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坛 | 时事论坛 | 汽车论坛 | 摄影论坛 |
股票论坛 | 游戏论坛 | 音乐论坛 | |
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
2018回国:离别 |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18-07-04 13:02:46 于 [世界时事论坛] |
马黑 人生最具有悲剧性的体验莫过于离别,特别是亲人之间的离别。 亲人之间的离别发生最多的应该是空间地理上的分开。 我人生第一次与亲人分开发生在6岁时。那时全家随父亲下放,住在滇西一个叫马家庄的村子里。我要上小学了,小学离马家庄比较远,我和姐姐住到小学附近南家村的一间茅草房里。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南家村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睡在床上,夜里想到奶奶不在身边,感觉无比悲伤,一个人默默地流了很多泪。我那时一直与奶奶睡一起,突然与奶奶分开,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非常不习惯,那是人生第一次体验离别。 人生6岁时的第一次离别体验很不快乐,但接着以后发生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的离别就没有那么悲伤。 1966年文革大串联时,我乘坐火车离开成都到西安,那是人生第二次与亲人离别。可那次离别我只有兴奋没有悲伤,有一种离开父母管教,自由自在撒丫子的感觉。在西安红卫兵接待站生活了一个月,每天躺在草堆上晒太阳,玩鞭炮,外出逛大街看大字报,吃红豆冰棍,喝胡辣汤。最幸福的事是买了一盒上海梅益食品厂出的五香凤尾鱼罐头,大大解了馋。在家时吃过这种罐头,觉得真好吃,可没有吃够,这下可吃够了。母亲给我的60元钱全部花光后,才回到家。那次离别没有任何想家的感觉。 1972年离家奔赴青海时,在奶奶的哭声触发下,全家除了父亲都哭了,搞得我也有点悲悲戚戚,但当时更多的是男子汉走四方闯天下的豪情壮志。 1976年第一次从青海回昆明探亲,呆了两个星期,回到青海后,超过一个月才从离别的情绪中恢复过来。那次回家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堂妹舫和艾,舫还给我织了一件毛衣。离家回到青海后,一看见那件毛衣就想起了和家人团聚的种种温暖。那个时代有很多两地分居的夫妻,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件事:以后结婚有老婆一定不能分开,要住在一起。 再以后离开青海到北京读书,留校工作,然后出国,一直离开父母在外面闯荡,回家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其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与父母的离别,每次回家探望父母离开时,总是心里自己对自己说,怎么才回家又要走?这个从小长大的家已经成了临时的家,这大概是我人生注定的命,一次又一次离别的命。 出国以前与出国以后的离别有个重大差别:出国以前回家后与父母的离别,有时会有点难过,但总的说比较轻松。而出国以后回国家后与父母的离别,则是一次比一次感到无比的沉重。为什么?因为距离父母越来越远,因为父母越来越老,父亲过世以后母亲没有了伴,每次离家时看着母亲风中飘动的白发,佝偻的身躯,会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悲痛。 生与死的离别不是一般的离别而是诀别,所谓诀别就是永不相见了的离别。一般的地理空间分开的离别有避免的选择,就算离别了也是暂时,会有再相聚的一天,而生死离别是永久性的,它不可回避。 “守候一个星期后,我就得返回了。记得那天要上机场前,走到父亲床边,对他说完我要走了后,就控制不住的大声哭泣起来。父亲躺在病床上看见我哭后,很清楚很有力的讲了这些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啊,你怎么哭了?哭啥子啊?不要哭不要哭。你走你走,我这里没有问题。”他说“你走你走,我这里没有问题”时的语调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2018年六月,自父亲过世17年之后,我又经历了一次与亲人的生死离别,这次是与母亲的生死离别。 |
0.00%(0)
0.00%(0)
0.00%(0)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
![]() |
![]() |
广告:webads@creaders.net | ||||||||
电话:604-438-6008,604-438-6080 | ||||||||
投稿:webeditor@creaders.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