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魂留云峰山--1972年女知青被杀血案--重庆老三届回忆录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24-03-19 13:52:49 于 [世界时事论坛]

image.png

作者简介: 何 莉 1951 年 12 月 17 日 生。重庆二十九中初 68 级 14 组同学。1969 年 3 月到江津县石门区滩盘公社插队,1972 年 12 月返城。先后在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渝中区政协工作,历任教师、校团委副书记、校长办公室秘书、区政协联络室副主任、副秘书长、文教卫体办主任等。2007 年退休。

 

江津石门区境内有一座云峰山,山上的树木原本很多,经过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的大炼钢铁运动后,山就变得光秃秃的了。山上原来还有一座古庙,名曰“云峰寺”,可惜后来该庙被改建为云峰小学。当年香火鼎盛,香客盈门的景象再也不复存在了。

云峰大队虽在山上,山上的土地也不够肥沃,但因面向长江,山脚下就是成渝铁路,水陆交通都便利,当地人认为此地风水很好,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十里八乡的姑娘都以能嫁到这里为荣,而知青能在这儿插队落户也是件令人羡慕的事。

1972 年春节前夕,云峰山上发生了一件惨案,一个年轻的姑娘被人杀害了,她的尸体从山上往下运时,滴滴鲜血洒落在山路上,人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春节后我回到生产队,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第一时间赶到公社打探情况。通过公社会计,给逝者整容的医生和部分知青的讲述,再与自己以前知道的情况逐一对应,惨案的前因后果逐渐清晰起来了……


模范知青姐妹花

1969 年油菜花盛开时节,一对重庆江北的黄姓(因时间过去较长,记不住名字了)知青姐妹背着背包来到云峰山云峰大队,在靠近云峰小学的生产队插队落户了。黄姓姐妹是江北区 14 中的学生,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还有两个弟弟。

姐妹俩到达的第二天,就扛起锄头上坡。她们能吃苦,不怕累,天天跟着社员上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就学会了挑粪、挖土、栽秧、挞谷等。就连从来都是男人干的犁田、耙田等重体力活,她们也抢着干。队里的农民都说这姐妹俩不娇气,是干活的好手,生产队给她俩评了最高的工分。

除了队里的活路,她们还精心侍弄自留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小地盘上种上了四季蔬菜、红苕、包谷等,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为了改善伙食,她们还喂了一头猪,每天收工后,姐妹俩一个煮饭,一个四处打猪草。底杀了猪,交一半给国家,剩下的半头,姐妹俩还给家里带回去一半。

一年 365 天,除到公社开会外,姐妹俩几乎天天出工,连知青们最盼望的赶场天也很少见到她俩的身影。一年下来,她俩成了全公社、全区出工天数最多、工分挣得最多的知青。被评为模范知青,成为江津县插队落户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被大力宣传,号召全县知青向他们学习。


祸起萧墙魂归兮

平日里,姐妹俩与队里的大嫂、大妈们走得很近,整天嘻嘻哈哈的融入一片,大家都很喜欢她俩。第二年,云峰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儿子从部队转业回来,任大队民兵连长。有人给姐姐介绍,在大嫂大妈的撮合下,姐姐很快就与民兵连长结婚了。听到这个消息,公社的知青们大多为她惋惜。但人各有志,大家也只能祝福她生活幸福。

谁知真应了那句老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久,知青政策有了新变化,江津的一些县属企业开始来公社招工了。一些江津下乡的知青也陆续招工离开了农村。重庆的知青们也四处打探,相互交流信息,作好回城的准备。不久,一个消息传来,招工只招未婚知青,凡是结了婚的一律不招。

黄姓姐姐着急了,眼睁睁看返城无望,她心急如焚!怎么办?离婚,

丈夫坚决不同意,而且他背后还有大队支书及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这条路根本行不通。也不知是谁给她出的主意,还是她自己回城心切而铤而走险?一封检举信将民兵连长告到了区里。状告民兵连长利用职权强奸了她,她被逼无奈而与之结婚。

时值“一打三反”运动的高潮, “强奸知青!”这个罪名不小,立即引起有关单位及领导的高度重视,民兵连长被五花大绑抓到区里,进了学习班。一连几十天的审问,民兵连长就是“不认罪”,眼看春节将至,学习班还关不了门,领导们商议明天将民兵连长游街示众,杀一杀他的锐气。可曾想隔墙有耳,消息被民兵连长在区中学教书的堂姐知道了,赶紧告诉了堂弟。

当天午夜,民兵连长翻墙逃出学习班,偷偷潜回了家,残忍地用刀将熟睡的姐姐一刀一刀地杀死。然后,他跑到一片甘蔗林,砍下一大捆甘蔗吃了起来。黎明时分,他来到正在修建的水库工地上方的高坡上,对着坡下上工的民工大吼:黄××背叛了我,她自愿嫁给我,现在反告我强奸她,我将她判处死刑,已经执行了。我也不活不成了,这件事是我一人所为,与父母亲戚无关!你们大家要给我作证哟!说完,他纵身一跃,从数十米高的山岩上跳下来,当场气绝身亡。

惊呆的人们回过神来,急忙赶到他家,发现姐姐早已没有气息了。据说民兵连长朝姐姐颈部一连砍了数刀,筋骨都断裂了,以致医生在整理遗容时,只能用绷带将其颈部紧紧缠住,外面再围上一条围巾,保住其最后的尊严……

曾经的模范知青就这么悲惨地离开了人世,民兵连长也因人死而不再被追究责任。两条鲜活的生命从人们眼前消失,带给两个家庭父母亲人无限的悲伤和痛苦,也在知青们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传者说明:

2021年12月,疫情中经常封城的重庆江北,某茶楼上,重庆40中、6中老三届同学商量“吃螃蟹”,发起编写《重庆市老三届回忆录选》。

2022年3月始,仍在疫情中,更多的老三届同学,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的十余所中学,踊跃参与了“重庆市老三届回忆录”选编。

他们的文章基调与中国老三届精神一脉相承,巴山蜀水的人文风貌,重庆豪爽的地方特色和感染力极强的韵味跃然纸上。

2023年5月,疫情解封后,《重庆市老三届回忆录选》正式出版。作为《中国老三届回忆录·重庆卷》,置身“中国老三届史”之下,犹如路面上镶嵌的一排碎石,花展中编织的一簇蔷薇,文明的火炬实现了接棒相传。历史需由参与者来书写,《老三届回忆录》就是参与者的亲笔记录,任何试图掩盖历史真相的龊劣行径,必在此昭然若揭。

173篇文章,篇篇皆真情。好文需分享,若束之高阁,实在可惜。作为回忆录的参与者,我将陆续转载其中的一些文章,预料共鸣者必多也!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nbsp;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