它说明在那样的年代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中国人并不只有一个顾准,至少还有一个于新野。


我觉得《571工程纪要》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一份重要文献,它对当时中国政治的评论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概括都可以说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只是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这份文件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历史将证明,《571工程纪要》是不朽的。同样不朽的,应该还有它的执笔人于新野。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