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与平庸之恶 |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25-09-06 04:07:4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高天阔海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以及其作者,大名鼎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国内时,也买过几本陀氏小说的译著,然而未曾读过。 出国时,我万里迢迢带了一本陀氏的翻译小说,迄今还在我的书架上,依然未曾读过。 读书也是需要缘分的。 在国外多年,又买了许多书,其中也有几本陀氏作品,包括Andrew R. MacAndrew翻译的The Brothers Karamazov(《卡拉马佐夫兄弟》,出版于1970)。 一次,听一位书友说,读过此书后有“通透”的感觉。 后来,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捧得比托尔斯泰还高。于是,把这本书拿下来,读了一阵。 不久又把它放回书架上。 有一阵子读存在主义,接触到陀氏的《地下室手记》,开了头,还是没读完。 最近,突然又想起《卡拉马佐夫兄弟》来,重新从书架上取下Andrew R. MacAndrew翻译的The Brothers Karamazov,从头开始读。 这一次,我心无旁骛,业余时间基本上只读此书,终于通读了一遍。 先说印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此书出版于1880年,迄今近一百五十年了,读来丝毫没有“古意“。 怎么说呢?《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除了他们的职业、身份,俄国十九世纪某些特有的制度,如古拉格,农奴制,等等,之外,与我们毫无心理上的距离。他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爱、一样恨,一样怀疑上帝与宗教,一样追求欲望的满足和心灵的宁静,一样有激情,一样有理性,一样有精神、生理疾病,一样有人向善、有人堕落…… 故事之外,人物之外,作者通过人物表述的思想、哲学、观念,依然萦绕在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心头。比如,(现代科学对宗教的冲击)上帝已死到底意味着什么?传统是否值得坚守?如果宗教是谎言,我们该信仰什么?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此书的前几部分,卡拉马佐夫仨兄弟中的老三阿廖沙是主角,叙事主要跟随阿廖沙的行动、思考来组织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然非常有想法。小说中,他通过其主要人物,特别是卡拉马佐夫仨兄弟的口,表述他对上帝、宗教、信仰、社会主义等等人生社会大问题的思考。 读该书的上半部让我有年轻时阅读哲学书、思考哲学问题,特别是存在哲学时的感觉。当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小说,陀氏的语言是一流的小说语言。我读的英译本明白晓畅,虽然是关于哲学人生上帝的大问题,但是用的是对话的方式、口语的表述,读来颇有启发。 该书的下半部,叙事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三兄弟的父亲——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所有的嫌疑都指向老大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于是,德米特里成了主角:他究竟是不是凶手?他会不会被抓到?被抓后,他会不会被判有罪?他的复杂的爱情与兄弟关系将如何解决?……在这一“弑父案”中,小说前半部分中作者关于道德、上帝、宗教、传统价值、良心,等等的思考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关于那些人生的大问题,比如,上帝死了吗?宗教值得信仰么?传统值得坚持么?道德与良心还有意义么?人生有何意义?等等。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给出什么答案,虽然他多少暗示了他的倾向性。当然,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行动、思考、心理描写,等等,的阅读,以及自己的思考,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我,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是一段思考的旅程,甚至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是的,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我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话,一边对话,一边思考:上帝、宗教、科学、良心、生存还是毁灭…… 友情提示:不爱思考者慎入。 许多人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说我爱思考。事实是:绝大多数人是不爱思考的人。中国的教育是反对(至少不鼓励)思考的。所谓的“填鸭式”教育,所谓的“做题家”…… 我在北美接触到的华人技术移民和留学生(从学历最高的博士后到学历最低的偷渡客),欠缺思考能力者是绝大多数。他们中读小说者鲜矣,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者可谓凤毛麟角。 平庸之恶是我在华人民众(不论中国还是海外)身上看到的最普遍的特征(当然,平庸之恶不是华人独有的)。然而在北美本地的民众中,通常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支持川普的比例就越低。也就是说,行平庸之恶者的比例与受教育程度是成反比的。 但是在北美华人中,华川粉的受教育程度似乎未必低。问题来了:为什么华人中行平庸之恶者比例与其受教育程度似乎毫无关系?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学家们好好研究。 在我看来:《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小说简直就是试金石。诸位不信,不妨读一读看。是庸人还是知识人读一读就知道了。我这一说,大约有人不敢读了。 回到《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小说,真是非常好看!当然,我的评论仅对Andrew R. MacAndrew的英译本有效。陀氏的作品英译本有很多种;其它译本我未读过,也无法评价。 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是一流的小说家。特别是他对于人物的心理刻画,让我觉得他简直是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当然,他比任何心理学家更高明,因为他用文学的语言写活了那么多人物。 对于托尔斯泰,我已经久违了(当年读过他的《安娜·卡里尼娜》、《复活》)。现在好奇了,想知道木心认为陀氏的小说艺术比托翁高明的看法是不是公允。那么,就得重读《复活》了。哎,书总是越读越多的。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