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进一步思考债务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送交者: 三把刀 2025-05-05 05:11:2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舒畅

几天之前,我根据个人的思考和理解写了一篇有关国债的文章。我认为,即便一个国家的国债很高,也没什么关系,歌照唱,舞照跳,日子依然可以过得很好。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我想从两方面来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首先,很多人一看到一个国家国债很高,就本能地联想到:“国家是不是要破产?”“是不是老百姓会很穷?”与这种错误的认识相关联的,是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时我们勒紧肚皮过日子而国家领导人则非常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们是亦无外债也无内债的国家。”当时听着是真的感到很自豪,尽管肚子很饿一个月还吃不上一次肉!然而,改开放之后,邓小平、胡锦涛等访问了美国,亲眼目睹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是多少的富足美好!对比中国,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的贫穷——即便到了今天,差距仍然存在。所以,反过来说,一个国家没有国债,并不意味着它就先进。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有很严重的国债,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不强大、不文明呢?原因在于,这些井底之蛙把国家当成企业或个人来看待了。是的,如果某个企业或者个人债台高筑就可能会破产;银行会把你告上到法院他们就会上门查封、强制拍卖其财产,所有财富都会被没收。然而,对于国家来说,我认为逻辑完全不同。

  1. 国家不同于个人和企业,国家拥有最大的权力,可以通过税收、货币、融资等手段调整债务,并不会像企业那样被“清盘”。

  2. 国家债务不能只看“举债多少”,而要看“钱花在哪里,是否有效的话”。如果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资、教育卫生,而不是像马斯克DDOGE披露的拜登政府那样,大手大脚、毫无节制地浪费、滥用国库资金,那么这类支出就不是消耗,而是生产力投资。比如,兴建高速公路、机场、电网、水利工程,不仅能带动地区资源流通、产业发展,也能迅速提升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越早修好高速公路、机场、建立电网和水利工程,越能早一天让国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得更富裕。

  3. 我认为任何国家都有两种资源一种是时效性的资源另一种是永久性的资源.而时效性资源我是指每年在自然界中生长森林木材、野生人参、灵芝草之类--这些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如果你不及时开采和使用,它们就烂掉了(我很喜欢温哥华的环境因为它有很多大片大片的松树林可是你跑到那个树林去看看根本就没有人开采很多树木高大挺拔可是躺在地上也没人管过了若干年它就烂掉了)时效性资源还应该包括太阳能、风能,每天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免费资源但是时效性太强了,不用就白白流失;还有地热、水资源,如果不及时建设发电站和输送系统,也一定会悄无声息地流失。所以,以上这些时效性的资源,是“易耗型”的一旦错过,就彻底失去。反而越早使用,越能转化为财富——对于国家和民众来说,都是福音。当然永久性资源是指那些如果不用你也仍然存在着的资源,他们和时效性资源是不一样的!

一个国家领袖如果有远见卓识,愿意提前举债,把路修起来,把电网铺起来,把资源通道打开,把民众组织起来(当然每个环节都是要花钱的)就能及早释放本国的潜力,带来税收、就业、技术发展,形成正向循环,快速的大大的提高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基础建设早一天完成,就早一天受益。宁可早一点多花钱,也不要晚一步白白错过机会。

所以,我的理念是:国家可以有债务,而债务只是工具,不是问题。国家治理不在于避免债务,而在于看清举债用来做什么。

其实看看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国债都很大,但国家发展、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水平很高,对比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豪言壮语你不觉得后者具有一种井底之蛙的可笑吗!

所以我以为,债务本身并不重要。以上纯粹是个人看法,可能偏颇,欢迎批评指正。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