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中国文革电影《决裂》与哈佛:政治正确的双簧戏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5-24 04:52:5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蛇形刁手

中国文革时期的电影《决裂》与哈佛大学的“政治正确”文化,表面上八竿子打不着,却像两面扭曲的哈哈镜,照出各自时代“正确”这块金光闪闪招牌的荒诞与滑稽。一边是1975年江西共大,红旗招展,工农子弟挥锄高喊口号,誓要砸烂“资产阶级教育”;另一边是大洋彼岸的哈佛,顶着“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却在“白左”政治正确的温柔乡里,忙着给语言穿上道德马甲,把异见者“取消”得连渣都不剩。两者的“政治正确”简直像双胞胎:都爱高举道德大旗,都擅长把反对者打成“反动派”或“歧视者”,都热衷用一套自封正义的逻辑,硬把世界塞进自己的乌托邦模具。这篇文就来撕开这两块“正确”的遮羞布。

先说《决裂》。这部文革“政治贺岁片”,堪称中共政治正确的登峰造极之作,老一辈也许都记得有一个讽刺研究“马尾巴的功能”的搞笑桥段。故事发生在江西共大,主角龙校长,一个“根正苗红”的革命斗士,恨不得把大学改成农场,把考试换成阶级出身审查。核心逻辑是:教育得为工农服务,知识分子全是阶级敌人。听着是不是热血沸腾?但细一琢磨,这逻辑简直是天大笑话。龙校长为了“正确”,直接把入学标准从成绩改成“谁的爹更红”,仿佛读书认字是十恶不赦,挥锄头才叫革命。结果呢?大学变成了政治T台,学生忙着背毛主席语录,种地比搞学术更“高雅”。反派孙主任不过提了句“考试选才”,就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批得跟过街老鼠似的。这哪是教育改革?分明是把脑子扔进黑洞,拿口号当万能Wifi。笑死,知识成了“反革命”的帮凶,政治正确成了免死金牌,这不就是一场“谁喊口号最响谁当大哥”的群魔乱舞吗?

再看哈佛,这座“白左”政治正确的耶路撒冷,表面高喊“包容”“平等”,骨子里却跟《决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校训“与真理为友”听着高大上,可现实里,真理得先过“政治正确”的安检。你敢在课堂上质疑某些“敏感”话题?抱歉,立马被贴上“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的标签,比文革的“反动派”帽子还来得快。哈佛的“政治正确”像个道德扫描仪,24小时监控你的言行,稍有差池就送你上“取消”断头台。比如某教授说了句“生物性别有科学依据”,结果被学生抗议、校方冷处理,最后被迫低头谢罪。这场面,简直是《决裂》里孙主任被批斗的现代高清版——只不过从江西共大的大礼堂搬到了常青藤的Zoom会议室。更离谱的是,哈佛还热衷搞“反向歧视”,招生时“优先照顾”某些群体,结果让其他学生觉得自己被“公平”地踩了一脚。这不就是《决裂》“阶级出身优先”的2.0升级版吗?一个喊“工农至上”,一个喊“少数族裔优先”,内核都是用“正确”的招牌,堂而皇之地搞双标。

这两者的类比简直妙到像个冷笑话。《决裂》的政治正确是用“阶级斗争”包装的权力游戏,哈佛的“白左”政治正确则是用“平等”外衣裹着的道德霸权。两者都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文革说“资产阶级教育坏,工农教育好”;哈佛说“传统观念坏,进步主义好”。两者都擅长用道德标签消灭异见:《决裂》给孙主任扣“走资派”帽子,哈佛给不同意见者贴“偏见分子”标签。更绝的是,两者都觉得自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代表“进步”。龙校长自诩毛主席的化身,拯救工农于水火;哈佛的“白左”自封民权运动接班人,拯救社会于不公。结果呢?《决裂》的共大培养出一群会喊口号不会种地的“革命家”,哈佛的“政治正确”则养出一群会写“觉醒”论文却不敢直面现实的“键盘圣战士”。这俩,谁也别笑谁,半斤八两,都是“正确”遮羞布下的自嗨派对。

要批这两个“政治正确”,得先问:你们“正确”在哪?《决裂》的“正确”建立在反智的沙滩上,把知识分子当敌人,觉得教育得为政治服务,结果把大学变成洗脑工厂。哈佛的“政治正确”则建立在伪善的沼泽里,表面保护弱势群体,实则用道德勒索压制多元声音,连“与真理为友”的校训都成了装饰品。两者的通病是:害怕真正的争论,害怕让不同观点公平过招。因为一旦让理性和事实上场,它们的“正确”就得原形毕露。《决裂》不敢让孙主任的考试制度跟龙校长的“出身优先”来场真刀真枪的对决,哈佛也不敢让“政治正确”的信徒跟“异端分子”公开辩论。为什么?因为“正确”一旦经不起推敲,就只能靠喊口号、贴标签来续命——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的翻拍吗?

说白了,《决裂》和哈佛的“政治正确”都是时代的哈哈镜,映出人类对“真理”的迷恋与误解。它们都想用一套自封的“正义”统一思想,结果把世界变成单调的回音室。文革的《决裂》用阶级斗争把教育变成政治马戏团,哈佛的“白左”用道德审判把学术变成舆论斗兽场。区别不过是一个用锄头舞“正确”,一个用键盘敲“正义”。要我说,这俩都该下岗了。真正的“正确”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靠“取消”异见者得来的,而是靠开放的争论、理性的推敲和对事实的敬畏。不然,无论是江西共大的红旗,还是哈佛的常青藤,都不过是“政治正确”这场闹剧里的廉价道具。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吹《决裂》或哈佛的“政治正确”,不妨甩他们一句:别急着当“正确”的应援团,先问问自己,到底在为啥摇旗呐喊?毕竟,世上最搞笑的事,莫过于一群人一边喊“真理”,一边忙着把真理扔进马桶,按下冲水键。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