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三人DNA婴儿的诞生——法律和伦理应走快一点,不要继续成为AI革命的绊脚石 |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7-18 04:47:2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舒畅2025年7月16日,BBC 报导了一项令人振奋的医学突破:英国已有八位新生儿,成功运用了最新的“三人DNA技术”,避免了罹患严重线粒体遗传疾病的命运。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将一对父母的精子与卵子中的「核DNA」,移植到第三位女性捐赠者的卵子中;这颗卵子已去除了自己的核DNA,仅保留健康的线粒体。最终形成的胚胎,便拥有父母的遗传信息,以及捐赠者提供的正常线粒体。这样的方式,等于是为原本存在遗传风险的胚胎提供了一个“健康能源包”,让生命得以在最佳条件下启航。 据报导,这八位婴儿目前皆发展良好,尚未出现任何遗传性疾病的征兆。而这项技术也得到了英国官方监管机构 HFEA 的严格批准与审查,可谓在伦理与科学之间找到了初步平衡。这不仅是生殖医学上的一次创新,更代表着人类正迈向一个可预防遗传疾病的新纪元。很显然Z这一创新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福祉! 然而,这进展也令人想起几年前中国发生的一场轰动本质上相同的全球的基因伦理事件。2018年,中国副教授贺建奎宣布,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让一对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夫妇诞下免疫HIV的双胞胎女婴。他声称这项技术能够“增强人类免疫力”,但他的研究结果遭到全球学界一面倒的围剿。 理由有三:其一,他的研究跳过了基本的伦理审查流程(给中国那种特殊的情况之下 这一类的审查,给张国立讲应该就是个新鲜事物而且也得不到重视!请问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会有由专家组成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不是他的错);其二,他改动的是可遗传的基因,影响的不只是当事个体,更可能对人类基因库造成不可逆的改变(那英国当前做的八个婴儿的这个产成功的研究就不会对人类基因库造成不可逆的改变吗?);其三,该项技术缺乏医学上的“迫切必要性”,更像是一场充满风险的科技表演(我看不出中国这位教授做的研究和英国做的这个研究有什么不同挽救生命就是它的宗旨当然有必要而且是迫切的)。最终,他被判刑入狱,罚款300万元,2022年4月刑满释放(资料来源:Genetic Literacy Project + 维基百科 + 凤凰网)。 据说他曾计划赴海外继续研究,但这可能只是谣言。他实际上并未能出国,据说实际上就是赴香港参加专业会议,出境意图并未实现,目前依然留在国内。 不过也有媒体报导称,贺建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出生的双胞胎女孩露露(Lulu)和娜娜(Nana)现年约6岁,第3个孩子约5岁,三人都与父母幸福生活,健康状况良好(资料来源:Genetic Literacy Project + 凤凰网 + news.creaders.net)。贺建奎强调,孩子们“过着正常、平静、不受干扰的生活”,并计划对他们进行“终生跟踪”的健康管理(凤凰网 + NextShark)。其他方面,他保持沉默不再说什么了 对照今天 BBC 的报导,我认为当年对这位文质彬彬的中国学者的处罚,实在是过重。为什么英国就可以做这样的这一方面的尝试,而中国人就不可以呢?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正在与基因研究深度融合——那就是人工智能(AI)。传统的基因分析往往依赖实验室人力、大数据运算与冗长的交叉比对,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有力判断。而如今,AI 可以迅速从数十万笔基因资料中识别潜在的突变点与遗传风险,甚至预测某些疾病的发病几率与时间。 从癌症风险、罕见疾病携带者识别,到基因代谢缺陷分析,AI 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助手。 特别是在“三人DNA”这类高度精密的生殖技术中,AI 更能发挥巨大潜力:它能够预测不同基因组合的兼容性,避免不良胚胎的形成,甚至在未来实现个性化基因治疗的精准对接。 从“三人DNA”技术,到人工智能的基因诊断,人类正站在一个崭新的科技交汇点上。一方面,我们迎来了克服以往无法治疗的遗传病的新希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直面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伦理和法律也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适应当前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是否就像当年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尝试长相丑陋而且会用它两对大钳子保护自己的螃蟹的祖先,理应得到人类的尊重。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