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乌克兰与“芬兰化”概念不容偷换:因为“芬兰化”不是“芬兰史” |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25-08-22 05:24:2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乌克兰与“芬兰化”概念不容偷换:因为“芬兰化”不是“芬兰史” 作者 : 草头将军 蒋大公子 昨天与阿妞作者的对话,让我感到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芬兰化”?】 阿妞在回应中,将“芬兰化”解释为从芬兰独立、二战割地、与德国合作、再到中立、再到北约的一整段历史进程。看似宏大完整,但仔细对照史实与学术定义,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 下面是昨天与阿妞的对话: 1,我的留言: 【作者:蒋大仁勇留言时间:2025-08-19 20:29:29 阿妞显然误读了历史上“芬兰化” 芬兰化的核心不是“割地+加入北约”,而是“在保持国家独立与民主制度的前提下,避免与苏联为敌,维持中立政策”。正因为如此,芬兰在冷战期间拒绝加入北约和华约。乌克兰恰恰是不愿意芬兰化,死心塌地要加入北约,所以乌克兰若真正走向加入北约,那恰恰意味着摆脱芬兰化,而不是重演芬兰化。把两者混为一谈,是概念错位。】 2,阿妞回复: 【作者:阿妞不牛 回复 蒋大仁勇留言时间:2025-08-19 22:51:19 哈哈,看来是你误读了俺说的“芬兰化”——从开头到结局,你都错位了。开头是,芬兰趁沙皇垮台之机独立,遭遇布尔什维克镇压,这个镇压也有重要的芬兰自己内部原因;共产分子和传统民族主义者混战内战。但是芬兰布尔什维克败阵,传统民族主义芬兰人坚决对苏军进行英勇抵抗,赢得了独立。这还是芬兰人自己做了自己的主救了自己。然后趁苏德战争联合德国争取收复失土,虽然是历史性错误抉择,但并非芬兰人认同纳粹主义而联合德军进攻苏联,主要是出于民族国家统一独立愿望。在二战最后关头反过来对德国开战,站稳了独立国家脚跟。芬兰人骁勇善战,也懂得妥协善于妥协——几次对苏联作出重大领土割让求得和平。选择中立,也是非常明智的——芬兰只要保持了独立,就有选择自己国家制度的权力,实际上是欧美民主而不是苏联共产主义。但是当时国际局势,欧美不可能帮芬兰直接对抗苏联爆诶自己对民主自由国家制度选择,而在两个阵营对立状态下选择中立,实际上是芬兰与苏联,以及苏联与整个欧美西方阵营作出的最佳妥协。奥地利选择中立,其实也就是避免了苏联直接插手甚至驻军——作为共同战胜国,苏联有直接驻军作为第三帝国一部分的奥地利的权力。而苏军并没有攻占进奥地利,获得了奥地利的中立而不是如同西德一样完全倒向西方,斯大林也没输掉什么。再然后,在普京全面进犯乌克兰之际,芬兰立即选择加入北约,大大的明智及时之举。这才是完整的现实的,俺提出的“芬兰化”语境内涵外延。】 一、国际学术上的“芬兰化”是什么? 根据国际关系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维基百科亦同): 【“芬兰化”指的是弱小国家在保持主权和民主制度的同时,被迫在外交与安全政策上顺从强邻,以避免冲突和生存威胁。】 这套模式产生于冷战时期:芬兰在国内维持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但在对外政策上避免批评苏联,拒绝加入北约和华约,实行自我审查。这就是“芬兰化”的核心内涵。 也就是说:“芬兰化”不是“芬兰史” 【国际上定义的“芬兰化”并不是芬兰整个两百年的历史,而是冷战期间一种特殊的对外政策姿态。】 说白了,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而不是这个国家的历史。 二、阿妞的“自定义”问题何在? 阿妞把“芬兰化”扩展成:独立、割地、与纳粹合作、再中立、再加入北约。这种说法存在三个逻辑问题: 1,割地不是芬兰化:割地是战败的结果,而非一种外交战略。芬兰战败被迫割地,并不能称作“芬兰化”。 2,中立才是芬兰化:只有在冷战中保持中立、顺从苏联的阶段,才能被称为“芬兰化”。 3,加入北约更不是芬兰化: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意味着“芬兰化”正式终结,而不是其延续。阿妞却把终结说成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偷换。 如果“芬兰化”既能包括割地、又能包括结盟纳粹、还能包括加入北约,那这个词就什么都能装,彻底失去分析意义。那与其说是在做学术讨论,不如说是在“玩文字游戏”。 三、乌克兰的处境 真正的问题是——乌克兰今天的选择。乌克兰坚决抵抗俄罗斯入侵,不接受割地妥协,目标是加入北约,彻底摆脱对俄从属关系。 这意味着: 【乌克兰是一直在努力避免和拒绝‘’芬兰化‘’;而不是走向“芬兰化”。】 阿妞说“乌克兰加入北约就是芬兰化”,这完全是逻辑倒置。芬兰化的实质是“顺从”,北约化的实质是“抗争”。两者不仅不同,而且是对立关系。 综合所述: 阿妞的历史叙述细节基本正确,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她把“芬兰化”当作一个筐,把芬兰所有的历史事件全塞进了她自定义的“芬兰化”这个筐里了】。结果就是,概念被偷换,逻辑被稀释,最终失去了对乌克兰现实处境的解释力。 而事实是: 1,冷战时期的芬兰是国际“芬兰化”; 2,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是“去芬兰化”; 3,乌克兰的选择,也是坚定地拒绝“芬兰化”。 把这点看清楚,才不会被有些人构建的“历史大杂烩”所迷惑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