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一个有意思的经济观点,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25-09-14 04:29:2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五人墓碑記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帖子,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看到后面发现是卖书的,书名叫做《如何获得真正的财富》,这本书本身没什么价值,作者写出来是为了卖书赚点余钱。 任何给你传输如何致富还是致大富的,都是骗子,巴菲特除外,不过巴菲特午餐拍卖了那么多次,世界上还是只有一个巴菲特,成功特别是在投资市场、投机市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相信谁谁谁的指导就能让你发大财,那这个谁谁谁绝对可以通过你这样的信众发大财,台湾那些传销、投资学、成功学导师就靠这个在中国发了大财,至今流毒无穷,打击并肃清传销、类传销正好是我设想的“先改小后改大”中的其中一个“小”,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个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的观点,知乎上也有一些人驳斥,但属于水平更低的去驳斥水平高一些的,什么地租算不算人力成本,开采原材料要用的设备算不算人力成本,网上夸夸其谈的这些个“经济大V”特别喜欢将复杂的事情极简化,然后宣布自己胜利了。 昨天在油管上刷到一个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扯到劳动价值论,什么亚当斯密、李嘉图争论不休,看这个视频的评论区时,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的这个“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的观点,干脆就写篇相关基础知识分析介绍吧。 关于劳动价值论,我所知的最早是来自国富论,在我那篇读国富论第一章中,有写斯密只是提出了这么个概念,但斯密自己没有继续写,马派的人说是斯密深度不够,所以没能力写,一直等到马克思才把这个真理清楚的写了出来,哈哈。在我看来,那就是斯密提出这个概念后,发现这个概念没什么用,所以就不再论述了。但架不住中共治下的闲的没事干的人前赴后继的就这个话题各种脑补,没完没了。 这个“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看起来也是特别像是沾染马克思流派的惯性提出的,作者本人当然不是马派思想,仅仅是一种惯性而已。 正式开始论述这个观点吧,先给结论,这个观点理论上是正确的。的确,层层细分下来无限拆解,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但对描述经济现象并不能做到更有价值,这仅仅是一个比较新奇的视角。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经济体个体(个人或者法人)来说,他们参加经济活动也就是交易,永恒的符合利润=收入-成本这个等式,只是对于经济体个体,成本包括很多:人力成本、物料成本、销售成本等等众多分类,按照“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观点的细分方法,物料成本就会对应到上游供应链的某个经济体个体的收入,这个收入又可以再次拆解,销售成本也是同样,只不过面对的就不是制造业供应商而是服务业供应商。这个观点被经济学未入门的人经常质疑的几个点:1、地租(厂房租金这些),当成找另一个经济体个体租设备、租厂房,一样可以按上述方法拆解;2、原材料的开采商(这已经是供应链最上游了),依然可以拆借成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等,这个设备成本又可以对应原材料开采商的上游供应商的收入;3、政府的税收,把政府当成一个经济体,同样会得出税收的收入是用来支付政府雇员工资和其他建设或服务类支出的。拆拆解解,无穷无尽,且完美闭环。 按这个描述方法,销售额最终由两个部分组成:人力成本、利润。利润假如全划成老板独吞,那就变成了销售额全部都是人力成本或者说自然人的收入,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流通就这么回事,非常清晰,也完美对应货币只能存在于所有自然人的账户上、保险柜里这个基本事实,法人账户上的钱最终还是要流到自然人账户上的。 那本书的作者在第一章提出这个有意思的视角后,就转向批判各大经济流派,接着就变成最终推销自己的金融赚钱方法了,没什么分析的价值。或许这个成本视角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但跟我的思路不太一致,就先放一边吧。 写到这里,有悟性的朋友们应该能看出来,这个人力成本观点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每个自然人能得到的具体收入是多少,是老板们的年入千万还是打工人的每月三五千?在生产不受制度影响的完全自由经济模式中,市场决定一切,但这早就被历史证明了是不可行的,参与经济活动的自然人的分多分少不可以完全由市场决定,必须有政治介入,不然就是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的大萧条,但介入方式必须有很多约束,不然就变成列宁式政权了。合理或者说合适的分配制度是可持续、健康运行的自由经济的最重要的一环。 这篇文章没什么价值,权当无聊写出来给自己放松一下。 差点写漏了一点,因为原作者并不是马克思流派信徒,就忘了提了。这个“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观点的视角,很可能会让马氏徒子徒孙们将这个和劳动价值论联系在一起,他们或许会不自禁的想,既然所有产品都可以完全量化为人的劳动,那是不是又可以按照劳动量来重新定价,然后再演变成按照劳动时间来定价,如果往这方面联想,那是非常恐怖的,当年的计划经济大致就是这个模式。因为这些经济学外行,又秉承“人人平等(近似绝对平等,党除外)”的肤浅观点,实际上,人和人工作相同时间,价值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只能由专业人士来做,有些事情没文化的人也能做,按自由经济的供需理论,专业技术当然比工厂普工的工作时间值钱,计划经济强行将这个差异拉平(完全一样是做不到的,但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会极大的打击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干难干易、干好干差、干多干少,报酬差不多,那我凭什么辛辛苦苦学习各类知识,提高各类技能?懒惰是人类基本人性之一,但躺平式的懒惰和通过科技发明机器高效代替人类工作的懒惰是有质的区别的,个个摸鱼、躺平式的懒惰,就会造成计划经济的绝对短缺,且永无创新只能抄袭,对人才满意的经济激励会推动人类科技进步,在科技加持下,自由经济永远不会造成生产短缺,且创新层出不穷。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