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大饥荒中树皮草根充饥的见证
送交者: 三把刀 2025-05-13 04:14:1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溪边树下

1960年初的大饥荒年代里十七岁的我是青岛市的一名初中学生。不仅忍受了漫长的三年饥饿的痛苦,也亲眼见证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饥饿悲剧。

剥树皮回家充饥的一群妇女

青岛火柴厂是中国北方生产火柴的主要供应单位之一。生产火柴用的桦树圆木堆放在昌乐路大河沟的岸上。每根圆木水桶般的粗足有千斤之重。我路过这里见到有 五六个中年妇女在那里剥树皮。她们把用小铁锤敲打扁铲而脱落下来的树皮装入自己的布袋中带回家中代餐。有一名操日照口音的妇女对大家喊:“剥树皮要先选湿的后选干的。湿树皮比干树皮好吃!“

这话刻入了我的大脑,已经很65年了,想忘也忘不了。

浮山所集上那一字排开的茅草根食品小贩

过去农村的房子多是茅草屋。茅草是盖房子用的原始建筑材料。  茅草根由于草酸含量低、含有少量淀粉,味道有点甜,在大饥荒年代便成了充饥野草之一。人们把茅草根用刀剁碎晒干后再用小石磨推成粉。加入少量玉米面用模具压成点心形状取名叫茅草根点心。

记得在青岛浮山所村的大集上卖茅草根点心的妇女和老人有20多人一字儿排开。小贩每人挎一个白色草编圆筐在小声叫喊:茅草根点心!

今天的99%中国人对我的上述回忆视为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

但那是我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中华民族那样的苦日子竟持续了三年。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