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愚神礼赞》读后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5-08-16 05:59:4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高天阔海 《愚神礼赞》,英译为Praise of Folly,作者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一位人本主义者、神学家和天主教神父。 伊拉斯谟之名我大约是学历史学到欧洲文艺复兴时听说的。然而闻名而已,我未曾读过其作品。 后来接触日本文学,听说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1886-1965)有名文《阴翳礼赞》,也从未读过,然而对标题非常欣赏。后来听说伊拉斯谟著名的《愚神礼赞》,开始疑心:谷崎此文的题目是否是从伊拉斯谟此文的标题中来的? 前不久淘到《愚神礼赞》的英译本。周末一口气读完了。 伊拉斯谟的原文用拉丁语写就,然而标题却是希腊语。原因:希腊语的愚蠢一词有”双关性“:《愚神礼赞》同时也可以是《莫尔礼赞》。 而莫尔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英格兰政治家、作家、哲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的作者,伊拉斯谟的好友。伊拉斯谟把该文献给他。 《愚神礼赞》是一篇幅不短(一百多页)的散文作品。 读完全文,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想起了《狮子王》中“刀疤”的一句台词:I am surrounded by idiots! (我周围全是蠢货!) 确实的,伊拉斯谟借用愚神(Folly)自夸的演讲来贯穿全篇。愚神是作者的一个创造。 伊拉斯谟的愚神是一位女神,其父是财富之神普鲁托斯(Plutus),其母是青春之神宁芙(Nymph)。 伊拉斯谟似乎在暗示:有钱和年轻两个因素相加会得出愚蠢?比如,美国现任总统——重罪犯川普就是一个例子。他年轻时就是个富二代,妥妥的蠢货哦。虽然他现在已是耄耋之年,其愚蠢似乎还变本加厉了。川普实在是愚神的得意之作。不知道川粉们要不要搞个愚神的祭坛拜拜去? 《愚神礼赞》全文就是愚蠢女神赞扬自己的长篇演讲。她巨细无遗,逐一审视了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各色人等,从王公贵族到下里巴人,从神职人员到普通民众,一再证明了:所有人都有愚蠢的行径;所有人都受到她的庇护;所有人都应该颂扬愚神。 愚蠢是人的本性之一。凡人无不愚蠢;虽然一个人通常不会在所有时候都愚蠢。然而所有人都有愚蠢的时候或愚蠢的地方。 据说,世界上曾经有过所谓先知先觉的圣人。我从未见过;今天世界上的八十亿人也无人见过。 文字记录下来的圣人其实也不多。屈指可数,比如:耶稣、佛陀、孔子、穆罕默德,等等。我们可以借助于他们留下的文字来了解他们。从对世界的影响来看,他们都算是伟大的人物。然而,他们是否有愚蠢的时候,或愚蠢的地方? 根据普遍的人性来看:不管是耶稣、佛陀,还是孔子、穆罕默德,如果他们都曾是肉身的人,他们就一定有愚蠢可笑之时或之处。 除非你认为他们都不是人,而是完美的神或上帝。然而这样一来,他们的“人设”就崩塌了。 因此,我一直不理解:伊斯兰教民为什么对漫画穆哈默德的人那么仇恨。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先知,是个历史人物。只要是人,他就一定要吃喝拉撒睡,和你我一样。因此也必然有人性的缺点,比如愚蠢。 为什么穆罕默德就不能被世人讽刺或幽默一下呢?既然耶稣可以,孔子可以,佛陀也可以。 伊斯兰教的大部分教民都有点走火入魔。仅仅因为穆罕默德被漫画化了,他们中的极端分子就去杀害法国查理周刊的员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觉得该周刊的员工该死! 他们这样的理解难道不是把先知(圣人)等同于上帝了。这难道不是亵渎真神安拉?不知道在伊斯兰教,渎神的人该是什么惩罚? 佛教的书我读的实在有限,《坛经》算是一本(评论见此),无法评论佛陀。只知道他“普度众生”的宏愿值得世人景仰。就我读的《圣经》和儒家的“四书”来看,耶稣显然被美化和神化了;孔子当然也被美化了,但是却没有神化,因而更为可亲。 然而,悲哀的是:我们读不到关于释迦摩尼(佛陀)、孔子作为人的事迹,比如他俩愚蠢之处或之时。 回到伊拉斯谟的《愚神礼赞》,全文都在温柔敦厚地、幽默地嘲笑世间各色人等。不是尖酸刻薄的讽刺,而是温柔敦厚的幽默。当时的各色人等假如对号入座,顶多也只能尴尬地笑一笑了事。 第二个感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伊拉斯谟认为:人类的智慧实为愚蠢,只有上帝或神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别忘了,他是个神父。 然而他也是个人本主义者。他对人类的关爱充分体现在他对人的缺陷之一——愚蠢的宽容。 通过他幽默的审视,我们看到了人类思考的局限,与愚蠢的普遍性。我们对于同为人类的各类个体产生了同情心或同理心,感觉到普遍人性的温暖。 同样嘲笑人的愚蠢,钱锺书的《围城》(评论见此)却多少偏于尖酸刻薄。若有人对号入座,对于作者绝难一笑置之。不知道这是不是东方文化之讽刺与西方文化之幽默之间的一种对立。 最后回到该书的书名,Praise of Folly译成中文可以有两种译法:《愚神礼赞》或《愚蠢礼赞》。因为Folly可以译成愚蠢或愚蠢之神。从文章来看,两种译法均有道理。译成《愚人颂》则不妥。 伊拉斯谟该奇文的焦点不是愚人,而是愚行。他不是在赞颂愚人,而是在“赞颂”他们的愚行。在挪揄、嘲讽、幽默他们的愚行之时,《愚神礼赞》以宽容的心态、温情的目光来看待愚人。 那么这不是很矛盾吗?作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赞颂或礼赞愚蠢? 人本主义,简单的说即“以人为本”,把人类,无论贤愚不肖视为其关爱的主要对象。愚蠢作为人类的本性之一,恰恰是定义了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本主义的博爱不是有差别的,只关爱值得关爱的人群,比如社会精英、贵族、聪明人,等等。相反,人本主义讲的是:普遍的人人无差别的博爱。 《愚神礼赞》对愚蠢的礼赞,从这个角度看,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事实上,伊拉斯谟不是在赞颂愚蠢或愚行,而是在总结人类的共性(人性)之一的愚蠢,从而提倡对他人的宽容与博爱。 既然我们这些凡人谁都有愚蠢的时候或地方,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彼此多一些宽容,对他人多一些关爱?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