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一个有趣却严肃的话题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7-26 06:44:0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湮灭之城 多年前,去京城十渡,休闲中坐在水边看蹦极。蹦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对患有“恐高症”的人更是如此,我“恐高”,属于不敢站在悬崖边的那种,但自信不惧行走在高空玻璃栈道上,也不怕蹦极,因为前者脚下是实实在在的坚硬物质,后者的底下,是碧绿的水,游泳跳水,我擅长。 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了一个规律:站在耸入云天的高台上的,虽是一众男女,可真正跳下去的,却是女的居多。于是开始统计起数字来,果然,实际上真往下蹦的人中,十有七八都是女生,临阵脱逃的往往是男生。奇了怪了,在人们的印象里,女的通常胆小,特别是她们有了男朋友之后更是如此,难不成她们都是装的?或者说蹦极也是阴盛阳衰? 仔细思量,找到了一个理由:蹦极的“门票”不低,花“巨资”好不容易走上高台,向下看却让人魂飞魄散,男的首先就撤了,退不了票也撤,而且是不回头的那种。但女的就不一样了,心疼钱舍不得逃,于是乎,一咬牙一跺脚,闭着眼睛也要往下蹦,钱不能白花呀! 如此看来,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女的能豁出去!不知这样的想法会不会遭到女士们的拍砖? 其实还真是这样。早年频繁地去西藏,完全不走常规路,哪儿没人上哪儿,海拔6000多米的、终年为积雪覆盖的极高山,挺拔秀气(与北美的山相比);洁白无暇;如蓝宝石般的高原湖泊,在雪山的辉映下晶莹剔透,令人流连忘返。然而每到人迹罕见之地,却常常能碰到这样的女生,她们或“单人单骑”,或找个藏人做向导,一路潇洒而来,像侠客。见面后自来熟,侃起来滔滔不绝,全不见海拔近6000米的“高反”。问她们出来多久了?答说“一个多月了”,遂诧异,追问“你们这么年轻,难道不用上班吗?”她们答“走前把工作辞了,玩儿完了回去再找。”如此洒脱的年轻人,却很少碰到小伙子。 想来女士的个性或趋于两级,宅的是真宅,“疯”的是真疯,不像男士,大多稳重有余,冲劲不足,还常常如我一般“恐高”,唉,这世道! 很早就见有人讨论,那些远离家乡、海外移民的“一族”,考察了许多家庭后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夫妻二人同时来到国外,比如北美,通常是妻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丈夫,为什么? 只要你略微留意一下,这一结论是真的成立,这太有趣了。 女人好(发四声)吃,见到鲜艳的果子和各样美味就走不动路,像夏娃,终究先抵不住诱惑咬了一口苹果,还十分贴心地递给亚当,结果,两人一同犯罪。 女人喜欢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只要她们喜欢,一定买回家来,比如包包、化妆品、奢侈品等等,谁说家中一切都是男的主导?差矣!那是表面,其实正相反,家中一切早被老婆拿下,而且是不知不觉,润物细无声。 当然以上纯系调侃。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女的要比男的强大得多。 首先,在移民海外的人士中,优秀女性远比优秀男性要多,这是事实。 比如语言,女的明显具有优势,才来不久,男的还磕磕巴巴说不成句子,女的已经和老外侃侃而谈了,她们天生就有语言天赋。 再比如亲和力,初来乍到,女的往往温和友好,随和、好接近。不像男的,绷着个脸再加上一双警惕的眼睛,好想时时刻刻都提防着受骗。 还有适应能力,女的明显好过男的,她们有着更多的灵活性,不太钻牛角尖。有人说自古以来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为她们自打嫁出去就没有了家,婆家娘家都把女人当外人,所以女人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这就要求她们的适应能力必须强,听起来也许有点道理,但好像不仅仅如此。因为女的接触面广,男女老少皆宜,超市、餐馆、杂货店一概不惧,哪里有什么?哪里的东西好吃?什么地方的东西便宜或打折,她们各个“门儿清”说起来如数家珍,此时再看男士,除了一脸茫然之外,完全插不上话。 此外,还有韧性,女性大多具有很强的韧性与耐性,常常是和老婆逛了一天回来,老公早已疲惫不堪,可原本同样疲惫的老婆,只要一回到家就满血复活,洗菜做饭,收拾东西,忙上忙下,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她累了。据说大灾大难到来时,挺身顶着的,更多的是女人,男人大多选择逃避,看看玩蹦极时,女人两眼一闭就跳下去了,可是男人常常落荒而逃,剩下的少数漏网分子,许多也是靠人推下去或者一脚踹下去的。 说到就业,好像也是女的更容易找到工作,一方面是她们绝不好高骛远,愿意放低自己的身段“屈就”他人,面对新事物会先尝试起来再说,绝不像男的,坐等环境适应我;另一方面很自然,女士让人觉得不具有攻击性,所以给人以安全、踏实的印象,愿意和她们打交道……尽管,尽管情况不都如此。再看男士,大多是“大爷味”十足,喜欢端着,面子更是一时放不下来。 说到文化环境,西方社会普遍对女性表现宽容,照顾有加,无论是进出中主动为女士开门,还是工作层面对女性的尊重,都要归功于以往数十年来社会对妇女和家庭、儿童权利的保护。当然近些年有些过了,“政治正确”成了一顶大帽子,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就连女性都看不下去了。 由此说到家庭矛盾,与东方相比,西方社会简直就是女性的“天堂”。出来前,两口子吵架,男的耀武扬威,动辄撸胳膊挽袖子,吓得老婆退避三舍都不及,但到了北美,你敢?就算是老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但邻居可不是吃素的,一旦被他们发现并报了警,事儿可就大了去了,把男的带走关起来不说,以后能不能随时见到老婆也不一定呢!在这种环境下,女的想不扬眉吐气都难,架不住有人护着呀! 说到不少华人女性可以很轻松地嫁给老外,这让华人男性想起来都来气,凭什么?可是气归气,仔细想想还是自己的问题,谁叫你总是长不大的“巨婴”呢?没有任何本事和独立性的男人,哪个女人会喜欢? 近日偶尔读到网上一文,题目是《全球“性战争”,中国必须打赢!》,看上去足够耸人听闻,作者据说是一位常常为“厉害国”摇旗呐喊的体制内“大咖”。 文章从近期大连工业大学那则女大学生事件说开去,从中到外、由古至今,引经据典,论证出“性战争”自古就有,而且如今愈演愈烈,这或许是一种值得思考的观点。 但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这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心态:仇恨心态与受害妄想狂的心态。他们尤其见不得西方人娶了国人女子,将其视为奇耻大辱,恨不得把西方女子一概掳来当奴隶。 可偏偏国人女性在外面比男性更受欢迎,这岂不是“是可忍、熟不可忍”! 当一个国家,将女性、儿童作为一种传宗接代的资源并将其引入国际竞争中,还信誓旦旦地叫嚣要“打赢这场战争”时,这无疑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难道说这个世界真的会从文明再次回到丛林? 要是那样,女性将如何面对?这早已超出了谁更适应环境的范畴,因为一切道德底线和伦理标准都不复存在时,谁又能保证自己无辜呢?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