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王安忆、习近平,两个小学生,不同人生路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18-06-16 11:10:2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我几个月前想写这篇文章,起了个头,但一直没时间写下去,怕忘了,先贴在这儿。希望有人有兴趣帮我续下去,我没有时间写它。



王安忆、习近平,两个小学生,不同人生路

 

据维基百科记载,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市。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另据王安忆演讲回忆,上初中时,学校的窗户玻璃都被人打碎了,基本上没学什么东西,1970年就去安徽农村插队落户了,因此她的实际学历是小学。

 

王安忆文革期间曾经秘密地阅读翻译过来的外国著作,包括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普希金、罗曼·罗兰、大仲马、小仲马等经典作家的作品。1972年,王安忆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开始小说创作活动。1976年,王安忆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王安忆调回上海,担任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编辑。1980年,王安忆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1987年,王安忆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之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早年(1980年代前期)看过王安忆的中短篇小说,印象很深:细腻、委婉、真实、有深度。后来偶尔看到她在商业大潮中挣扎的作品,觉得她在赶潮流,肤浅,就不再留意去看。

 

不想三十多年过去,她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写作,写人的命运,写人,写思想,写社会。又一个张爱玲,却比张爱玲站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王安忆的成功人生,得益于母亲茹志娟的光环笼罩以及她自己长期直至不倦的思考和努力。

 

王安忆深知,文学对社会、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但也可能是久远的。王安忆一直在思考、写作。

 

王安忆实际小学毕业,现在是复旦的教授。她的学历,没有光环,胜似光环。这个小学学历教授,在文学层面对中国的影响,将来的人可能会予以比较高的评说。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名小学生--小学博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始人、21世纪在中国的马克思(据王沪宁所抬之轿)。

 

同据维基百科记载,习近平1953年6月15日生于北京,当时父亲习仲勋已经官至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幼时入读北海幼儿园,平时寄宿,逢年过节才回家[8]。1960年,入读北京市八一学校[8][9],在学校寄宿。据报道,习近平和姐姐、弟弟周末从八一学校回家都是乘公共汽车,习仲勋从不用自己的车接送孩子。[10]196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因牵涉 “小说《刘志丹》案”而失去官位[11],且被监押到北京卫戍区[12]。被抄家后,习近平随母亲齐心迁居中共中央党校[13]。中学时代,习近平在北京101中学就读, 恰巧也是文革,读的是吊书,实际学历也是小学。

 

1969年,习近平去陕北农村插队,受了一些磨难。文革后,习仲勋平反、复职,光环重新笼罩习近平。习近平上了清华,工农兵大学生,后来成为賡彪办公室秘书,后来成为陈云“还是我们自己子女可靠”的一员,当正定县委书记,后去福建、浙江主政,又成了清华的法学博士。习的为官之道:不作为,不得罪人,不张扬。后来的事是人都知道了,樊立起的大字报可以为证: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