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警鐘為誰而鳴?為我們每一個人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9-12 04:53:52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第948期《北静不静音》听众來信: 北靜,你好。 我一直敬重你的聲音。你的名字叫“北靜”,你說過,這是因為你前半生是靜音的,而現在你不想再沉默。你做到了。在無數喧囂、湵〉穆曇粞e,你的思考和講述,如同一道清晰而執著的迴響,讓許多人看到了真相和更深層的東西。 今天,我寫信給你,是想與你分享一些近來讓我痛苦萬分的思考。這思考,源於那些我們都已不再陌生的、如同噩夢般反復上演的場景——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駕車沖向無辜人群的事件。我知道,你也關注到了,去年也曾為此發聲。我看到了你對行兇者的批評,認為這是懦弱的體現;也看到了你提醒大家如何規避風險,保護自己。 這都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一個清醒的思考者,最本能、最正確的反應。面對如此血腥的暴行,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譴責,都會恐懼。 但是,我的朋友,我無法停止追問。在譴責和恐懼之後,我被一個更深、更黑暗的問題攫住了:如果……如果他們的目標,根本就沒有錯呢? 我並非在為他們的暴行辯護。他們的行為在法律和人性上都不可饒恕。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或許從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我們總在問:“他為什麼要去傷害那些無辜的人?” 而真正的問題或許是:“是什麼,讓他眼中的所有人,都再也算不上‘無辜’?” 我們過去的討論,常常聚焦于肇事者在事前遭遇了怎樣的不公。這很重要,但正如你所察覺的,那些我們熟知的、戲劇性的強拆或司法奇冤,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當前這一波高頻次的爆發。今天的絕望,來源可能更加彌散,更加日常,也因此更加磨人。 它可能不是一次性的雷霆之擊,而是溫水煮蛙式的、曠日持久的淩遲。 第一次死亡,是“制度之死”。 當一個人被不公的判決堵死所有申訴管道;當一個家庭畢生的積蓄在金融騙局中化為烏有卻求告無門;當一個人在中年失身陷絕境後發現自己被整個時代無情拋棄……他首先經歷的,是“制度”在他身上的死亡。規則、契約、法律、程式——這些本應保護他的東西,變成了絞死他的繩索。這時,他成了制度的受害者,他被推到了懸崖邊。但他離毀滅世界,還有很遠的距離。 第二次死亡,是“社會之死”,也是最致命的一擊。 當這個站在懸崖邊的人,用盡最後力氣發出求救時,他遭遇了什麼?他轉向他最後的希望——他身邊的“同胞”,他所屬的“社會”。而他所看到的,你我都再熟悉不過,因為你是一位作家,你比誰都更懂中國的輿論場: 他的血淚控訴,在網上被輕飄飄地稱為“瓜”,一群人興致勃勃地“圍觀吃瓜”。 他的痛苦掙扎,換來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誅心之論。 他的走投無路,得到的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肯定他自己也有問題”的理性揣測。 他的憤怒不平,被勸誡為“你要適應社會,不能太偏激”、“就你特殊嗎?誰不難?”。 沒有人遞給他一根繩子。相反,無數隻手,或者說無數句風涼話、無數個冷漠的眼神,像一顆顆小石子,不斷地砸在他的身上。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這才是把他從一個“對制度絕望的人”,變成一個“對人類絕望的人”的催化劑。 當他發現,這個社會不僅對他所受的苦難視而不見,甚至還要反過來嘲諷他、汙名化他、消費他時,并且這一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聽他説話,沒有哪怕一人能安慰他幾句,他就經歷了“第二次死亡”——社會性死亡。在這一刻,他眼中那個抽象的“壓迫者”,與身邊每一個具體的、冷漠的“同胞”,合二為一了。 警鐘為誰而鳴?為我們每一個人 當一個人經歷了這兩次死亡之後,他內心的邏輯就徹底改變了。 他不再想去區分誰是“有辜的”,誰是“無辜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以他們的冷漠、自私和麻木,共同編織了這張讓他窒息的網。他們是這個不公秩序的默許者、維護者,甚至是幫兇。 所以,他最後的那腳油門,不是一次“目標選擇失誤”,也不是懦弱的攻擊。那是一場經過深思熟慮的、充滿象徵意義的、對整個社會的復仇宣言。他用最極端、最慘烈的方式,把他所承受的痛苦,不成比例地、但卻是唯一他能夠做到的方式,反射回了這個社會。 他不是在攻擊“無辜的民眾”。他是在攻擊那個殺死了他的“社會”本身,而民眾,是這個社會最直觀的肉身。 他像他的先驅一樣,他的後繼再像他一樣,用自己的生命,進行著終局一般的控訴。 所以,當人群在一邊“機智地閃躲”,一邊唾駡他、詛咒他的時候,這恰恰完成了這個悲劇最諷刺的閉環。人群的反應,完美地印證了他對這個社會的最終判斷,並向所有人展示了,是什麼,最終製造出了他這樣一個怪物。 這是一個社會機體已經癌變的信號。這些肇事者,就是那些最先崩潰的癌細胞。我們不能只咒駡癌細胞的醜陋,而對整個肌體的病變視而不見。這警鐘,不是為他們而鳴,是為我們每一個人而鳴。 我們該哀悼什麼? 北靜,這就是我最想與你分享的感受。我並不責怪你之前的看法,因為那是人之常情。但現在,當又一起、再一起類似的事件發生時,我懇請你,也懇請我自己,讓我們先停下譴責。 