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我所经历和感知的加拿大选举 |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25-05-10 04:12:1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莎草 今年是加拿大联邦大选年,这几天常常想起选举这件事,头脑发热,写下这篇随笔小文,抒发一下自己的点点体会。 一.政党 自从1874年“加拿大选举法”开始实施以来,加拿大的选举制度已经实行了150多年,是世界上最成熟的选举制度之一。选举由选举委员会负责,选举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依法只对国会负责。虽然还有可能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由于法律健全细致,执行认真,执法严格,近代的选举都基本上保证了平稳和成功。 加拿大的联邦选举有5个主要政党参与。各党政策理念相差很大,左右之分明显。一般认为,绿党极左,新民主党左倾,自由党中间偏左,保守党中间偏右,而魁人党则是一个地区性的右倾党。其它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党派如共产党,大麻党等等。除这些党派参加竞选以外,每个公民都有被选举的权力,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参选。今年在渥太华南部一个选区有多达91个候选人的情况,在冗长的名单中找到自己想选的候选人需要好几分钟。在国会众议院获得最多席位的政党组成政府。 所谓左和右,只是大致的各政党的主张取向。一个政党被选上后,可能由于各种因素而调整它的政治经济主张,因而他们的政策会有摇摆。 一个例子就是上届特鲁多的自由党政府九年的执政,其实比自由党一贯的中间偏左路线左倾得多,很多政策比新民主党还要左。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左倾还是右倾,政治家们的出发点都是为国为民的,只是由于他们的政见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思想认识不同,因此对于国家当前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产生不同主张。政治家们在竞选时都表现得很亲和,他们平易近人,善于倾听,尊老爱幼,彬彬有礼。 有意思的是,魁人党是一个仅存在于魁北克省的地区性党,它的第一宗旨是谋求魁北克独立,是一个以分裂国家为宗旨的党。但是它却是一个宪法允许的政党。事实上它曾经被选举成为国家的第一反对党(总席位排名第二的政党为第一反对党)。 加拿大的政党多数偏左,绝大多数加拿大人喜欢中间偏左一点的路线。 极左路线和右倾路线都不受欢迎。如果中间偏左的自由党丧失人民信任,即使是矫枉过正,也就只是选出中间偏右的保守党,过分左或右都很难得到支持。这就是自由党和保守党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两个政党的原因,近几十年里基本上就是这两个党轮流执政。只有过一次例外,那是一个省级选举。1990年安大略省新民主党出乎意料地赢得了选举,甚至在选举当天该党党魁还没有赢得选举的思想准备,被选上是完全的意外。然而, 他执政一年之后,安大略人就后悔了,那种极端左倾的路线不是老百姓想要的。 宁左勿右在加拿大也很有所表现,喜欢左倾的人往往毫不犹豫地公开承认,不怕分享,但是如果是支持右倾,一般都不说,也不会同意在自家门前花园插右倾竞选牌。几年前,我的一个邻居要求我不要同意在门前插支持保守党的宣传牌,因为他正在准备卖房子,怕这种竞选牌子会影响他成功卖房的几率和价钱。我当时被那个邻居懵到了。后来才弄明白,那是民众的相对宁左勿右立场的表现。 加拿大的所谓党,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很严密的党组织。这里入党过程很随便,方便简单而且轻松。只要填写一个简单的表格,被大致审查一下,合符基本条件就可以成为党员。没有组织生活,没有宣誓仪式,不需要介绍人,不需要交党费。虽然入党很容易,由于每个选区内的候选人是由本选区的党员选举产生的,所以入党又不是儿戏。对于入党和党内选举,我有过一次亲身经历,那是在我出国一年多的时候,当时我的一个留学生朋友的房东是一个律师,很热衷于参政,那年正好是联邦大选年,他参加了自由党内提名,竞选他家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那人调动了一切可以帮助的力量,自然就发动了我的朋友帮助他拉人参加投票,朋友请我去凑数,候选人帮我交了报名费10加元,填了表格。那天晚上我跟另外十几个留学生一起去了投票的地方,在一个社区中心的小活动室里,本来应该拿选票,但是被临时通知说我们的选举人资格不合符要求,因为我们只是留学生,不是加拿大居民,没有允许我们投票。那次我朋友的房东没被选上,而是另一个当时在家待业的人被选上了,成为了里加纳南区的自由党候选人,那年自由党在联邦选举中获胜,这位议员后来担任过好几个部的部长并最终官拜副总理。 加拿大有很多选区是铁定的自由党区或保守党区。