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选择的代价:俄乌战争中的美中分歧与后果
送交者: 三把刀 2025-08-08 07:43:3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多伦多  李 郡

 

俄乌战争如同一把刻刀,清晰划分出当今世界的两大阵营:一边是以共同价值观为纽带的西方现代国家,如欧美和日本;另一边,则是因现实利益暂时结盟、带有强烈帝国思维色彩的国家群体。

 

美国明确支持乌克兰,与欧洲、日本站在一起;而中国则与俄罗斯提出“合作无上限”。美中两国的这两个不同选择,不仅对彼此间的贸易战、货币战、科技战产生深远影响,也在重塑世界秩序。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尤其是在俄乌战争这类关乎正义与秩序的大是大非面前,选对方向,才有未来;选错路径,注定受困。

 

联合国秘书长明确指出:俄罗斯是侵略者,乌克兰是被侵略者。在如此明确的是非面前,欧洲不接受任何“中立”立场。美国选择道义、支持乌克兰,这种方向上的正确选择,必然赢得全球更多支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国的援乌立场,使其越来越受到尊重,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反观错误一方,站得越久,步子越难走。

 

某种意义上讲,俄乌战争是陈旧帝国体制与现代民主国家制度之间的一次正面对抗。乌克兰经过多次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摇摆,最终选择了欧盟、选择了法治与民主。而从波罗的海三国到中东欧各国的发展经验也证明,现代体制才是国家进步之路。

 

与欧盟同行,是共享价值观、共享市场、共享规则;与帝国同行,则是成为附庸、缓冲区、代价者。乌克兰为其他“帝国边缘国家”做出表率。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到中亚五国、蒙古等地,正在加速“去帝国化”进程,重新审视与西方的关系。

 

而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则令全球震惊。尤其是周边国家感到极度不安。面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强权入侵,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本应站在反对侵略的一边,表达公正立场,这是小国弱国的共同期待。然而,中国却选择了“中立”甚至“无限合作”,这令不少国家疑虑丛生,担忧中国未来在亚太是否也会复制这种模式。

 

于是,越来越多国家主动向美国靠拢,寻求安全保障——不仅是传统盟友,连中东一些富裕国家也愿意向美国缴纳“保护费”。这场战争,不仅增强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更令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

 

对美国而言,俄乌战争是一场可控的、进退自如的战争。谈判停战有利美国,战争继续亦无碍美国根本利益。这种战略空间,来自其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广泛盟友的支持。

 

反观中国,与俄罗斯深度绑定,等于选择了一个日益沉重的战略包袱。一旦未来中俄关系破裂,不但得不到战略收益,反而可能失去安全空间,甚至养虎为患。近日美俄峰会重启,对中国而言,并非好消息。

 

此外,中国原本可以联合欧盟、日本,共同在贸易、金融与科技领域应对美国压力。然而因为错误站队,反而将欧洲、日本进一步推入美国怀抱。在中美本已失衡的综合实力对比下,进一步形成“美欧日”联合,对抗“中俄伊”阵营的局面,令中国日益孤立,战略困境愈加明显。

 

更为关键的是,俄乌战争拖累的不仅是国际影响力,更将中国本已承压的经济形势拖入深渊。原本只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和科技对抗,如今升级为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方位博弈。中国周边国家也纷纷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中国影响——这是地缘政治的一种“避险本能”。

 

俄罗斯周边国家正在“去俄罗斯化”,中国周边国家则选择“引美入亚”。而中东一些国家则以资金换取美军保护。这些现象,都是俄乌战争的衍生品。

 

最终结果是清晰的:国家的真正影响力,与帝国思维成反比。帝国意识越强烈,周边国家离心力越大。


在俄乌战争大是大非面前,美国选择左右逢源,中国选择进退两难。选择决定未来!

(本文纯属学术探讨,本人不持任何政治立场,特此声明


0.00%(0) 100%(2)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