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冷冻胚胎的奇迹与伦理——试管婴儿背后的科学与伦理思考
送交者: 三把刀 2025-08-04 06:55:3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舒畅

8月1号BBC新闻中有一则关于冷冻胚胎技术的新进展,内容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生殖健康专家,他们详细介绍了体外受精(IVF)的全过程。

接受治疗的女性要先经过一到两周的激素注射,目的是刺激卵巢排出多个卵子。然后医生通过小手术取出卵子,再在实验室里让它们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也就是胚胎。这些胚胎会被放在培养液中培育几天,医生会挑选一个最健康的、刚受精没多久的胚胎植入女性子宫,开始真正的妊娠。

其他那些没有用上的胚胎可以冷冻保存——“胚胎冷冻”或“胚胎低温保存”。胚胎被存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里,理论上可以保存几十年,甚至更久。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个家庭以后还想再要孩子,就可以解冻这些胚胎,再次尝试怀孕。这无疑大大延长妇女生育时间,给很多暂时没法怀孕、因重病治疗暂时无法生育的的女性保留了生育的可能。

从生物角度来说,胚胎冷冻得当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几乎没有“有效期”之限制。但是法律上不这么看。如英国规定最多保存10年。这个年限的限制,并不是因为技术做不到,而是因为伦理、政策、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的考量。

这种冷冻胚胎的延续性,有时候还带有一点生命象征的意义。比如一些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孩子,他们就可以解冻之前保存的胚胎,再次孕育“同源”的下一代。

在讨论这么多有关女性生育的技术时,其实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多关注男性?男性在某些疾病影响下的生育能力能否像女性那样被“延缓”或“保护”?保留年轻时的精子当然是解决办法之一。医学科学在这方面的进展很快并且将继续造福人类!而且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也有人设想,会不会出现“设计婴儿”?将来不仅是筛查遗传疾病,甚至连性别、长相、智商等也都要筛选?这不是单纯的科技话题,而是深深触碰到人类价值与伦理底线的议题了。li例如胚胎到底算不算“生命”?是谁拥有胚胎的生死大权?又如父母离婚、死亡或意见不同,这些胚胎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且棘手的。

这项技术成本高昂,冷冻保存、整个流程本身,并非普通人负担得起的。如果商业化,也会进一步的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我个人的态度是积极而谨慎的:我们要肯定它在帮助家庭、治疗疾病、延长生育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也必须直面其中潜藏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风险。不管你是否打算使用这项技术,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冷冻胚胎作为一个时代的科技现象,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态度。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