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些内容来自于网络,进行了改编。
这是一个强词夺理的时代,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总统川普。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可以为他辩解,是心直口快。比如他可以指责:中国援外被指为利欲熏心,赚别人的黑心钱;而美国援外则是高大上,是输送民主,是无上荣光。应该说二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称王称霸,从来没有人敢说二话。他们也养成了养尊处优的恶习。现在中国有些不知好歹,似乎,小鹤刚刚露出尖尖角,就要被强大的世界霸权彻底搞倒搞臭,有些文革气象,可不是中国的文革,是美国煽动的全世界范围的评判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仔细审视之后,一带一路不是某些人那么想象的大撒币。实事求是的说:一带一路正在改变当地人们的生活、重塑地貌并改变地缘政治均势,倡议5 年来给不少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是,美国人不甘心,要挑刺,要骂娘。说什么,中国“搞新殖民主义”,“经济掠夺论”“地缘扩张论”“规则破坏论”等奇谈怪论也层出不穷。 一家美国反共媒体BBG,熟悉中国的采编业务负责人不惜重金研究,推出了“一带一路”深度报道。此人的一些报道为了美国政府的利益,必然戴着有色眼镜,多为“少数民族发展遭到打压”之类的不实描述。 为了特朗普打赢贸易战,他们调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明星项目,重点从投资回报率、融资结构、地缘政治考虑、中企与政府间关系等角度审视这些项目。提出尖锐的问题,比如:“有的国家经济状况并不好,西方国家不怎么在当地投资,而中企投资的主要考量是什么”“中企建的某工业园到底是赚还是赔”等等。 美国正在营造中美冷战的舆论氛围,此举正好迎合美国那些极右派的胃口。中国正在对70多个国家的道路、桥梁、铁路、港口和电厂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人从来没有这么大方过。而中国人在全世界最难生存的地方,为什么要大把出钱?在欧亚——“在沙漠深处,中国开辟一个通往西方的新门户”。在非洲——中国的军事足迹伴随经济利益增长而与日俱增。在东南亚——通往在老挝影响力的快车道。在拉美——大举进军古巴:电信、贸易、太阳能、生物科技。在中东和北非——如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阿联酋生活。 美国广播理事会(BBG)的介绍是美国官方网站,BBG每年接受美国国会8亿美元左右的财政拨款,监管着几家冷战遗存下来的老牌反共媒体,因此充斥一些抹黑“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BBG由9名熟谙大众传播、广播媒体或国际事务的成员组成,其中8名成员由美国总统任命并获得参议院的认可,第9名成员由在任国务卿担任。目前担任该理事会主席的是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总裁兼CEO肯尼斯•韦恩斯坦。BBG首席战略官哈鲁恩•乌拉。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017年曾如此抹黑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劫掠’都强调项目的地缘政治价值,而非其经济价值。中国在非洲和亚洲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大举增加政治影响,带来的是有缺陷的电厂和赔钱的铁路项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今年6月刊文称,“‘一带一路’泡沫正开始破灭,“为满足其对自然资源的渴望,中国正在盘剥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在老川的世界,美国的知名“鹰派”人物最近一直很得意。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古巴裔参议员卢比奥等。5月2日,卢比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扬言“推出《与中国公平贸易实施法案》是保护美国人民对抗中国对美国经济安全的恶毒影响”。今年2月,卢比奥表示,与中国教育部合作的美国学校应终止协议,“因为中国正在试图向美国学生传授有益于中国政府的反常历史版本”。卢比奥还与“港独”分子见面,并力推“台湾旅行法”,鼓吹“美台所有层级官员互访”。 美国白宫前首席战略顾问班农也宣称“中国制造2025”、5G、“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模式为中国对美国发起的五大核心挑战。 不过我们不用担心,美国各界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对“一带一路”给予积极的评价。今年7月,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刊文称,“一带一路”非同寻常,尽管它引发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担心,但该倡议将给全球带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和众多长期机遇,将使参与国之间国际贸易增加12%。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珍妮特•艾奥姆去年7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一带一路’在非洲能为美中(合作)打开新商机,但有些西方媒体却将其描述为中国在掠夺自然资源、扶持非洲国家政权以换取在联合国获得支持。 该网站在中国和非洲的调查显示,推动北京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是经济需要,不是什么既定的政治目标。‘一带一路’更像是一个经济刺激项目,没有地缘政治控制的图谋。”近几年,美国作家韦德•谢泼德进行实地采访,并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文章。2016年他写过“一带一路”使中欧铁路网走向成熟,2017年写过霍尔果斯口岸的巨大变化,描述“跨欧亚大陆的列车不分昼夜地通过霍尔果斯口岸”。他还表示,“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去一整套完整的发展规划,中国的做法和西方国家传统的做法完全不同。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凯文•斯尼德表示,“一带一路”具有成为世界上最大地区合作平台的潜力。 宾汉姆顿大学詹姆斯•彼得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中国需要市场多样化,“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能加深同亚洲、非洲、拉美、中东以及欧洲国家与中国的互联互通。对世界而言,“一带一路”倡议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交流、贸易和创新。彼得拉认为,中国具有全球视角,可以提升其建设基础设施的能力。 当然,极右派猜测中国“一带一路”是为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其实这是冷战思维作怪。“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并不局限于沿线国家,中国也主动包括了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特别是有的沿线国家还是美国盟国或与美国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因此,作为实用主义的美国许多人持肯定态度,很多公司和个人不会一味反对或围堵“一带一路”,他们会先参与相关项目,并逐渐推动美国政府转变看法。 美国人秉承“如果不能打败对方,就加入之”的理念,因此,中国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将美国利益融进来。尽管老川的美国对于中国不友好了,不能完全怪他老人家,是他的诸葛亮太极端。反正有了嚷嚷不停,就有可能获得中期选举的胜利。到时候一些贸易战的后遗症有可能让老川慢慢的放慢惩罚中国的措施,目前局势似乎有所好转。不过时好时坏已经成为常态,是好是歹,咱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