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50年前华沙之跪:东西阵营和解 |
送交者: 大国如海鲜 2020-12-08 11:19:26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年-1992)是一个私生子,本名Herbert Frahm,他的亲生父亲John M?ller 在他出生一个月后,就离开了汉堡,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母亲(Martha Frahm)和继外公(母亲的继父)一路艰辛把他养大。他的继外公(Ludwig Frahm ,1875–1935)是他的第一政治父亲,受外公的影响,他193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该党1931年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联合,而被希特勒纳粹政府禁止。 德国社会民主党被禁止后,勃兰特只好流亡到挪威,但是,他私生子“不光彩”的身份,经常被政治对手抓把柄,而被诬陷和攻击,他坦然面对。勃兰特的一句话“恶言不伤人,伤害的是恶言者自己”,成为名言,至今德国媒体还经常引用来说明,给别人抹黑,担心自己变得越来越黑。 在流亡的日子里,勃兰特为狱中的朋友卡尔?冯?奥西埃茨基(Carl von Ossietzky ,1889 - 1938 )提名诺贝尔和平奖。1936年,冯?奥西埃茨基获追授诺贝尔和平奖,而两年后的1938年,奥西埃茨基逝世,希特勒纳粹政府竟然剥夺了勃兰特的德国国籍。 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对邻国波兰的访问,被认为是德波战后关系史上的一次突破。不过,此次访问不仅因为签署协议而载入史册。它的历史意义更因为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而成为永恒的瞬间。他儿子Peter说:“直至今天我仍然十分感动。(Ich bin auch heute noch sehr berührt)” 当年波兰的共产主义统治者没有料到勃兰特的举动,兴奋之余,也产生了不安。毕竟波兰的宣传语境中,德国的形象仍然是“敌人”或者“侵略者”。一个忏悔的德国总理与这一形象实在太不相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勃兰特下跪谢罪的举动一开始在波兰并没有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因为除了少数高层人士,在民间知道这一举动的人几乎没有。波兰的教科书直到1989年才收入了这幅照片。不过,当年勃兰特访问波兰的动因并不是要下跪谢罪。 1970年12月7日签署的《德波协定》首次承认了波兰的领土完整。于是,勃兰特做了一件他的前任拒绝做的事情:他承认了奥德-尼斯河为德波国界,也由此认可了东部领土的丧失。这位社民党籍的政治家使得同波兰重新建立关系成为可能。这时,战争已经结束25年。波兰历史学家特拉巴(Robert Traba)这样说道:“从各个方面看,1970年12月的访问都是德国东方政策的最亮点。当然,这里首先牵涉到的是两德关系,但它必须通过与波兰及苏联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途径。对波兰而言,这一协定至关重要,因为德国首次承认了波兰的西部边界。此后勃兰特的下跪谢罪,则超出了任何人的期待。这一举动成为欧洲实现和解的象征,成为东西之间、德国同波兰之间和解的象征。” 华沙之跪 1970年的华沙之跪可谓经典,西德总理勃兰特表情沉痛地在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告慰在二战中死于德国纳粹之手的犹太亡灵。这惊世一跪让无数人泪目,也让不少犹太人对德国人骨子里的怨恨在顷刻间化为乌有。有人如此评价华沙之跪——跪下是凡人,站起来已经不朽! |
50%(1)
50%(1)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