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楠木棺材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08-22 02:31:2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艾理客

星期天有空,我就赔岳父围着煤火炉,喝几盅酒,闲聊。天南海北的


解放那年,他高中毕业。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土改。跟随工作队到蒙城东南几十里的乡下。


村里的首富,被划成了地主。地主的老婆年轻时就守寡,但她乐善好施,修桥补路,广结善缘。从孤儿寡母,熬到了孙辈满堂。

孙男娣女对她孝顺加恭敬。长工短工对她家尽心又尽力。

很多年前,族人就为她立了贞节牌坊。


同宗同族,乡里乡亲的,谁愿意欺负到她家头上呢?土改工作很难开展。


夏天的雷阵雨后,贞节牌坊一个角的铃铛掉了。锈蚀的?不知道原因。但这也预示着她可能没守贞节。

全村的斗争大会从这个话题开始的。终于打破了僵局,群众发动起来了。在农村,泼这样的脏水,杀伤力最大。


贞节女主塌房后,分四大财产就顺理成章了。

耕牛回老家,合理又合法。


千日打柴一日烧,千日辛勤一水漂。身外之物很快就分完了。她哭求保留她的寿材,一口“四拿”(四块独木)的楠木棺材。不是稀罕它的价值,主要还是她一生的坚守,寄托。


她男人病重时就准备了两口一样的楠木棺材:“你要是能守得住,死后就睡在这和(当地对棺材的别称)里来见我”。


为了守住几十年的念想,她最后的做法有点绝。晚上趁人不注意,穿好寿衣,躺在棺材中自尽了。


“后来呢?她是用那口棺材下葬的吗?”我问。

“不是。没让”他缓缓答道。


见岳父大人脸色沉重,默默不语。我马上换了个轻松话题。


说这话是在三十年前的北京。岳父退休后,到北京小住。当时我们住在很有名的大街,大院内,最不起眼的平房里。现在,他去世也有二十年了。


到底是“几拿”的棺材,我也没记清楚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