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在法西斯的美国读 《论自由》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5-04-13 03:03:2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高天阔海

On Freedom (《论自由》,2024年出版)是美国历史学家提摩希·大卫·史奈德(Timothy David Snyder, 生于1969年)的近著。

提摩希·大卫·史奈德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2016年川普第一次入主白宫。2017年,提摩希·史奈德出版了On Tyranny: Twenty 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Century (《论暴政:二十世纪的二十个教训》),指出:美国政治正在走向极权主义暴政。这本书的主题是如何防止民主政治演变成暴政。这本书保持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四年之久。

2018年,提摩希·史奈德出版了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 (《通往不自由之路:俄国、欧洲、美国》)。其观点一言以蔽之:世界在走向不自由,法西斯主义正在控制俄国、欧洲乃至美国(相关评论在此)。

2024年的《论自由》是一本反思欧美自由理念的政治哲学作品。

2017年的《论暴政》准确预言了美国政治在川普时代走向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暴政的大趋势,并且从二十世纪欧洲的历史中汲取教训,警告美国民众:法西斯主义暴政来了。要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历史中学会如何反抗暴政。

2018年的《通往不自由之路》从当代世界史,特别是苏联解体以来历史的角度,深入挖掘了俄国普京政权的法西斯主义化的轨迹,以及其对欧美多国政治成功的认知战、网络战。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是,有种种迹象表明:川普是普京的傀儡。俄国人的金钱、认知战和网络战是川普入主白宫的决定性力量。

2024年的《论自由》继续了对自由,特别是欧美自由的思考。

借用了二十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概念,提摩希·史奈德对柏林强调“消极自由”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消极自由简单地说,就是“免于……”(free from)的自由;积极自由则是“去做……“(free to)的自由。

柏林区分了两种自由,强调消极自由。虽然他并未否定积极自由,但是他当年觉得积极自由有被极权主义者利用来实施暴政的危险。

提摩希·史奈德认为:欧美各国对自由的理解,特别是对消极自由的强调是今日世界走到穷途末路的原因。

为此,他提出:我们今天要强调积极自由。在《论自由》中,他提出了积极自由的五种特性:自主性、不可预测性、流动性、事实性和团结性。

自主性:即个人的独立自主性。消极自由的政治把个人视为被动的躯体,从而为极权主义对个人身体的控制打下了基础。积极自由则认为:任何个人都不是被动的躯体,而是有思想的主体。积极自由鼓励个人学习和践行自由选择。这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独立人格。

不可预测性:即尊重和强调个体的不可预测性。极权主义的政治要求的是整齐划一和可预测性,使得人异化成可预测的工具或物体,其典型就是雷锋——“革命的螺丝钉”。人人都是雷锋或螺丝钉的世界绝对是独裁者和极权主义政治的理想国。再比如,如果每个人都怕痛怕死怕,那么暴力或死亡的威胁就可以把民众变成奴隶。要自由,就要突破极权主义的政治框架,调动个人乃至群体的不可预测性。积极自由强调个人或群体有改造社会对身体的规范来适应个人的目的或意义的能力。这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有深度、不被异化、不可预测。

流动性:说的是个体人在空间和时间中自由流动,追寻自己价值的自由。这一流动性,在消极自由的角度看:只是去掉对个人的限制,比如取消户籍制度。在积极自由的角度看,需要提供切实的帮助,比如提供便宜且便利的交通。这相当于我们说的个人发展的自由。

事实性:说的是个人对世界的真实的理解,从而有基础可以改造世界。缺乏对世界的事实性认识,不知道何为真实何为虚假,个人就无法理解世界,更不用说想要改造世界了。事实是积极自由的重要基础。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人的自由将是不牢靠的。这意味着自由的人分得清事实与观点。遗憾的是,如今许多人分不清事实与观点。

团结性:认识到自由的普遍性,即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自由。消极自由往往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忘记了人的相互依存性、社会性。消极自由的律令:别管我!我也不管你!积极自由:我是自由的,你也是自由的。如果我不自由,希望你能帮助我。如果你不自由,我也会帮助你。这一点实际上是承认自由的普世性,以及人性的同一性。有团结性才能实现普世性。这和我们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相同之处。

理论是抽象的,以上概述如果你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没关系,建议自行阅读《论自由》。

虽然《论自由》是一本关于自由的政治哲学思考之作,然而并不是抽象的哲学论文。比较一下柏林那篇著名的Two Concepts of Liberty (《两种自由的概念》)就可以知道。

提摩希·史奈德首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政治哲学思考总是和历史与现实中的具体而真实的事件、人物密切相关。《论自由》一书总是把哲思与叙述结合。比如,他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俄乌战争与自由的讨论,他自己得重病差点儿送了命的经历与他对美式自由的思考,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1936—2011)如何领导天鹅绒革命,哲学家在纳粹德国如何反抗暴政,等等。

事实上,《论自由》给我的感觉是在读散文,纪实的、历史的、哲学的散文。这一组(五篇)散文的主题是自由,主要是积极自由。每一篇散文集中围绕提摩希·史奈德关于积极自由的一种特性进行思考。而其思考总是由历史与现实中具体的人物、事件来推进的。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个自由主义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和以赛亚·伯林都是从极权主义国家移民到欧美之后反思极权主义而建立自己关于自由的哲学。柏林的“消极自由”一度居于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提摩希·史奈德的《论自由》是对消极自由,以及建立在消极自由基础上的欧美自由的一种反思与挑战。他提出的自由五性,对于川普法西斯主义治下的美国民众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论自由》是对今日走向极权主义的世界的一剂解毒剂,是我们在思想层面上解构欧美极右翼政治思潮,特别是美国川普政权的利刃。

如何反抗不自由的美国乃至世界?请从积极的自由入手。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将决定美国和世界政治的走向。我们每个人对不自由的反抗将促成一个更自由的世界。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