在这些选区里,历史上一直是选的同一个党,几十年都是这样。我曾经居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渥太华南部选区,就是一个自由党铁粉区,从来没有选过其它党。我现在居住的列治文山北区,据说是保守党的铁粉区。如果一个选民住在一个自由党支持区,而他并不是自由党支持者,那么他的选票就不起作用。反之亦然。当然,我们参加选举不单单是为了最终选入的候选人,而是对自己意愿的表达,对民主的参与。 二.竞选 选举制度中最关键的是竞选。一旦党内确定各选区候选人,党魁就开始他们的竞选活动。一般会在大选日之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就开始竞选活动,包括到各地开会、访问、座谈、演讲,回答选民问题,解释本党政策,一个目标,就是要赢得选民信任,让他们投本党候选人的票。 竞选是一个特别需要讲策略的事情。候选人都会在本选区成立竞选办公室,往往由众多热衷于政治的自愿者组成,他们分析本选区动态,很多时候需要挨家挨户地讲解,发传单,在支持者门前,主要交通路口和商业区插竞选牌,不厌其烦地给选民打电话,做各种统计分析等等。他们往往把工作做得极其细致,可以做到将本选区几乎所有选民的选举意向都了解于心。他们用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来进行竞选。对他们来说,每一次选举都像打一场战争一样。有时候我真佩服那些政客和他们的支持者们的顽强精神。 竞选中有时会出现很多尴尬情况,比如竞选人被骂,甚至被打的情况。即使当上了总理,省长或市长,被老百姓指着鼻子骂是经常的事。前任总理特鲁多多次被极其粗鲁地追问甚至谩骂。我有时候问我自己,换着我,我能忍受这种谩骂吗?说真话,不能。我既佩服又可伶这些领导人,他们需要有惊人的忍赖力,要脸皮厚,心理素质强,甚至他们的老婆孩子都需要有这些素质。 竞选中关键是要告诉选民,本党一旦被选上,将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给予选民一系列承诺。大多数竞选承诺都从实际出发,很具体,没有大话套话,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大多数竞选人都来自普通百姓,他们很清楚普通选民最关心的问题。竞选承诺多数可行,兑现率很高。当然,也有少数食言的,政客们为了上台,哗众取宠,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上台后只能失言,失信于民。如果是小的失信,选民们可能原谅他们,如果是大的失信,选民们就会在下次选举时用选票把这个党拉下马。 各政党之间的不同和争论其实是观点不同,路线之争。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在一个共同目标下的认识上的争论,不是个人或私人间的矛盾之争,更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几个党魁可能在电视上争辩得面红耳赤,甚至到粗鲁愤怒的程度,但是,辩论结束后他们都会握手拥抱,从台上下来后,他们可能是好朋友,一起谈笑风生。绝不会发生因为路线之争而要消灭对方生命的事情。 在很久以前,有一种说法,说是西方国家的选举,虽然看上去公平,但是最终还是权贵人员被选上,老百姓是选不上的。在我出国这30多年的事实证明那不是真的。历届当选总理多数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的人。有抱负有能力的人,在这里的选举中是有机会胜出的,跟竞选者的家庭政治经济条件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总理的工资并不是特别高,远不如许多公司管理者的工资那么高。 三. 投票 加拿大有市镇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选举,这三级都是每四至五年选一次。因此,作为加拿大公民,选举是常见的活动。 凡是年满18岁的加拿大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或有无第二个国家的国籍,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加拿大人对于选举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人重视,有的人不重视。投票率一般只有50%左右。 总的来说,当社会矛盾激化的时候,重视选举的人会多一些,投票率也会高一些,反之则热情不高。因此,投票率有高有低。对于选哪个党,哪个人,各人观点不同。但是,每一次在隐蔽情况下圈划的选票,是能够代表选民们自己的心中所选的。大公司和大财团不能用金钱赞助某个政党以左右选举。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省级和市级选举的重视程度会低一些。省市级选举中所涉及的问题都很具体,比联邦选举更容易比较分析出优劣,因而更容易做出选举决定。