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世界时事论坛>帖子
南海聊史: 1, 折戟天使墙诗
送交者: 南海 2016-08-24 23:57:2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老冬儿是我在某个海外中文网的朋友,冬儿不老,以老冬儿为笔名或许可以按照四川话来猜她排行老幺,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家学渊厚,诗词意蕴绵长。见着一个海外网站转载的冬儿旅游博文,才知道她去天使岛旅游

曾经在纽约自由女神边上的爱丽丝岛感慨在那里受到严厉检查的早期欧洲,尤其是贫困爱尔兰人移民的艰苦条件。

有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叫做"1900" 中文翻译为《海上钢琴师》,里面一开头就是在1900年大西洋开来的欧洲轮船停在东海岸的爱丽丝岛隔离检查大厅的画面。一个船上黑人锅炉工上岸在那里捡寻找烟头时,拾到了某个移民家庭可能是惧怕一家人被遣返而丢弃在大厅角落的襁褓婴儿,是电影里在轮船上长大,夜里摸进演出室自学钢琴,一辈子只生活在海上轮船中,结局是被子弹打死在船上的“海上钢琴师”。黑人养父给他起的名字叫“1900”。

可是,如果拿从西海岸旧金山市金门大桥对面早期华人移民所被关押的天使岛做比较,纽约市对面的爱丽丝岛倒是可以算是"天使岛"的地方。

有天使岛遗诗为证:


『夙慕花旗几优哉,即时筹款动程来。
风波阅月已历尽,监牢居所受灾磨。
仰望屋仑相咫尺,愿回祖国负耕锄。
满腹牢骚难寝寐,聊书数句表心裁。』




有感于文中所载上面这首一百三十多年前开始关押华人移民的天使岛的遗诗,那份淤积于怀,“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的情怀,和怅然那样“桃笙寄惫懣”的郁闷。绍前辈华侨余绪,面对这些令人心底隐隐作痛的墙诗,作首绝句以为记:


      


折 戟 天 使

        

南海


    
      羁影茫途梦解颐,
      自由曙旅坠玄墀。
      驱磨囹圄唏嘘里
         熬煎情怀吻噤词。   


.        





与上面的这些历史照片遗诗一样留下对它们的主人命运情况的几丝痕迹许多未知的,是这张照片中的一些遗留的华人幼儿玩具(上图)。那些被押华人的诗多数是郁闷情调。

举目荒凉,男女分开,而且不由分说都得当着警察的面集体脱去衣物接受检查。那种低人一等的“番奴”,“摧残” ,“国弱” 处境,他们千言万语,愤懑忧伤,但也许只能写几句思家和痛楚。一些照片里面记录的是那些人颇年青,梳着光洁的发髻,却裹着小脚的女性,她们从衣着上看得出是出身不错的小家碧玉良家女眷,在那个传统的年代,那种巨大歧视的地方,这样的女性是如何面对冷酷的体检羁押和鸡笼一般狭小的关闭条件,即使同为华人也无法想象她们当年是如何在岛上度过黑暗经历的。

天使岛上被发掘出来的刻墙遗诗:

.
“以为数日可上埠,点知苦困木楼囚。
   番奴苛待真难受,感触家境双泪流。”

.

“两经沧海历风尘,木屋羁留倍痛深。
   国弱亟当齐努力,狂澜待挽仗同群。”
.

“伤我华侨留木屋,实因种界厄瀛台。
   摧残尚说持人道,应悔当初冒险来。”
.

墙上遗诗在“天使岛”关押室总共有二三百首保存下来。没有任何它们的作者的具体音讯,拘禁期间,似乎一些华人移民文人秘密结成了类似“诗社”的组织,抑或,通过作诗抒发内心的苦闷,他们将诗作刻在拘禁所的木板墙上。拘留所外墙上围着铁丝网,并有荷□实弹的警卫站岗监视,以防华人出逃。那里分别关押着大量华人男女,却仅有两个“开放式”的厕所,10多个马桶密集排成一列,中间没有门墙隔离。害羞的华人妇女在如厕时,为了担忧别人在日常中认出她们,只得把纸袋套在头上。



.



ZT  天使岛的墙诗,  珍贵历史


作者: 老冬儿



旧金山海湾上最大的一个岛叫做天使岛(Angel Island),是个加州州立公园,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好似一枚宝石闪烁在旧金山海湾。然而,在天使岛这个美丽的名字背后却有着一段华人移民的悲辛历史。
.

