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听床师与反听床师:中共黑箱里的段子手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9-08 05:32:1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作者:草头大将军 仁义勇公子 【理性偕仁爱同行 正义伴勇敢齐飞】 在中共这台“雾里看花”的政治经济机器里,信息透明度大概比北京的蓝天还稀缺。新华社、人民日报天天唱赞歌,唱得跟点唱机差不多,可唱半天也不告诉你幕后到底发生了啥。于是,民间智慧横空出世——“听床师”登场了。 所谓“听床师”,就是那些号称能听到中南海枕边风的神人。坊间传说,他们好像躲在习大大和彭麻麻的床下偷听机密,然后跑出来一本正经地分析谁上谁下、谁赢谁输。乍一看像段子,其实是对黑箱政治的无奈自救:反正中共不开灯,那咱就只能靠摸黑拼图。 可问题来了,江湖上有“听床师”,自然也少不了“反听床师”。这帮人一出手就是义正词严: “听床全是谣言!要看就看新华社!” 听起来挺科学,可仔细一想:新华社能信个啥?如果只靠新华社,那分析中共政治就像靠日历预测天气——四季没错,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打雷。 【听床的进化史:从床下到卫星上空】 “听床师”最早在二十大前后火起来的。当时网络上盛传“习下李上”,各种版本像连续剧。大家都知道编的,但就是爱看,堪比追剧党。于是“听床师”成了调侃:他们的信息来源简直像床底窃听一样荒唐。 后来,这个词升级了。不光盯着高层八卦,经济政策、地方债务、官员小动作,全都成了“听床”的素材。今天的听床师,可能不是床下潜伏,而是盯着卫星图、数着港口集装箱、揣摩某领导露不露面。这简直就是高科技听床,甚至可以说是美国CIA版、英国MI6版“智能床垫”。 【反听床的矛盾:打脸来的特别快】 反听床师喜欢强调:“要实证,要数据,要科学。”可问题是,在中共的黑箱里,实证比熊猫还稀有。结果就是,他们批评别人瞎猜,但自己最后也得靠猜。比如某些“专家”,嘴上说反对听床,背地里却拿着卫星图对工厂冒的烟雾做推理,这不还是听床,只是换了个高级滤镜嘛。 这就像段子里说的: 1,听床师:我觉得今晚领导吵架了,明天可能出大事。 2,反听床师:胡说八道!我们要讲科学!……不过我刚才推演了一下,可能也要出大事。 【听床与反听床:一对欢喜冤家】 哲学一点说,他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典型: 1,听床师靠大胆猜测补空白,但容易放大噪音; 2,反听床师靠谨慎批判降噪音,但容易被新华社牵着鼻子走。 于是,二者像双簧一样互相成就。没有听床,大家只能看官媒睡大觉;没有反听床,听床又容易变成“段子狂欢节”。要想摸到一点真相,得听床提供线索,反听床来过滤。一个管广度,一个管深度。 【必然性与必要性:黑箱时代的段子逻辑】 “听床”的必然性,来自中共的黑箱本质。你不给外界看档案、不公布完整数据,大家只能靠蛛丝马迹拼凑。地方债爆雷、房地产崩盘,往往都是“床下传闻”先冒头,新华社最后才“姗姗来迟”。 “听床”的必要性,则在于防风险。投资人、企业家要做决策,不能光靠官媒念的经书。2020年代房地产债危机,就是听床派最先敲的警钟。要是只听新华社的“稳如泰山”,估计早就被埋在楼盘里了。 当然,听床也不能放飞自我。毕竟,如果人人都把八卦当事实,那分析中国政治就真成了段子大会。所以反听床的存在,也有它的价值:起码能提醒大家别太当真。 【结论:床前明月光,疑被困黑箱】 说到底,听床与反听床是一出黑箱时代的双人舞。中共的秘密越多,民间的听床就越盛行;反听床越挑刺,听床也就越会升级伪装。两者合在一起,就像段子和辟谣齐飞,真相只能在其中的缝隙里露点光。 未来,只要中共继续拉窗帘,继续高筑墙,继续建黑箱,听床师与反听床师就会继续相亲相爱,相斗相杀。我们这些看客嘛,也就只能一边摇头,一边哈哈大笑了 🤷♂️。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