选举前,选民们会研究各政党的选举材料,看评论,看新闻,读报纸刊物,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和各党宗旨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分析形势作出判断,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作为第一代移民,对于这个国家的选举制度,从好奇到积极参与,从把它看成事不关己到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和子孙后代息息相关的努力,并自觉地投身或热衷于此,是我们很多人的认识过程,也是出国以后才会有的一种经历。自从1994年加入加拿大国籍以来,我每次选举都积极参加,无论是联邦,还是省市级的选举。我把选举当成最值得珍惜的机会,最应该行使的权力,是对自己意愿的表达。每次选举前,哪怕再忙,我总是争取时间研究各个候选人或政党的政策主张,以及对普通百姓和国家前途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做出选举决定,投下神圣的一票。每个公民都有一票的权利,在选举中并不存在一等公民和二等公民的说法。 我用于衡量政党的标准一般是看它的政策能否让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所改善,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全和发展,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远发展以及对少数族裔的平等对待等等。一般来说,先看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然后看对我的种族的影响,最后再看对国家的影响。另外,我总是先看短期影响,然后看长期影响。 在加拿大,人们在决定选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纠结。 第一个纠结是选党还是选人。有时候可能你喜欢一个党的政策,但是更喜欢另一个党的党魁。例如,十几年前很多人都喜欢当时的保守党的政策主张,但是当时的新民主党的党魁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更受欢迎。今年的选举也类似,不少人对保守党的政策比较赞成,但是对它的党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经验不足又存在忧虑。从政策上来讲,自由党执政九年,搞得很不得人心,大多数人不喜欢他们的政策,但是,小土豆下台,换了一个党魁,改了一些政策,加上他们大肆渲染保守党党魁的缺点,让人民产生了坏印象,因此,尽管自由党九年里大肆祸害国家,但是仍然被选上了。很多人认为,今年的大选结果是选人,而不是选政策路线。 第二个纠结是选本选区的议员还是选总理。由于加拿大不是直接选总理,而是选本选区的众议员候选人,最后那个赢得最多席位的党的党魁就自动成为国家总理。因此,有时候就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选民们可能喜欢他们所在选区的议员,但是不喜欢他的那个党的政策,或者不喜欢那个党的党魁。我的一个朋友, 出国后办理其夫人和女儿来加团聚时,遇到很多困难,一直拖了几年,最后是因为他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给与了很多帮助,使他得以将妻子女儿接来加拿大全家团聚。出于对议员的感激,那年选举他必须投票给那个议员,即使朋友本人并不喜欢那个党的政策。 选投给谁是这里的绝对个人隐私,不可以追问打听,否则就是不尊重隐私,即使是特别近的朋友也不行。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我的研究助理每天跟我在一起搞研究,相处很好, 成为很好的朋友,然而有一次, 我问他准备选哪个党时,他很严肃地说,那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是不可以问的。 四.选举制度利弊之我见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制度很不好,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这里的“最不坏”,远不是“最好”的意思。世界上凡事都有优缺点,民主选举也一样。 为了取悦选民,竞选中往往包含层层加码的竞选承诺。每次选举,老的福利不能取消,又增加新的福利,这样不断增加福利,尤其是给穷人的福利,最后造成花钱无度,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同时养懒人的政策越来越多,造成社会不公平,不利于经济发展。长此以往,影响国家的持续繁荣。 民主必然带来低效率好像是不争的事实。本来民主的精髓是少数服从多数,后来演变成了不但要服从多数,还要照顾少数。虽然这种面面俱到的民主原则对社会稳定有好处,但是,既要服从多数,又要照顾少数,这在具体处理事务时就很难掌握,结果就是任何事情都很难决定,讨论来讨论去,任何事情都很慢。几年前我带领一个加拿大医院访问团访问国内的姐妹医院,当加拿大人得知国内那个较大规模的综合医院从开始筹备到建成开业只用了三年时间的时候,很是惊讶,因为他们的加拿大医院的一个病房楼从申请到建成花了十年时间。