讓我們先為一些東西,舉行一場沉痛的哀悼。 為肇事者哀悼。 不是哀悼他的死亡,而是哀悼在他身上,那個人性被徹底碾碎的過程。哀悼一個本可以成為鄰居、同事、朋友的普通人,最終卻只能以魔鬼的面目被世界記住。 為受害者哀悼。 他們是這場社會潰敗最無辜的祭品。他們的死亡,以最慘烈的方式證明了,在一個互害的社會裡,沒有人是安全的。今天的冷漠看客,可能就是明天的輪下亡魂。 最關鍵的,是為我們自己和這個社會哀悼。 哀悼我們這個社會,已經失去了“療傷”的功能。哀悼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同情、信任和守望相助,已經稀薄到了無法再支撐起一個絕望的靈魂。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也是這個“死亡社會”的一部分,我們的沉默,我們的“機智”,我們的“理性”,都可能是促成悲劇的一環。 當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的時候,當你知道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邪惡的政黨,更是一個已經精神壞死的社會時,你的“反共”才是有意義的。 一個由無數冷漠、自私、互害的原子組成的社會,能推翻什麼呢?就算推翻了,又能建立起什麼呢?一片已經毒化的土壤,即使拔掉了原來的毒草,又能指望它開出怎樣的花朵? 我們的敵人,不只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黨。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個已經植根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由那個黨親手澆灌出來的冷漠與麻木。這在中共陷入危局的當下,尤爲重要。 我知道這些思考是痛苦的,甚至是絕望的。但正因為你的聲音有深度、有力量,我才更希望你能看到這一層。我期待你能用你的筆,你的聲音,去發出這場最深沉的哀悼。因為只有正視了死亡,我們才有可能討論如何重生。 警鐘為誰而鳴?為我們每一個人 當一個人經歷了這兩次死亡之後,他內心的邏輯就徹底改變了。 他不再想去區分誰是“有辜的”,誰是“無辜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以他們的冷漠、自私和麻木,共同編織了這張讓他窒息的網。他們是這個不公秩序的默許者、維護者,甚至是幫兇。 所以,他最後的那腳油門,不是一次“目標選擇失誤”,也不是懦弱的攻擊。那是一場經過深思熟慮的、充滿象徵意義的、對整個社會的復仇宣言。他用最極端、最慘烈的方式,把他所承受的痛苦,不成比例地、但卻是唯一他能夠做到的方式,反射回了這個社會。 他不是在攻擊“無辜的民眾”。他是在攻擊那個殺死了他的“社會”本身,而民眾,是這個社會最直觀的肉身。 他像他的先驅一樣,他的後繼再像他一樣,用自己的生命,進行著終局一般的控訴。 所以,當人群在一邊“機智地閃躲”,一邊唾駡他、詛咒他的時候,這恰恰完成了這個悲劇最諷刺的閉環。人群的反應,完美地印證了他對這個社會的最終判斷,並向所有人展示了,是什麼,最終製造出了他這樣一個怪物。 這是一個社會機體已經癌變的信號。這些肇事者,就是那些最先崩潰的癌細胞。我們不能只咒駡癌細胞的醜陋,而對整個肌體的病變視而不見。這警鐘,不是為他們而鳴,是為我們每一個人而鳴。 我們該哀悼什麼? 北靜,這就是我最想與你分享的感受。我並不責怪你之前的看法,因為那是人之常情。但現在,當又一起、再一起類似的事件發生時,我懇請你,也懇請我自己,讓我們先停下譴責。 讓我們先為一些東西,舉行一場沉痛的哀悼。 為肇事者哀悼。 不是哀悼他的死亡,而是哀悼在他身上,那個人性被徹底碾碎的過程。哀悼一個本可以成為鄰居、同事、朋友的普通人,最終卻只能以魔鬼的面目被世界記住。 為受害者哀悼。 他們是這場社會潰敗最無辜的祭品。他們的死亡,以最慘烈的方式證明了,在一個互害的社會裡,沒有人是安全的。今天的冷漠看客,可能就是明天的輪下亡魂。 最關鍵的,是為我們自己和這個社會哀悼。 哀悼我們這個社會,已經失去了“療傷”的功能。哀悼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同情、信任和守望相助,已經稀薄到了無法再支撐起一個絕望的靈魂。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也是這個“死亡社會”的一部分,我們的沉默,我們的“機智”,我們的“理性”,都可能是促成悲劇的一環。 當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的時候,當你知道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邪惡的政黨,更是一個已經精神壞死的社會時,你的“反共”才是有意義的。 一個由無數冷漠、自私、互害的原子組成的社會,能推翻什麼呢?就算推翻了,又能建立起什麼呢?一片已經毒化的土壤,即使拔掉了原來的毒草,又能指望它開出怎樣的花朵? 我們的敵人,不只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黨。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個已經植根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由那個黨親手澆灌出來的冷漠與麻木。這在中共陷入危局的當下,尤爲重要。 我知道這些思考是痛苦的,甚至是絕望的。但正因為你的聲音有深度、有力量,我才更希望你能看到這一層。我期待你能用你的筆,你的聲音,去發出這場最深沉的哀悼。因為只有正視了死亡,我們才有可能討論如何重生。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