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大国国粹 之 铜水烟袋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22-10-16 12:03:44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席琳

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艺术博物馆里,除了收藏有一座明末着名将领祖大寿家的陵墓之外,还珍藏有多个前清遗留下来的水烟袋,做工精美,艺术高超,设计先进,引领着世界吸烟的新潮流。


烟枪.jpg

1665887350492683.jpg

烟枪-3.jpg


博物馆的介绍中,还特别指明。这些来自前清的水烟袋,不是国人吸食鸦片用的,而是抽烟用的,水烟袋的烟壶里面注满了清水或其它液体,例如酒啊米汤啊薄荷油啊什麽的,使吸食水烟的人清气提神,飘飘欲仙,百毒不浸。


  • Such pipes were not used for opium, but for tobacco. The base was filled with water and the pipe work by drawing the tobacco smoke down through the water before being drawn into the user’s mouth so that it was cleansed of ash and cooled.


烟枪-1.jpg

烟枪-2.jpg

烟枪-3.jpg

烟枪-6.jpg

烟枪-8.jpg

烟枪-7.jpg

烟枪-9.jpg

烟枪-10.jpg

烟枪-11.jpg


看到了这样的介绍,后清国的历史学家们大喜过望,如获至宝。这就在无意之中,帮国人漂白了前清海军吸食鸦片不堪一击的百年耻辱,因为在不久之前,考古学家们在中日甲午海战的沉船经远舰上,就发现了前清国制造的一个水烟袋。那麽我们伟大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洋水师,就没有因为抽大烟而受到影响,主将丁汝昌和刘步蟾等人也不可能是吞食鸦片,而是抽水烟袋袋而自杀的了。


烟枪.jpg


无独有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也珍藏了有好几杆制作精美价值连城的水烟袋。因为前清的老佛爷慈禧太后,最喜欢弘扬传统文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百忙之中,酷爱吸食水烟袋。


烟枪-故宫-1.jpg


  • 水烟袋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用清水来过滤烟,不但减少了尼古丁含量,还能阻隔一些烟尘杂质或将一些有害成分溶解于水中。首先,烟雾经过清水的洗涤,烟尘及焦油等有害物质已去之大半,口感也变得细腻柔滑,既不会令唇舌灼烫苦涩,又不会使喉咙郁积黏痰。如果吸烟者别有兴致的话,可将清水置换成酒、茶,抽起来就是另一番滋味了,烟里浸透着酒香或茶味,真正实现了烟酒茶不分家的境界。


烟枪-故宫-2.jpg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银烧蓝水烟袋 


  • 清乾隆,宽10.5厘米,厚5厘米,通高25厘米。清宫旧藏。烟袋为银质,由烟嘴、烟管、烟桶、毛刷、镊子组成。烟袋桶身为嵌透凋刻银烧蓝团寿字铜镀金装饰。清晚期宫廷内吸水烟成为时尚,烟具的制作水平也越来越精美,烟具在当时不仅仅是工艺技术的展示,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水烟袋虽然源自甘肃,可是窗户纸煳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吊个水烟袋可是满族吉祥叁宝之一。吸食水烟,就是不忘初心,又是身份高贵的象征。据清内务府档桉册记载,在慈禧的随葬品中有铜水烟袋、银水烟袋和银潮水烟袋。而根据嘉庆年间王沂所着的《青烟录》中记载:


  • 水烟者,起于甘肃之兰州。兰州五泉山下产烟草,既制,必隔水吸之,入水而后吐,醉人尤易。其器曰壶,其烟必瓷锡器盛者,盖湿食也。初时人畏其力勐,食者绝少,渐自秦而晋、而豫、而齐鲁燕宋,大江以南,今遍天下,无不至矣。


烟枪-4.jpg


由于吸食水烟成为风尚,制作水烟袋的作坊以及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清代方浚师任职于内阁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他在《物理小识》中记载:


  • 今世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者。乾隆以前,尚系用木管、竹管,镶以铜烟锅吸之,名曰旱烟。后则甘肃兰州产水烟,以铜管贮水其中,隔水呼吸,或仍以旱烟作水烟吸。而水烟之名,又有青条、黄条、五泉、绵烟诸目。旱烟袋大小不等,以京师西天成家为最。水烟袋用白铜制者,惟苏州汪云从着名。


烟枪-5.jpg


既然如此的宝贝,那赶紧就发扬光大,批量生产,使后清人手一袋。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