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纪念还是忘却,这是一个问题
送交者: 调侃军政 2018-06-02 11:47:4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牧羊人

29年前,北京和中国大陆其它主要城市发生了一场大屠杀,中国政府军队用重武器大量杀害和平示威的平民,酿就了中国近代史上政府杀害本国人的最大惨案。

大屠杀发生以后,当局极速洗地。事件从屠杀之前的“动乱”、到屠杀时的“暴乱”、再到之后“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政府不再批判咒骂学运领袖们,屠杀发生时政府高调纪念的“平暴烈士”也被匿迹、无影无踪了。

三年以后,不满江李反自由化造成的沉闷局面,中共实际的领袖邓小平借南巡推广经济优先,此后权贵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主导中国大陆,并通过私营经济的输血而迅速膨胀。

二十九年之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共产党有钱了。

不过他们似乎更迫切地希望人们忘记这段历史。他们建立了一道伟大的互联网长城,大量的境外网站包括谷歌、BBC、纽约时报(以及牧人帖文的这家网站)全部被屏蔽,国内有影响的网站不仅必须有实时更新的敏感词过滤数据库、还必须大量雇佣删帖员。

纸媒就更不用说了。《人物》杂志的主笔谢梦遥(笔名莫敢)在《亚洲周刊》上发表了一篇《不许联想的六四》,里面是这样说的:

【这四个数字成了挑战禁忌的图腾,或者某个暗号。在六月初,中国大陆所有的报纸审查者们,小心翼翼地做好的第一件事是,让那些敏感数字消失。 “六和四不能连着,四六也不行。”,曾供职于《南方都市报》的一名记者对亚洲周刊说。她当时负责的内容是民生资讯,告诉读者每天的空气质量监测、股市指数、“菜篮子价格”(诸如鸡蛋、菜心的零售价)等,每一条都涉及数字,如果刚巧碰上了敏感数字,就要连同那条资讯一起删掉,“可能当天就没有天气预报了”。

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里是这样记录1989年的:

5月16日 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6月9日 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指出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

从5.20宣布北京戒严到6.4屠杀,在”大事记”里完全是空白!

在中共不能管控的海外,他们雇用大量的水军消音洗地,譬如王丹柴玲吾尔开希的丑闻、又譬如“天安门广场亲历”(来证明没有杀人)、再譬如没有六四镇压就没有中国经济发展等等等等。

97年之后,中共开始控制香港。世界唯一的《六四博物馆》在连续不断的骚扰下不断搬迁、举步维艰;在中共的压力下,有影响的筹款网站如PayPal也纷纷拒绝《六四博物馆》,现有已处于实际关闭状态。

中共当局前所未有的强大、却又这样惧怕真相!

很多人接受了中共的“向前看/向钱看”,中国现在很好啊,还有必要追究过去吗?

对此,牧人没有答案,但是牧人希望通过几件事情让你自行判断。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官方媒体把这一天命名为“感恩日”,可是对掩埋在质量低劣的学校里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们却只字不提,肇事元凶们至今逍遥法外!

你说感恩,我说“没有真相何来感恩”?

四月十九日上午十一点,以色列全国响起警笛,整个国家停摆、高速公路停驶、所有民众伫立,为二战期间在大屠杀中惨遭纳粹杀害的600万名犹太人默哀两分钟【注】。在这个年轻的国家,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了近七十年。

去年十二月十九号,《匹兹堡消息报》主编Shribman《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政治人物经常说大话,但真相是存在的——这一点无可争议。更大的问题依然是:人们还在乎真相吗?”。他接着说,“在我们的新闻编辑室以及其他地方,总统的嘲讽引发了一场不愉快、不受欢迎但早应该进行的反思。但它也促使我们所有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谦卑、更谨慎,更专注于我们的技艺的基本要素:整理事实,写出故事,不介意批评,无论是来自左派的还是右派的。”。他的结论是,“是的,真相依然重要!”。在另类事实盛行的美国,这一点尤为珍贵。

据闻在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时,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说过“历史,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

这句话说得好!

作为普通民众,当有人让你永远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让你汶川地震“感恩”的时候、或者让你忘记六四向前看的时候,请想想你是否被告知了全部真相。

选择性记忆(或选择性遗忘)永远是当权者的第一选择,集体的选择性遗忘却应该是大众的最后选择,因为忘却是对当权者继续暴虐的纵容。

想想6.4难属。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们被监视、孤立和恐吓,敏感时期“被离家”,外国政要和团体探访活动被便衣阻止,长年累月的与世隔绝,有些难属已经悲愤交加中离世。

我们可以选择遗忘,他们有这样的选择吗?

如果你的亲友是遇难者之一,你能遗忘吗?

最后用诗人莎士比亚在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台词结束本文: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通过抗争来终结它,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参考

他们选择记忆

【注】每年的犹太历以珥月四日是以色列国家纪念日;第二天上午十一点是集体默哀时间。活动始于1949年,并于1959年成为国家法律。以珥月是犹太历二月,以珥月四日大概在公历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今年是四月十八日。

41.67%(5) 58.33%(7) 0.00%(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