民主和效率之间的反比关系一直困扰着民主社会的体制研究者。 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在选举中极其重要,有意思的是,选民可以原谅他们的领袖出过轨,吸过毒,打过架,甚至拘过留,但是, 要是一个候选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那么这个工作狂候选人十有八九不会被选上,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个候选人不会照顾家庭,不能尽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他们认为,一个当不好的丈夫和父亲的人,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总理。我弄不懂,一个这么大国家的领导人,难道不应该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吗?总理不需要工作更努力吗?为什么不学学为人民服务呢? 外行领导也是民主选举制度下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由于政府各部部长一般必须由选民选出的议员担任,因此,部长们很多是门外汉。不仅仅是部长,在这里工作多年的人们都会发现,加拿大政府内各领导层的外行领导也很普遍。由外行领导的政府,有弊有利,我认为是弊大于利。 选举制度下的另一个现象是,常常有不合格或无经验的人被选为国会议员,他们参与管理国家和制定法律有时会产生不理想的结果。曾经有在校大学生,家庭妇女,无任何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岁数很大的老人等被选为议员的例子。多年前,魁北克省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党,本来自觉没可能被选上,有资历的人不愿意参加,因此,党魁就搭起草台班子,拉一些普通人做候选人,然而选举出黑马,小党被意外选上,因此就有根本不合格的人当上议员。当前加拿大卫生部部长就只是一个当过几年护士的三十多岁的女子,让人怀疑她凭什么资格能当好这么重要的部长。 偏左倾的政党一般都支持大政府,主张政府什么都管,什么都包揽。这种管得太宽往往会阻碍经济发展,低效率。加拿大的公务员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特别高, 很容易人浮于事,浪费经济资源。政府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管的太宽太细,肯定没有好处。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下来,长期结果肯定是懒惰成性,年轻人没有了进取心,社会失去了活力。有一段时期,失业人员从政府领取的失业金比努力上班拿工资的人收入高很多,这种政策绝对是坏处大于好处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党魁在他的本选区落选,比如今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党魁没被选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这个党魁会辞职。如果他不辞职,他的党又获得最多席位,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没有被选民选中的总理。当然,制度的设计者们为这种情形专门设计了补充选举的程序,以便将这个党魁被补选入议会。这个补充程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人认为这是选举制度设计中的一个瑕疵。 以前认为民主选举可以有效地防止坏蛋被选上,因为相信大多数人的眼光,然而,事实上,大家有时会看走眼,有可能选出不合格或有极端缺陷的人担任领导人。骗子野心家欺骗人民是主要原因。好在有任期制度和相关法律以及各种监督机制和一系列纠错体制,不致于造成极大或长期危害。任期制度在纠错方面是好制度,但是它的一个缺点是可能造成政府的短视,因为一个总理或者政府只执政几年时间,它就不太有促进长期发展的兴趣。 加拿大的选举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这个民主政体的基石,对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这个制度虽然并不完美,存在某些缺点。但是,民主选举制度中,通过竞选,把大政方针公布于众,使人民知道他们将做什么,怎么做,对领导人的情况也了如指掌,选民根据这些透明的信息,利用投票选出自己信赖的政府,国家选出符合大多数人愿望的政府管理者。通过选举选出来的领导人,权威受到法律保护,心里有底气,做事有信心,手脚放得开,更能保证政治稳定。执政党在国会有反对党制约。新闻自由对政府、官员和国会形成制约。司法独立不受政府和党派的领导。这些都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