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巴黎奥运开幕式:一场创意而任性的演出
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24-07-29 01:31:3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参合陂

巴黎奥运开幕式再次显示法国人在艺术设计创意方面的无与伦比,睥睨天下。 法国人向来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自信,在现代奥运史上,第一次把奥运开幕式从标志着精英的场馆带到意味着大众的室外,把巴黎精华城区,河岸,桥梁,和屋顶组合成一个硕大剧场。节目表演,火炬接力,和运动员乘船沿塞纳河入场,同时交替穿插展示,像一场节庆嘉年华。


开幕式的铺陈随一系列的主题词依次展开, 从法国大革命的Logo“自由,平等,博爱(兄弟之爱)”延展到“ 联谊(姊妹之爱),运动精神,团结,一丝不苟,永恒” 等普世奥运口号。体现出法国价值观的历史演变。演唱和表演者即包括了Lady Gaga和Celin Dion那样的世界巨星,也包括了本国的争议黑人歌手Aya Nakamura,红磨坊夜总会的“看看(Can Can)舞” 也被纳入。


然而该开幕式远非完美,艺术方面,冗长达四个小时的仪式,有不少节奏拖沓和松散的片段,即便坐在家里舒适的沙发里看电视也让人有些不耐, 那些雨中披着一层薄塑料雨衣的观众的感受可想而知,仪式在沿河岸曼城空间展开,给人时空上不够连贯之感。法国人向来长于创意策划,而精密组织并非其强项。


争议主要在于节目宣扬的内容,节目对法国版LGBTQ+意识形态多少有点过度刻意张扬。对世界展示法兰西社会价值和社会生活面貌虽无可厚非,但奥林匹克运动会毕竟是一个全人类的盛会,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有些场景可能是难以接受或无法理解的。


通过演出场景所展示的咄咄逼人的西方左翼自由派意识形态,固然彰显法国人主流观念的进步,但却缺乏对其他人类的体贴和包容。而包容与体贴恰恰也是进步主义的重要一维。戏虐模仿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一幕,不但让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感到受到冒犯,就连法国自身的天主教组织也发出谴责。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