1848年,旧金山附近发现金矿,世界各地淘金者蜂拥而至,其中包括不少的华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加州淘金,也随着这个行业竞争性的增强,当地人对华人的歧视和敌意也增强了,开始了排华活动。1882年5月,美国总统 Chester Alan Arthur签署了排华法案,限制从美国西海岸登陆的华人人数天使岛便成了用来囚禁那些试图进入美国的华人拘留所。凡来到这里的移民要在这里拘留三个多礼拜至几个月,最长的记录是22个月。
.

据统计,从1910年到1940年,大约有17.5万名中国人曾先后被关押在天使岛,他们之中最后成功进入美国的约占75-80%,约20%左右的人被遣返回中国(这个数目来自于Wikipedia,我们在岛上听管理人员介绍的遣返率是10%,作者注)。1940年此处遭火灾,拘留所搬离天使岛。后来二战时期天使岛被用作监狱,拘留了日本人和德国战俘。 

.

1963年,天使岛转成了加州州立公园,岛上的驻军完全撤出了,这个美丽的小岛从此可供游人来访。当时拘留所的建筑都很破败了,后来有人发现了拘留所木屋华人居住的房间里的墙诗,岛上的旧建筑才得以修缮。

.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天使岛上的震撼发现:当年华人在墙上的题诗。



.


今年初夏,我们同几家朋友带着孩子们从旧金山的 Alameda 乘船,来到了天使岛。


 


移民拘留所门口就有文字介绍有关的历史


 



岛上风景,水天一色


 



正巧赶上了导游带领的参观,便进入拘留所华人所住的地方。 



走进当年华人的居所,见到的是一个十分拥挤的环境。上图是男人的房间,和女人是分开的,房间里摆满了双层或三层床,凌乱地挂着衣物, 据说最多时要住120多人。

.
(看得出那些洁白的床上用品不是当初的物品,而是为了旅游而放置进去的)



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向来宾们展示了当年华人移民的艰辛,被囚的绝望。 




华人用过的物件 



这里最让人震撼的是墙上的题诗。这些移民飘扬过海,揣着美国梦来到这里,却被拘留在此,前景不定,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
.

作为消遣和发泄,就在墙上题诗刻字。当时的总监看见这些涂鸦觉得不雅,就用油漆盖住,
结果又刻上了,又盖住,又刻上......。

.
后来研究历史的人用刀慢慢刮开,让一首又一首的诗歌重见天日。现在这些诗词作为历史文物被保护起来,供人参观。
斑驳的油漆下面显出了字句。 



墙上题诗本是古代文人骚客喜好的事,往往是在某处饮酒后诗兴大发感怀之作。在通信不便的古代,这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方法,南来北往的客人欣赏阅读之后便把诗和作者的才名传播了。
.

当然,墙上题诗除了让人史上留名,也有惹祸的,比如水浒里的宋江在浔阳江头酒醉后误题反诗,一句“敢笑黄巢不丈夫”便惹来大祸,只好上梁山落草。
.

如今当我们来到这些诗歌的面前时,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历史。

前辈海外华人的痛苦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存在和展现,令人感叹!



上面是两首诗。参观上面这首诗时导游请认识中文的游客给大家念出来,俺就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出来: 


.

木屋拘留几十天,所囚墨例受牵连。

可惜英雄无用武,只听音来策祖鞭。



 


第二首比较欢快,应该是离开这里之前的作品:

.

“从今远别此楼中,各位乡君欢应同,

莫道其间皆西式,设成玉砌变如笼”


 


 




夙慕花旗几优哉,即时筹款动程来。

风波阅月已历尽,监牢居所受灾磨。

仰望屋仑相咫尺,愿回祖国负耕锄。

满腹牢骚难寝寐,聊书数句表心裁。


(注:"屋仑"是旧金山附近地名,英文Oakland)



 



从这些文字来看,这些来做苦力的华人显然是受过教育的文人。


 



临到美洲,逮入木楼,

成为囚犯,来此一秋。

美人不准,批拨回头,

消息报告,回国惊忧。

 国弱华人,叹不自由。


 

 


“在坐虚延长岁月,此处如笼一只鸠”,无奈之极! 



这是上面那首诗的英文翻译。来访的游客中亚裔人不多,懂中文的就更少了,译文会很有帮助。 



有不少展牌解释中国诗歌的作用和形式。 



上面的展图解释诗歌的押韵,格式。



放大一点,看清楚押韵分解了吗?





管理人员给来访的游客介绍那段历史。




一个能正视自己历史的国家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值得赞扬!




天使岛...

0.00%(0) 0.00%(0) 0.00%(0)
当前新闻共有2条评论
  真是刻骨聆心,可见我华文明之深远 - 围棋 08/25/16 (161)
    谢谢围棋,这个网目前还没有气氛,有了的话网友会多起来。  /无内容 - 南海 08/25/16 (149)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